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海东地区农民增收的限制因素和对策

时间:2022-07-07 06:33:42

浅议海东地区农民增收的限制因素和对策

【摘要】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文章针对青海省海东地区农民增收的限制因素,从区域优势、基础设施、农产品流通、科技兴农、壮龙头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海东地区今后农民增收的基本对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海东地区;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083-01

一、农民增收的历史状况

综观海东建区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具有以下特点:

1.农民收入的增长有过曲折和波动,但从总体上看,成就是显著的。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生产关系上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农民也最大限度地从土地上获得了收益。

3.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重要来源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限制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地理环境较差

海东属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全区辖六县,共94个乡镇,1602个行政村,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83%。全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海拔在1650米到2835米之间。这些客观因素严重制约着全区农业发展,造成农业广种薄收,畜牧业养多产少,致使农民增收十分困难。

(二)农业基础薄弱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至2007底,全区土地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9.82万亩,占总面积的18.67%;耕地总面积300.6万亩,人均2.26亩,其余多为山旱地;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且都集中在各国有良种场和农机单位;全区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低,靠天种粮、靠山养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轻则减产减收、重则劳而无获。

(三)市场流通不畅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全区农业生产市场化滞后,现有农贸市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差,难以实现销售价格最大化。另一方面,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缓慢,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差,农畜产品附加值低、规模小、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三、正确认识我区农业发展的区域比较优势

(一)产业优势

特色农业资源明显,为开展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海东是青海省农业大区,对全省特色农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区继续坚持做强“薯油”两大优势作物、做大“互助‘八眉猪’、食用菌、紫皮大蒜、线椒”等八个特色品牌的思路,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特色优势农作物的发展,提高了种植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后如果提高商品率,扩大规模,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将有大潜力可挖。

(二)地理优势

独特的冷凉气候和资源条件为发展特色农业创造了条件。全区境内海拔在1650米到2835米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属于高原气候,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年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水量为310.1毫米,无霜期182-82天,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养分的积累;紫外线强、病虫害相对少,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空气、水源无污染,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的最佳环境。

(三)技术优势

全区有健全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管理体制完善,着力加强了地、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有农机校6所、农广校4所、农技推广机构137个、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145名,接受培训的农民达20多万人次,基本实现了户均一个科技务农明白人的要求,使实用农业技术入户率和普及率得以不断提高。

四、增加农民增收的对策

(一)发挥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本着顺天应市的原则,不断加大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力度,使特色和优势农牧产品基地规模、质量档次和应市水平有新突破。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趋向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生态区的资源优势、生产规模、市场区位,环境质量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优化配置农牧业资源。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基础水平

一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日光节能温室建设,不断提高设施化水平。二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使我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特别是特色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全区在县乡农业综合服务站的基础上,强化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四是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在管好用好海东农业信息网,充分发挥其传输功能的同时,积极探讨向重点农户、企业和市场延伸服务的途径和办法。

(三)积极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根据结构调整布局重点,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扩大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积极培育、壮大和规范中介组织,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使其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主力军组织;三是依托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户和企业规范合同行为,增强合同观念。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重点抓好“三化”:一是内部消化。引导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以精细操作为主的设施温棚、畜禽养殖、花卉、牛羊育肥贩运、“四位一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农业内部消化更多的富裕劳动力。二是产业分化。要开拓农牧业产前、产后服务领域,适当分流生产过程中过量投入的劳动力。三是劳务转化。加强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让剩余劳动力走出去,进城务工经商,从事多种劳动,参加省内外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务中介组织,增强就业适应能力,千方百计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上一篇:基于连锁零售业的越库配送 下一篇:如何做好医院门诊收费资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