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蒜出口现状及扩大出口措施

时间:2022-07-07 08:01:20

山东大蒜出口现状及扩大出口措施

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我国出口大蒜的主要生产基地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山东主要是以大蒜之乡――金乡为主的周边县区,其种植面积在100万亩以上。

在国际金融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国内外消费需求下降、贸易壁垒增多、竞争加剧,人民币升值预期不确定、食品安全环保要求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大环境下,大蒜出口又面临严重供大于求、外销价长期低迷、资金短缺新问题,大蒜出口形势极为严峻。

大蒜出口形势严峻

2008年济宁市大蒜主产区金乡及周边地区产量约为120万吨,加上去年压过来的约15万吨冷藏蒜,供量高达约135万吨;2007年全市大蒜出口检验检疫量63万吨,今年1-7月份大蒜自营出口28.6万吨,同比增长3.6‰据此测算全年外销量约在70万吨,供大于求近一倍。

1.市场趋于饱和,出口增长空间较小

加入WTO后,我国大蒜出口数量猛增,连续六年出口量超过100万吨,出口国家和地区达150多个,国际大蒜市场已接近饱和,增长空间极为有限;加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消费需求下降,进一步压缩了大蒜的出口空间。

2.产品单一,跟不上消费需求

目前,国际市场对大蒜头的需求空间越来越小,对方便即食、具有保健功能的蒜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而济宁市仍以大蒜头为主,对大蒜的加工停留在蒜米、蒜片、蒜粒、蒜粉等较低水平上,且加工工艺落后,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贸易进一步恶化出口环境

贸易壁垒增多,出口难度增大,美国、巴西、南非对我国大蒜出口实施了反倾销,日本“肯定列表”和欧盟新食品安全法提高了进口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新西兰、澳大利亚等部分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了新的门槛,印尼对大蒜提出了新的检验检疫标准,加之受国外媒体对我国食品安全的负面宣传和2008年2月份输日饺子事件的影响,不少国家有意识地限制进口我国农产品,致使大蒜外销难度进一步加大。

4.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难保证

济宁市大蒜主产区金乡虽然实行了标准化种植,但总体水平不高,部分农户仍违规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很容易造成大蒜药残超标,质量难以保证,致使出口风险进一步加大。重茬种植、疫病疫情等也影响大蒜质量,给大蒜出口造成很大危害。

5.大蒜经营企业税负重,出口退税不及时,增加了经营难度。

大蒜主产区金乡大蒜的国、地税率提高,加重了出口企业负担。据企业反映,金乡2005年前国、地税率均按出口额的5‰计征,2006年出口价格有所提高,企业赚钱了,国、地税部门均在原税率的基础上加征了5‰,达到了10‰,2007年又对2006年追提国、地税率5‰,在2007年补交,2007年实际上缴的国、地税率分别为15‰,加上连带城建税、教育附加税,三项合计超过3%,而周边地区征税率远远低于金乡,在增加企业负担的同时,削弱了出口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大蒜行业,部分靠吃出口退税生存、发展的大蒜出口企业,要拿出出口退税额(大蒜退税率5%)的70%交税,再扣除企业管理成本后,部分出口企业几乎无利润可言。大蒜出口退税的不及时,加大了大蒜出口企业的经营难度。受蒙古边城骗税案的影响,出口退税部门加大了审核、把关力度,随着出口量的增加,需要审验的票证急骤增加,现有的退税审核力量,无法及时完成审核工作量。特别是对疑似涉骗税案的企业,审核更加谨慎,有的需要票票到企业现场查验、落实,无形中又增加了审核工作量,以致延缓了出口退税办结时间。在当前大蒜行情不好、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的不及时,占压了企业周转资金,企业经营难度进一步加大。

进一步推动我国大蒜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产销失衡是出现“卖蒜难”的主要原因。特别是2002年放开管理后,大量以前未经营过大蒜的企业收购出口大蒜,造成虚假的供求关系。大蒜出口虚假繁荣,刺激了山东等地进一步扩大大蒜种植面积,使得我国大蒜产量猛增,出口供大于求,出口企业低价竞销,企业利润连年下降。

第二,出口无序竞争情况严重,限制了我国大蒜出口市场开拓空间。多年来,我国大蒜出口存在的无序竞争、低价竞销等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使得大蒜出口数量持续增长,价格却不断下滑,造成了美国、加拿大、巴西、南非先后对我国大蒜实施反倾销;韩国严格限制我对韩出口数量;欧盟、印度和泰国对我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这些贸易壁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大蒜市场空间,加大了主销市场的出口压力和国际市场开拓难度。

第三,大蒜出口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竞争力。2004年,我国大蒜出口企业家数已经达到585家,85%以上是中小企业,年出口额不到]00万美元。这些分散经营的中小企业面对大蒜出口市场化、国际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暴露出规模小、效率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难以和那些在生产组织上已经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商业化程度较高国家的大蒜经销商进行竞争,在应对国外的贸易保护壁垒方面也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大蒜加工品种少,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经营观念和模式陈旧,品牌意识不强。目前,我国大蒜出口还是主要集中在保鲜大蒜和干燥大蒜上,深加工和高科技的产品比例很小。这些原因一方面使得我国大蒜出口市场单一,抗风险能力薄弱,市场稍有波动就难以承受;另一方面也使得在现有市场上,我国大蒜产品竞争力有限,效益低,回报少。

推动我国大蒜出口的措施

1.规范为先,品质为本,积极扩大我国大蒜出口贸易

面对我国大蒜出口的主要困难和人世以来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商会大蒜分会充分发挥了联结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作用,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加强行业组织和协调工作,规范竞争,促进行业合力形成;同时,积极推动行业的产品升级,提升品质,推进品牌战略,以质取胜。

2.抓好出口农产品区域标准化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标准化管理会议精神,完善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政府层面:一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的整治力度,禁止剧毒高残留农药和劣质化肥的流通,同时积极引导广大蒜农按规定施肥用药,对病虫害以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杜绝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大蒜等农产品质量。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自检自控体系建设,配置部分农残检测设备,提升自检水平。企业层面:一是提高大蒜出口产品质量。继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从源头抓起,按照标准化要求,大力实施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种植。建立健全生产档案,产品质量检测、销售记录等可追溯体系,力求大蒜产品质量达到国际要求标准。二是提升大蒜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快国际认证步伐,积极开展区域标准化认证和ISO9000、ISO14000、HACCP以及EUROGAP等体系认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强力推进大蒜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

加大对蒜深加工项目的扶持力度,全力推动大蒜由出口蒜头向精深加工转化。一是整合蒜制品加工厂,引导企业实现强强联合、弱+弱成强,整合提升现有加工能力;对获得出口检验检疫资格的蒜制品加工厂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以推动企业向深加工发展。二是对联合投资蒜制品加工且符合环保标准的,在土地征用、审批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投资较大的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三是对于实行强强联合,从事大蒜素、大蒜胶囊等精深加工的,帮助协调贷款并给予全额贴息。

4.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经营秩序,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

我国大蒜出口长期以来的低价竞销、无序竞争不仅打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也给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埋下阴影。在这种严峻形势下,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行业中介桥梁作用,一方面组织企业形成合力,积极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完善行业自律互律机制,从出口数量、价格、质量等多方面入手,不断探索行业自律的方式和内容,规范大蒜出口经营秩序。同时,行业协会还应积极配合地方外贸、农业有关部门控制种植面积,指导农民根据供求关系合理安排种植计划,不要盲目扩大种植面积;提倡农民采取休耕、轮种等方式,保证大蒜的品质不退化,提高单产;推动会员企业产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提高大蒜及制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能力,扩大出口。

上一篇:扬州: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三新”产业投资潜力巨... 下一篇:地中海岛国:如梦般天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