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患者与家属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评价

时间:2022-07-07 08:19:28

医生、患者与家属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评价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评价;依从性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生、患者及家属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评价。 方法 对20名精神科临床医生、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名患者家属采用自编评定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医生最关心的不良反应依次为:造血系统、心血管系统,药源性肝损伤,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焦虑;患者最难耐受的不良反应依次为:过度镇静、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受抑制,面具脸、步态呆板,活动减少、体重增加,静坐不能、焦虑;家属最担心的不良反应依次为:活动减少、体重增加,过度镇静、瞌睡,静坐不能、焦虑,面具脸、步态呆板。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结论 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不仅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要重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评价;依从性

抗精神病药物不断研发上市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精神疾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其它各种治疗的基础。为保证治疗效果稳定和减少病情复发,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是长期治疗的关键。而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制约了服药的依从性,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的客观体验和主观认识又经常与临床医生的判别尺度不一致。

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必须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重视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观感受。为此作者分别对医生、患者、家属进行了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评价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名被调查医师均为我院精神科住院医师,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6名,临床工作>5a的医师8名;100名被调查患者为2003年4~9mo我院门诊和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无合并脑、心、肝、肾等躯体疾病,血、尿常规、血生化及心电图无异常;100名家属系承担主要照顾任务的患者家属。

1.2 方法

采用自编不良反应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共分15项,按每项被选择的人次多少统计。调查前逐一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各种不良反应条目的含意,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被调查患者中男43例,女57例,平均年龄30.81±10.62a,平均服药时间8.65±7.62a。其中62例患者曾在不同时期联用2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49例患者曾在不同时期联用3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均有深刻体验。

2.2 三组人群对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的不同评价,见表1。 表1 三组人群对各种不良反应的评价不良反应 (略)

表1显示:医生最关心的药物不良反应依次为:造血系统15例,心血管系统12例,药源性肝损伤11例,急性肌张力张障碍10例,静坐不能、焦虑8例;患者最不愿接受的药物不良反应依次为:过度镇静、瞌睡60例,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受抑制50例,面具脸、步态呆板42例,活动减少、体重增加40例,静坐不能、焦虑39例;家属最担心的药物不良反应依次为:活动减少、体重增加60例,过度镇静、瞌睡50例,静坐不能、焦虑37例,面具脸、步态呆板32例。

3 讨论

由于精神分裂症病因尚未明了,其诊断、治疗还局限于症状学方面。因此,药物的局限性决定了患者必需长期用药,也必须具有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影响药物依从性的因素很多,除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治疗态度、自知力等因素外,药物本身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等也是重要的因素。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评价。

本调查显示:医生在选择药物时常考虑药物是否对躯体有可能造成损害,易忽视患者的主观体验和感受;患者注重的是药物的疗效、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主观感受,如体重、注意力、抗胆碱能作用以及对生育和方面的影响等。这些不良反应恰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自信心以及审美观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但对不经过检查,不宜直接观察到的躯体损害容易忽视;家属对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态度会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部分家属担心患者的智力、生育等问题,这些观念均会降低家属对治疗措施的信心。

总之,医生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对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医生要不断向患者讲授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重视患者服药后的不良体验,以人性化的态度和患者协商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医生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外显特征不明显的患者,尤其是长期服药的患者的感受,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觉的接受服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上一篇:浅论我国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 下一篇:西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