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6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时间:2022-07-07 06:47:13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6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喹硫平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2例口服喹硫平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 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每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7.5%,对照组90.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治疗4周末,研究组PANSS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研究组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喹硫平治疗女性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对内分泌系统影响小,更适合女性患者。

【关键词】喹硫平 利培酮 女性 精神分裂症

中图分类号:R97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2-225-02

喹硫平作为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5 - HT2 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对多巴胺D1 和D2 受体的亲和力明显低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组胺和肾上腺α1 受体同样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对肾上腺受体α2 的亲和力较低,对胆碱能M 受体和苯二氮卓受体基本没有亲和力[1,2]。临床研究发现喹硫平仅具有较少的升高催乳素和锥体外系反应等不良反应[3,4]。为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两药进行开放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8年8月―2010年3月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女性患者,年龄18~55岁,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 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酒中毒、药物依赖及哺乳、妊娠妇女及药物过敏者,入院前1个月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符合上述条件者共计64 例,随机分成两组。喹硫平组32 例,平均年龄(37.3±11.8)岁,平均病程(9.4±5.6) a;利培酮组32 例,平均年龄(40.5±7.8)岁,平均病程(10.8±6.4) a。两组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均常规给药,富马酸喹硫平和利培酮均为每日2次口服,剂量由小逐渐加大,一周内加到治疗剂量(喹硫平300-750 mg,利培酮2-6 mg),观察期的8 周内喹硫平组平均剂量为( 387±108.77)mg/d,利培酮为(3.8±0.51)mg/d。治疗中可合并安定、苯海索、心得安。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进行PANSS 评定。

1.3 疗效评定以PANSS 减分率为依据,减分率计算方法: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疗效分为四级,即痊愈(≥75% ),显著进步(≥50% ),进步(≥25% )及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采用SPSS 11.5软件,组间PANSS 评分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 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PANSS 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比治疗前下降(P

2.2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8 周后,喹硫平组显效率为68.8%,总有效率为87.5 %;利培酮组为71.8%和90.0%,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8 周的治疗过程中, 喹硫平组不良反应有便秘5例,恶心及失眠各4例,锥体外系反应(EPS)2 例,心电图异常2例(窦性心率不齐1例,T波改变1 例),白细胞减少1例,程度均较轻,月经紊乱1例,闭经0例。利培酮组有EPS10例,便秘7例,头昏及失眠各5例,心电图异常2例(均为窦性心率不齐),肝功能异常2例,主要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皮疹2 例,月经紊乱7例,闭经2例(见于20~35年龄段,其中两例均为未育患者)。

3 讨论

喹硫平和利培酮都属新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临床应用时间相对利培酮短,本研究经8周治疗后观察发现,二者疗效相似,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有效率为87.5%,利培酮的总有效率为90.0%,喹硫平和利培酮均能有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减分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喹硫平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阻断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其机制主是通过阻断中枢多巴胺(DA)的D1、D2和5-羟色胺2(5HT2)、5-羟色胺1A(5HT1A)等多种受体而起作用,其与5-HT1、2 受体的亲和力比多巴胺(DA)的D1 和D2 强,5-HT/DA 受体结合之比为2,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最高[5]。

本研究显示,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所不同,喹硫平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嗜睡、头晕,其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利培酮组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内分泌改变、月经紊乱及泌乳、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高于喹硫平组,二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田志林, 魏惠香.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50 例临床观察[J] . 中国民康医学, 2008 , 20 (12) : 1276.

[2] 蔡进伟, 季林影, 刘小花. 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药业, 2008,17(21):52.

[3]Goldstein J M. At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 : beyond acute psychosis new directions [J] . Emerging Drugs , 1999 , 4:127.

【4】 盛国红, 易正辉, 邓红玉,等.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血清催乳素影响的研究[J] . 精神医学杂志, 2008,21(3):167.

【5】程闯. 启维治疗30 例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3,15(6):344-438.

【6】金卫东,李宁. 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应用的Meta 分析[J]. 四川精神卫生,2000,13(4):284-285.

【7】王姜娟,刘敏. 启维(富马酸奎的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10(4):200.

【8】杨奎娟. 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07, 19(3):203-206.

【9】曹长安,郭金宏,高欢.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06,l8(6):433-438.

上一篇:曲唑酮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下一篇:异甘草酸镁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