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为在校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7-07 04:48:14

图书馆为在校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可行性研究

【摘 要】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笔者通过对该校文献检索课的开设现状的分析,总结问题,分析对策,对该校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做出构想与探索。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信息检索;现代教育技术

【Abstract】Taki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pening of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alysis countermeasure, Make a vision to open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Key words】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Information retrieval;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1 文献检索课

“文献检索课是高等教育实施学生信息素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馆藏文献信息资源 、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能力。”[1]

我国高校的文献检索课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其演变过程体现了信息社会对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1984年教育部就《关于在高校开设课的意见》的通知中,提出“这是一门很有意义的课,凡有条件的学校可作为必修课”;1998年教育部明确要掌握并开设有关文献检索课程的专业名称,并指出“最好以图书馆作基地来组织教学”;2002年,首届“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将“文献检索课学术研讨会”更名为“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

传统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通常情况下按照文献检索概述、图书馆服务与馆藏书刊的利用、事实与参考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文献型数据库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专业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特种信息资源的再入检索与利用、信息综合分析与利用等大章进行教学,每一大章又细分为若干小节;教学方法上一般先讲概念,讲检索原理与方法,最后让学生上机操。[2]然而,文献检索课发展至今,传统授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其发展。读者处在信息社会的包围之下,知识能力的获取需要快捷、便利、兼具趣味与时效性。这些决定了文献检索课需要满足地区性与读者多层次性的不同需求。

2 我校文检课现状调查的实际状况调查

2.1 我校目前文献检索课开设的实际状况

目前国内高校已普遍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其中大多数是依托图书馆进行课程教学和实践培训的,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提高在校生的知识素养和信息获取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如何在我校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利用好信息检索课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服务,是摆在图书馆服务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校目前现有22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合计18164人。在校生人数基数大,信息需求种类多,专业性强。于此同时,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学院数量极为稀少,目前只有4个学院开设系统的文献检索课,并且授课人均为学院自身教师兼职,图书馆从事信息服务的人员没有能够参与到该课程的设置与授课内容的安排中去。

诚然,院系专业教师进行文献检索课授课具有本专业针对性强的先天优势,但是,图书馆员对信息的掌握具有专业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行业优势,这是院系教师所不具备的。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图书馆得天独厚的条件构筑了开展文献检索课的平台,图书馆信息咨询部门也是目前实践中文献检索课的主要教学力量。多年来,图书馆同仁一直就该项课程设立的可行性进行不断的论证和探索,开展了特定的信息素质教育培训服务,如针对全校新生开设“怎样利用图书馆”的入门培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讲座。从实践中的反馈效果来看,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从全校的课程设置来说,由于图书馆不是一级教学管理部门,文献检索课尚未能纳入全校的日常课程管理体系,文献检索课的价值有待进一步引起教学和科研部门的重视。

其次,正如上文所说,目前我馆多以临时性讲座的形式展开,讲授人多为各品牌数据商的宣传推广,而系统性的讲座培训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入馆教育方面。目前尚未针对各个学科和科研申报时间进行专题辅导讲座。总的来说课程安排多为随机,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最后,讲座培训的对象不够全面。信息素养教育面向的是全校师生,目前我馆所开设的培训与课程,多针对本科生,对研究生、教师等群体尚未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对接服务。

3 我馆为在校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实施方案

针对上文对我校文献检索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与整理,结合内地高校文献检索课的成功经验与我校的实际发展状况,笔者认为,我校文献检索课未来的开设方式应遵循“全面服务,多层推进,方式多样”的原则,具体构想如下。

首先,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深入院系推广,展开全面服务。从上文对我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总体概述中不难看出,目前我们的服务较为被动和片面,仍在遵循最基本和传统的工作思想和服务方式。结合我馆目前信息咨询服务所配置的人员及学历背景来看,完全有能力深入学院,结合广大师生的切实需求,全面推广目前已有的资源和服务,深化师生对图书馆作用和功能的认识,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为文献检索课的开展打下全面地基础。

其次,充分利用已开设文检课学院的经验,以点带面,带动文检课的全面铺开。图书馆信息咨询人员具有文检课授课的先天优势,比如在文检技能把握、资源推送服务、信息时效更新等方面的优势。在目前我校文检课尚未获得广泛认可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学院的授课平台,给予图书馆信息咨询老师一个平台和空间,是多层推进文检课开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在大量前期文检课工作实践和取得明显效果的前提下,才能为以图书馆为主导开设文献检索课提供可能性和话语权。

最后,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式,开展形式多样、课时多样化的文献检索途径以及辅助方式。文检课重在时效,谋求达到这种效果,在传统教学课时安排的基础上,需要开拓思路,利用好多种教育技术的交流方式。QQ课堂、微信、在线测试等均是比较成熟的辅助教学方式,它们兼具灵活性、便利性和趣味性;慕课课程研发等研究型自主学习平台,可以达到真人授课、理论探讨与具体案例分析相结合的良好效果,是调动广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手段,具有样本化的推广前景空间;在课时安排上,可以短学时与阶段性授课相结合,而不必拘泥于传统课时限制,短学时文献检索课可以运用在开题、论文撰写、课题立项及科学研究等学生的阶段性需求中去。

4 结束语

为了全面培养读者的信息素养,文献检索课的开设是大势所趋,亦是自身需要。一名合格的文献检索服务人员需要具备的优秀的服务理念、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文检课内容的设置上既要考虑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注重时效,为培养兼具信息检索技能与教育科研并重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龚自振.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12):18-21,25.

[2]施蓓.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上一篇: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思考 下一篇:教育信息化助推礼育校本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