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让高一语文学习充满欢声笑语

时间:2022-07-07 01:55:59

激趣让高一语文学习充满欢声笑语

摘 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心境下学习,对解决高一学生因基础差、学习难度加大而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的问题,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培养高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本文谈几点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

关键词:激发;兴趣;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62-02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学业成功的两大重要因素:一是立志,一是专心。志向是人学习与奋斗的动力,而专心是实现目标、真正掌握本领的基本要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孜孜以求的心理学习,是让高一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的法宝。

赞科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据调查研究,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它操心的问题上。那么怎样让学生对新课或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呢?无疑,还是要让学生对所学有强烈的兴趣。

课标告诉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有位专家说:“专心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只是控制注意力而已。”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在他们身上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注意力涣散,上课时思想容易开小差。这些同学只有克服掉注意力涣散的毛病才能把学习搞好。怎样做才能克服掉这种缺点呢?只有让这些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那么我们怎么在课堂上让高一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有兴趣,让我们这些经过几次“筛选”后“剩下”的学生爱上语文呢?平时教学中,我尝试了这样一些方法,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在情感的感染中诱发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效的导入能引起注意,迅速集中思维,激发起学生自觉地探求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情绪高涨,脑细胞活动迅速。因而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学习热情高涨,能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并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时候,我在网上搜集了很多有关于奥斯维辛的图片,在忧伤而又激奋的音乐中解说着各张图片,当学生看到囚犯的宿舍、成片的尸骨、成堆的遇难者的头发和鞋子,看到囚犯临死的惨状,看到那人油制成的肥皂、人皮制成的灯罩,学生的心中的悲愤之感早已被点燃,再通过对课文的进一步学习,学生对这一个都把握得非常好。让学生带着情感进入学习,是促发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催化剂,有助于学生更投入地学习,更深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在好奇的驱使下激发学习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语文课不同于其它学科,上正文前通常要介绍作者,而我们的简介往往流于老套,语言也呆板。学生对于这样的导入自然不会感兴趣,而再凭借记忆力去记住记者也是很困难的。在学习必修一第一单元《雨巷》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戴望舒的爱情史。让学生在对戴望舒有深刻了解的同时,对诗文的背景和情感都把握得更好。而在学习《再别康桥》前,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又要走近一位多情的诗人”。话音刚落很多同学的眼睛马上转向我,亟待了解作者的故事。下课铃响了,学生仍兴复不浅,竟然不想下课,不愿让我离去。到后来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刚说到“梁启超就是咱们所讲的梁思成的父亲”时,学生们好像记起了什么,对作者似乎有了更深的了解。当然,很多时候我并不会把故事完全讲完,我会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或者资料收集的任务。或许这样的讲解有时会让人觉得偏离了主题,但很多同学却对学习有了兴趣,而且增加了很多课外知识,这也正好符合我们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三、在展示的喜悦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知识是一种需要,兴趣是一种想法。人可以改变需要的范围――通过兴趣。“梳理探究”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的文化积累而设计的。教学中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学生开展梳理探究活动的积极性,是应该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的。必修一的《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内容本身挺简单,但很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课堂上我让学生分组展示他们所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查阅、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整堂课上学生的热情都很高涨。而我又适当展示并讲解一些学生不喜欢收集的内容,让学生对本课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也让他们的积累更丰富。学生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所以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展示的同时学会分享,学会学习,提高探究学习的兴趣。

四、在兴趣的牵引下调动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超过一百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其实“八卦”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在,大家都想去窥探别人的隐私。在学习中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在学习《氓》的时候,我为学生讲述了历史上几大“负心男”的故事,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对课文中女主人公的形象也把握得更好了。还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走上讲台,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其他著名的“负心男”的故事及自己的感悟。同时我还乘机联系实际给同学们讲了一些现实现象,让学生在学习中习得经验和教训。可以说整堂课学生的兴趣都很高昂。

五、在偶像的带动下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莎士比亚如此说。让学生从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也许效果也很不错。在学习《归园田居(其一)》的时候,我就以羽泉的《归园田居》导入。当学生看到羽泉时,课堂上就出现了“哇,羽泉!”这样的声音。当时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由于声音图标被搞掉了,所以就用很小的声音放的。但没想到学生都听得很入神。音乐结束后我和学生一起回顾了歌曲中有关陶渊明的诗歌内容和人生经历。不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了作者,也让学生对《归园田居》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

六、在欢乐的氛围中培养学习兴趣(下转第63页)

上一篇: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探究 下一篇:读《经典教学方法荟萃》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