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之国外到国内

时间:2022-07-07 08:32:46

大学城之国外到国内

1 国外大学城模式简述

1.1 模式起源

西方“传统大学城”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大学的产生。在欧洲,最早的大学建立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早起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学校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大学是由当时“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以研究神学著称,极盛时期在校学生人数达5万人,成为大师修大学的典范。从其规模来看,已具有西方大学城的雏形。

1.2 模式发展

1.2.1古代模式

13~14世纪,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多所大学,如著名的英国牛津大学(1168)、剑桥大学(1209),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1222),法国的图卢兹大学(1230)等等。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通过几百年的自然发展,逐步形成一个一大学为主,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学城镇,即所谓“大学城。”他们具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历史悠久,自然生成。第二,院系分散,独立灵活。第三,学术先进,理念新颖。

1.2.2现代模式

西方“现代大学城”发展与美国硅谷模式。硅谷模式的核心是江大学和科技研发联合在一起。斯坦福大学校长、电子教授特曼于1951年提出“技术专家社区”构想,明确指出大学不能办成纯学术的象牙塔,而应该具有科研和技术转让的特性,并以此理念创办了斯坦福工业园。随着科技事业的发展,硅谷不但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电子工业中心,而且形成了包括斯坦福大学、圣克拉大学和圣何塞大学以及9所专科学校、33所技工学校、100所以上私立专业学校的西方现代大学城,其显著特点是“产、学、研”一体化。

1.3 模式功能

第一,大学城模式是替身高等教育的功能的重要载体。第二,大学城市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形式。第三,大学城模式是对大学制度创新的有益探索。

2 国内大学城现状

2.1 发展现状

2.1.1 大学城建设模式多养化

国内大学城建设基本属于“规划建设型”。目前,大学城的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以政府投入为主,当地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然后交由入住的高效管理使用,如广东的深圳大学城、珠海大学城;二是以社会投入为主,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提供土地,由企业投资兴建,教育集团或教育投资公司参与,学校长期租赁,园区拥有所有权与办学权,如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三是多元化投入,政府除政策支持外,另投入部分启动资金,承担共建部分设施建设、将部分教育基本建设拨款改为贷款利息补助,学校主要通过土地置换、银行贷款和后勤社会化等多种措施筹集资金,如浙江省的五大高教园区的建设。

2.1.2大学城空间布局的密集化

据国土资源部进行的一项有关大学城的专题调查,在全国大多数省份中上马大学城的少则1个,最多的达到了9个。目前大学城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如东部的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并呈现出小区域集聚趋势,集中分布于几个主要城市。以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为例,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宁波、杭州等地区纷纷建立或筹建大学城。

2.1.3大学城建设规模超大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加速发展,大学正逐渐从一种边缘性组织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成为一种核心组织和主导力量,大学不仅承担着传统的人才培养,智力资源输送的任务,而且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在我国一些地区,尤其是紧急发达地区,在面临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时,就逐渐意识到要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向高级形态的转变,就要改变传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建立以教育为基础,以高等教育为重要依托和发生器的先进社会组织结构,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兴办大学城的载体形态,聚集力量,形成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生长点,推动社会的将整体进步和全面现代化。但目前各地兴建的大学城出现了建设规模超大化的现象:不仅用地面积比较庞大,投资也较大。如广州大学城占地多达4330公顷,投资多达300亿元;南京仙林大学城规划面积7000公顷,相当于目前的26个北京大学的面积,投资50亿元。

2.2 存在问题

2.2.1 大学城建设缺少总体规划

我国多数大学城尽管已经经过认真规划,但仍存在诸多缺陷。首先,有些地区对大学城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缺乏应有的规划和论证,仅从经济利益出发仓促建设。以至于之二写大学城上马后遇到诸多问题,直至最后被搁置。其次,我国绝大多数的大学城目前还缺乏长期规划,对今后你可能出现的因招生政策变化、其他形式高教的发展、国外高教机构的进入造成的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变化缺乏应对措施。

2.2.2 大学城的资源共享与开放性不够

国家提出兴建大学城的初衷在于“借鉴国外大学城的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各种形式的教学、科研、图书馆、体育等设施的相互开放、共建共享,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开放性是大学城的基本特点,而共享性是开放型的衍生,国外的大学城中的许多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医院等设施都是和社会成员共享的。它具体包括:师资开放与共享、设施开放与共享、课程教材开放与共享等。所以,大学城不应该是简单的大学的集合,大学城的发展要“聚”(聚集大学、科研院所),要“融”(各大学、科研院所之间的交融)、更要“合”,但在我国已建成的大学城中,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2.3建设资金掣肘大学城的健康发展

建设大学城所需投资有多种筹集渠道,包括以政府肉兔为主、以社会投入为主、多元化投入等方式。但无论哪种投资方式,其最终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都是银行贷款,这使得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大学城建成后对于建设及自己的返还,主要靠配套服务经营、后勤社会化服务、教师和学生公寓的出售与出租、学生学费收入等,其中学生的学费和住宿收入是主要来源。因此建设资金的投入与返还还都给大学城的建设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围绕大学城的建设资金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2.4 大学城建设中科学思想与人精神的融合统一有待加强

通过学习西方文明史我们知道,西方大学产生于宗教改革、文艺复兴运动中。在此之前,西方大学士为宗教神学服务的中世纪修道院模式。随着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人将自身从自然中提升出来,理性的审视、分析自然,天人分立,社会进步,城市发展与校园规模扩展自然融合,大学也随之成为人类自身摆脱宗教神学束缚,进行科学研究的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阵地。此后几百年,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在大学校园中自由交汇、相映生辉。与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欧中古老大学的成长历程相比,当代中国大批新建的大学城区受他律支配匆忙而建,中间跨越了传统古老大学自然生长中的几百年的成熟发展阶段。因此,大学城精神氛围的营造——强烈的学术价值追求、浓厚的学术氛围、内部宽松的学术自由空气、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学术思想自由和探索自由等久历史地落在了大学城的建设者身上。

3 大学城的发展趋势展望

3.1 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结构,办出特色求发展

在大学城的建设中,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根据区域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大学城的建设进行充分的论证,在投资规模上、招生规模上、用地规模上把好关。在建设中一方面按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优化高等教育体系的等级层次结构,是大学城建设呈现出科研型、教学科研型、应用型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促使每个大学城形成自身的特色以求得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按照高校区位规律优化高等教育体系的空间结构,是高等教育体系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

3.2 大学城将发挥更为多样化的功能

大学城除了负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传统使命以外,还要承担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使命。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的竞争实力和他在所处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将取决于这一城市拥有的人才优势和科技开发优势。大学城以其独特的综合条件优势,将成为未来知识经济的中心。作为知识与文明的发散地,作为城市高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智力平台,大学城承担的功能更多的是精神和知识的交流、创新,以及生产力的创造与转化。

3.3建立财力保障机制,完善筹资渠道

美国布鲁斯-约翰斯通教授提出的著名的“成本分担”理论认为i,无论在什么社会、体质和国家中,高等教育的成本都必须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资源来分担。他们是家长、学生、纳税人和高等院校(即从慈善机构获得资助的院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大学城的资金应由社会、政府、学生、家长来共同承担,并且政府与社会要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扶持,使大学城着重体现教育的核心功能,淡化企业主导大学城的模式。在筹资渠道商,高校可以借助市场运作的灵活机制,获得市场主体——企业及其资本的支持,扩大资金来源。另外,还可以拓展并履行科技开发的只能,通过科技开发筹措教育经费。

上一篇:白城市水政监察支队组建历程 下一篇:地铁工程竣工资料整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