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热点 做足文章

时间:2022-07-07 05:37:12

抓住热点 做足文章

被评为第18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的人民日报通讯《“珍邮”“奇品”的骗局》(2007年7月17日刊发),有几句较长的引题:“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单位和个人打着国家邮政局或者中华全国集邮协会审批等旗号,在一些媒体轮番刊播珍贵邮品广告。这些珍贵邮品从哪里来?真的有那么多‘珍邮’‘奇品’吗?请看――”

显然,这篇通讯成功的第一个要素是抢眼,抓住了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个热点问题,即集邮活动中的诈骗猖獗。作者深入采访,层层揭露了所谓“珍邮”、“奇品”的骗局。文章一经刊发,中央电视台、各地方媒体都纷纷转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一、抓住热点问题,体现记者责任感

一段时期中,各种集邮、收藏的广告铺天盖地,甚至很多大报上也有这样的广告。很多人就是在这些广告的蛊惑下上当受骗。人民日报的两位记者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及时揭穿了“珍邮”、“奇品”的骗局,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虚假邮品问题的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说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但大多数媒体并没有对它进行报道。这种实际上公开,却还没有被媒体问津的社会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涉及较多利益群体。这类问题能否被报道与其说是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不如说是取决于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取决于记者有没有为群众利益揭露问题的正义感。

这篇通讯的成功,首先就在于记者抓住了社会问题,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报道,摸清了事实的真相,为群众提防同类社会性欺诈行为提供了观察的经验。问题涉及群众利益,因而具有贴近性,能够吸引受众注意。

二、扎实、全面的采访

这篇通讯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采访布点较为全面,消息来源很丰富,作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文章第一部分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第二部分的信息主要来自邮品市场和鉴定机构,第三部分又回到国家邮政局。沿着作者的叙述,可以清晰地理出一条记者的采访轨迹。从国家邮政官员,到邮商、一二级邮票公司、涉嫌造假的商贩,再到邮票文书司法鉴定中心、集邮专家,记者通过大量走访调查,构成了完整的证据链,一步步将虚假邮品问题揭露了出来。国家邮政局一位领导在谈到记者的调查工作时说:“你们的调查采访,甚至比我们联合执法部门侦破案件还要细心。”

基于扎实采访所获得的大量一手资料,这篇通讯有丰富的案例支撑叙述框架。“中国邮票”、“生肖瑰宝邮品”、“百年珍稀邮票大典”、“中华脊梁――共和国杰出人物专题邮票工程”等案例,言之有据,有力揭露了“珍邮”、“奇品”的层层骗局,使得整个通讯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三、清晰的叙事结构

这篇通讯在叙述结构方面,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调查性报道面对的问题大多线索纷乱,如果不事先搭好叙事框架,很容易陷入大量细碎事实描述中,读者也难以把握事件全貌。这篇通讯在丰富的事实素材基础之上,总结出造假者五种主要的造假方式,以案例来加以说明。比如在“找正宗血脉”这种造假方式中,记者举出邮贩以邮票设计大师黄永玉的名义制作“生肖瑰宝邮品”进行欺骗的案例,寥寥几笔写出了黄永玉老先生的无奈。“找权威鉴定”、“找来头编造”这两种造假方式中,也举出了具体的案例。通过这样的概括性梳理,通讯勾勒出近年邮品欺诈的形势,使读者能够对虚假邮品问题有一种全面的把握。

四、两点缺憾

第一,通讯涉及的是邮品市场的欺诈行为,受害人至少应该是一个方面的报道主体,如果能够从采访受害者的角度来挖掘,会有更多故事。任何新闻其实都是人的故事,没有人也就没有了新闻。尤其是通讯,应该尽量做到“主题事件化,事件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

第二,传媒刊登虚假邮品广告,是邮品欺诈中的重要环节。通讯提及这个环节,却没有追踪这些广告如何上了媒体,传媒在其中承担什么责任,这不能不是一个较大的缺憾。如果能够剖析一则虚假邮品广告走上媒体的过程,对于公众监督传媒,是一种很现实的知识背景。

(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王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

上一篇:方汉奇与圣约翰大学新闻系 下一篇:正确使用“本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