简评《大河报》“河之洲”

时间:2022-07-07 10:15:28

“河之洲”是《大河报》文化副刊,从开办之时,就以准确的文化定位、博大的胸襟和气度,诠释思想,抒感,正如评论家孙荪先生所言,“这里是安静的,无论是叙事、抒情、说理,都是一种经过沉淀和整理的、秩序井然的、有条有理的世界,她并没有离开红尘,好像是红尘万丈中的散落物或经过精心挑选的标本”。一个版面的生命力,在于她一以贯之的灵魂和精神,她外化为版面内容的精、气、神。“河之洲”就是这样一个版面,少长云集,高朋满座,铁骨铮铮,元气淋漓,“一大批文学痴迷者、爱好者、追求者在这里聚会、交流、切磋、酬唱,自然也在这里充实、提高、进步、成长。”(王继兴《情系“河之洲”》)版面如鲜花着锦,乱花扑眼,不同的读者在这里驻足流连。“轰轰烈烈,空空洞洞”,是时下众多媒体的写真。“河之洲”却是一蓬悦人耳目的丛绿,是文化含量品位颇高的集成块,所载之文,尺寸之幅,涵盖千古。曹河的“书林偶拾”,牧惠的“闲画闲话”,舒展的“苦瓜宴”,王春瑜的“牛屋杂俎”,二月河的“宛城夜谭”。含英咀华,喷珠吐玉,顶饥、解渴、过瘾、耐读。平素读烦读腻了那些众多报刊上的不痛不痒、四平八稳、扭捏作态、铺眉苫眼的追风逐潮之文,常感到他们的写作是酒足饭饱之余的打嗝、喷嚏,或是在“水动风凉夏日长”的午休中嘴角扯下的口水。现代出版业的发达,使文章的腿长,又使文章的命短,短在胆气不豪,真气不足。文章写作“长啸一声又何妨”,而许多文人学者早已精神萎缩、声带嘶哑、笔尖酥软,“文,如果不能载道、载智、载乐,读它干甚?”①

一张报纸,内容万千,萝卜白菜,各取所爱,但如果从文化底蕴视角品尝它,轻浅如纸,那它只能显出丐相贫相小家相。厚重博大,方呈现它无限的生机活力、气度胸襟、眼格识见。“河之洲”版,它期期所选之文,不是几位名家独唱,而是五音杂陈的合唱,犀利穿透纸背,观点骨骼铮铮,不唯上,不唯名。如孙振军的《制造恶心》,语言劈面惊乍,针对国产影视剧满是对酒洒尿、亲吻把对方假牙吞进口中的种种恶心镜头,作者写道:“没有进化成人类的猴子,看见衣冠楚楚的人时,其实是很自卑的。因此,它们总爱将自己的优点――红屁股露给人欣赏。殊不知,人类获得的感觉是恶心。”好文章总如薄荷清香、姜汁酸汤,醒脑洗胃爽口怡心,鲍鹏山的《谈学者》、张勇的《月饼与形式主义》、高有鹏的《夜读(水浒传)》,笔走龙蛇,笔刀霍霍,醍醐灌顶,浇漓世情百态,淘沙见金,令人悠长思之叹之。众多的同类仍是单一,众多的独特才构成丰富啊!“河之洲”为《大河报》文化水准的提升堆垫了厚厚的根基,这一处诱人的“芳草鹦鹉洲”深受文化人青睐,构建了《大河报》的又一个性。

很长时间,我翻阅各种报刊的文化副刊,突出之感是披着大众文化的长衫,宣扬着文化弱智者的轻狂自大,兜售着那些涂抹油彩的、实属消化不良的文化内分泌物,诚如陈鲁民先生对当下写家的归档划类,“喷血、尿水与吐口水”②,精神摄取力减退,思想构成力全无。焦躁虚浮、文化沉渣泛滥的表象下,实证着文化快餐与文化垃圾的咫尺之遥,文化良知与文化基因的整体退化。我钟情于“河之洲”,最看重的是它选文的文化自律意识,高标清洁,率真坦荡,自由言说,风格不拘,虽不能说篇篇皆佳作,但却都有闪光之笔,就如一桌盛宴,读者总能找到合自己口味的菜肴。这一点很难得。

“河之洲”是《大河报》整体中文化韵味最浓的艺文绿洲,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边界并不修剪得四四方方,花草并不修整得平平仄仄,这是它的个性,它的生长点,也是它需要进一步培育养护的基点。通读厚厚的一沓“河之洲”,我觉得它是否再腾出些许版面,让新学人的声音变得更嘹亮些,阵容更大些,老是几位熟悉的面孔,正如在四合院转悠,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啊!副刊本是一块公共资源,她的读者群和作者群都是全方位向社会开放的。时下很多报纸副刊弄成了名家的自乐园,或者是编辑朋友的“自留地”,孤芳自赏,礼尚往来,外人永远是台下的欣赏者,显得气量逼仄,小家子气。要知道,名人名家过去写过好文章,现在文章也写得不赖,但是容易写油,“匠气多而清新刚健气少,相反,那些文章新手,文笔虽欠火候,却系真情实感。有些内容可能是他们一生耿耿于怀、不吐不快、不吐将遗憾终生的事件或者经历。这样的内容,加以编辑,必有可观者,远比匠气+冒尖的名家作品可读得多。”(焦国标《我的副刊编辑理念》)“河之洲”不为尊者讳,不为无名者抬高门槛儿,一句话,没有欺生的“势利眼”。

“河之洲”版面容量有限,总想尺幅千里,文章精短是她的选文标准,但有些文章是否手下留情,给它们更加宽松的说话舞台;别再受文章长短所限,都弄成半生不熟欠火候、话未言尽戛然而止的“豆腐块”。有时一期登一篇扛鼎之作也胜似众多的灰腥豆腐啊,如2003年8月15日冯骥才《留下长江的人》一文,让人眼前一亮。古人云,“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诚哉斯言!当然,更盼读那些缩海成唾、袖石补天之精作。“河之洲”今后选文体裁再宽泛些,评论、书信、争鸣、画论、专访都登台亮相,题材再驳杂些,文学、历史、哲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学、人类学、心理学……诸多门类都让我们读者饱饱眼福口福。各类文化一盘菜,咽下肚子,都壮身啊。作为每周一次的文化副刊,在系统性上再下点工夫,针对某一问题,可否专栏连载?锐气正盛的中青年学者,是否每期推荐一位?文史哲能否形成言简意赅的知识卡片连载便于我们收集保存?联系出版社,“河之洲”文集能否汇编成书?

我爱读“河之洲”,“新松恨不高千尺”,人在洲上,捋袖揎拳,为它的新绿培点土,洒点水,如是而已。

注 释:

①安延飞:《名作家与次品》,《大河报・河之洲》,2002年6月20日。

②《大河报・河之洲》,200392)]25日。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上一篇:新闻传播:逐渐走出宏大叙事 下一篇:发现变化背后的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