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因何而痛

时间:2022-07-07 12:32:09

房价因何而痛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作诗曰:“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现在一线城市及重点二线城市都应验了白居易的物以稀为贵,楼市库存愈低,房价愈高。

实际上不只是低库存,与其相对应的是旺盛的需求,二者历来是楼市价量上涨的直接决定因素。而要使得房地产市场回归平稳发展,也必须从供求两端做好平衡。

低库存之痛

由于土地供应稀缺,北京近年来新房供给越来越少,目前北京新房合计库存为6万多套,处于低点。根据亚豪机构的统计,9月,作为金九银十的开端,预计北京入市的新盘项目仅有30个,抛去商住与别墅,普通住宅仅有十余个项目,完全没有了往年销售旺季的红火。

与现在火热现状相反的是,每到楼市低迷期,库存则攀升。北京上一轮楼市下行期为2014年,截至2014年6月20日,北京新房合计库存80844套。2014年6月的高库存,是继2013年1月1日北京市住宅库存达到80038套的高点之后,数据再次达到8万套以上,并在当时创下近18个月以来的新高。

不只是北京,记者翻阅2014年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发现,受销售下降、供应增加影响,2014年12月,四个一线城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积为3897万平米,达近五年最高水平,较2013年12月增长近千万平米。

一线城市出现这样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二线城市――库存与房价高低在很多时候呈反向关系。在闽系房企根据地的福州,在2014年成交低迷的情况下,市场库存逐步攀升,致使存销比不断加大,库存去化周期不断拉长。根据CRIC克而瑞统计数据,当时福州五区去化周期最高达17个月,步入中高风险周期。

2016年以来,福州市场则完全是另一番局面,利好政策持续加码,成交量逐渐回升,整体市场去化周期持续下降之后,如今五区库存已下滑至历史最低位7.9个月,且创下历史最低库存去化周期值,处于供少于求的境地。

不管是从单个城市分析还是综观全局来看,物以稀为贵,低库存直接为涨价提供了优质土壤,给开发商提供了涨价的理由,以至于出现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房价频频上涨的现象。

易居研究院报告指出,2016年7月,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10。这意味着市场仅需10个月的时间就能消化完这些库存,该数值相比6月份的10.5个月收窄0.5个月。目前存销比处于历史低位,这也是近期房价持续上涨且涨幅偏大的市场逻辑。

限购、限贷政策祭出

虽然房价上涨的表面原因是库存减少,导致供需结构发生变化,但事实上,楼市的涨跌是受到供求双方影响,脱离需求端谈库存并不客观,而难度在于,需求端却无法衡量。

“很多人盯着库存量谈供需不平衡,但是实际需求如何衡量?涌入市场的真的是缺房子住的人吗?成交量一放缓,库存数量还是一样,去化周期立刻就上去,究竟是去库存还是补库存?”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吴翔华就曾提出过质疑。

作为房地产市场中“看得见的手”――政府调控,终于还是放出限购、限贷的大招,此前一线城市以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都出台了新一轮调控政策,苏州、厦门开启限购,南京、合肥、武汉出手限贷,呈现出调控收紧态势。

通过限购,能够将有限的房源优先分配给普通或刚需购房者。近期,厦门市国土房产局消息,9月5日起,厦门将执行住房限购政策。政策将针对建筑面积144平方米及以下的普通商品住房,对三类居民家庭实施限购。

厦门是继苏州之后,第二个重新挥出限购大棒的二线城市,而且远比苏州严格。苏州只限非户籍人买第二套房,而厦门不仅限外地人买第一套,而且还限本地人买房。

南京林业大学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孟祥远表示,随着9月5日限购正式实施,厦门市场出现逆转。厦门近期的楼市数据开始下行,这种态势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限购让很多人丧失了购房资格,而且也让不少刚需购房者进入观望中,一些准备卖旧买新的客户交易的意愿也在下降,开发商也开始观望。

从后续市场走向看,业内普遍认为,本轮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限购可能性非常大,而限购是直接缓解楼市库存压力的通行做法。

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认为,调控效果不明显,市场持续高热的城市,接下来政策仍有可能继续加码,如上海8月份成交量暴增至170万平方米,南京、合肥也都在100万平方米以上,杭州、天津下半年来成交量保持高位,这些城市都需要警惕政策出现。

在他看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城市,接下来调控“升级”的可能性不大,典型如深圳、苏州,8月份成交量分别只有27万、49万平方米,市场热度显著回落,再度打压需求已无必要。

除了限购之外,信贷政策,无疑是调节需求端的利器。厦门在出台限购政策之前,在此前的7月15日,厦门刚刚推出限贷政策。不只是单个城市,国家层面对于房地产信贷也逐渐呈现紧缩的态势。

今年7月份证监会出台政策,企业再融资募集资金不鼓励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需详细披露募集资金的实际投向等政策;8月初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部分银行已将房企的开发贷周期,由2年期的中期贷款改为一年内,甚至半年期的短期贷款。

“银行信贷,可以说是影响房地产市场最关键的因素。”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在房地产发展的历史上可以看到,信贷收紧的年份房价一律下调,而信贷相对宽松的年份,房价则一路高涨。

在其看来,本轮房地产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加杠杆、降低资金成本。三四线城市银行并未执行优惠购房利率,反而是一二线城市,利率执行最优惠的政策,这导致了房地产市场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分化。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也认为,信贷政策对楼市调节十分重要。他表示,未来,总体货币政策将趋于中性,在过去一年获得阶段性释放甚至透支后,城市存量人口消费需求也将有所放缓。信贷收缩和市场趋淡,导致量价回落,将导致投资减缓。

上一篇:最有故事的通州楼市 下一篇:万达商业回A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