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视阈下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时间:2022-05-25 02:47:57

教改视阈下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摘 要:当今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文与技能素质并重,且人文品质更具优先的地位,这已是全球人才学家和企事业决策者们的共识。在教学改革浪潮下,如何有效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对教育学界提出了一个挑战。

关键词:教改;学生;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29-01

“人文”,《现代汉语》解释为:“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渗透到人的内心所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品质,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职校学生而言,就是指职校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自我消化,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外在气质。其核心就是提高自身修养,更好地做人。

我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经济体制的转变中,社会结构逐步转型,社会利益结构开始充足,职业技术主义和重利主义不断侵蚀职业技术人才的纯洁性。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导致职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边缘化。纵观国内职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还没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人文教育功效。具体表现为强调就业率、考证率,偏重技能教育,弱化人文教育;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效,忽视全员教育;偏重政治原理教育,轻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些现象不仅造成职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更偏离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如果职业院校在保障学生学好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视野,对职业教育适应时代的需求,以及提升职校生在未来岁月里的生活质量,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国外许多院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强调理论学习与人文交叉融合,注重引导学生探讨社会问题和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改善教师人文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注重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起,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各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就已率先对课程进行改革,强调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整个学生培养教育全过程。

目前,国外仍然在提高人文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美国已达到20%,许多国家确立了人文学的主干课程。在专业课程之外,除了加重人文课的比重,国外还开设了一些与现实问题联系比较紧密的人文社科专题课程。这些都表明,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交融式培养人才已经成为国外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中国职业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之间的融合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近年来,我国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王珍在《职业教育要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文中便指出:“在职业教育中要融入人文思想的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心智成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既有职业技能又有人文素养的社会有用之才。”众多学者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付之实践。但是在实践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通病,比如人文素养教育质量监控不实或不到位,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开设随意性较大、课时量少、师资力量薄弱;培养形式比较单一等,直接影响了我国职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加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职校学生实用主义、急功近利倾向严重,重专业技能掌握,轻综合素质拓展,不仅使得职校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发展的后劲、影响到职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最终导致职校人文素养教育滞后。

二、人文素质教育有效途径

1、采用全方位的育人方式。(1)在课堂教学中深入人文素养教育。对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课堂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作为教师,在“备教材、备课堂、备学生”的过程中,就应有意识地加入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环节。不能单纯地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授人以渔”之外,积极向学生传达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内心深处“人之为人”的道德理念,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比较有效的课堂人文素养教育方式,有热点问题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争议焦点辩论法、即兴演讲法等等。(2)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应用于实践。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比如设计专题引导引导学生亲自去展开调研;比如组织学生走访乡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性,让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能力都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多方面发展的目的。通过“第二课堂”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课堂”。

2、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既能教书、又能育人的教职工队伍。教师的言谈举止,往往潜移默化地在发挥着对学生的影响。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将做人与讲学融合在一起、以教书育人为自身使命的教育工作者。其身正,不令则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往往视教师为楷模。当教师严以律己,精神面貌积极向上,言行将会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这种言传身教,往往比空洞的大道理更具有说服力。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真正的人的过程。一个真正的人,不应该仅仅的是受过“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拥有技能的同时,拥有自身修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在教改形势下,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司 娟.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构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8)

[2] 刘亚珍.周凤山.注重人文素养 培养职业能力――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0(33)

[3] 乔中彦.浅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2

[4] 王 珍.职业教育要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9(02)

[5] 吴长海.提高职校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2(03)

上一篇:学校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的探究 下一篇: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