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意象化内涵

时间:2022-07-07 04:02:54

[摘要]画面作为电影的基本元素是一种具有涵义的感知现实,讲究造型的象征。树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类对植物的崇拜与想象,从电影对“树”的展示,可感受到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的积淀。而在关于树木的神话中,爱情题材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对此我国的电影也多有体现。“树”有如此之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其中有创作者有意追求的结果,但更多的是文化心理积淀的无意流露。

[关键词] 树;崇拜;爱情

著名导演郑君里曾说:“艺术质量犹如双手捧水银,稍不当心就会从指缝里溜掉。”谢晋在拍摄《天云山传奇》时也曾言:“让服装和道具讲话,因为它们也是演员”。由此可见,电影拍摄中的任何一个场面、一个细节,导演都是细细打量、琢磨过的。所以想真正欣赏影片中的艺术内涵,我们就不能错过优秀影片中的任何一个场面、一个细节。在一些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表现爱情的场景,有个反复出现的形象引起了我们的审美关注,那就是男女主人公约会场面中的“树”。《刘三姐》中,刘三姐与阿牛在大树下互对山歌表达爱情;《五朵金花》中,阿鹏与金花也是在簇拥着似锦鲜花的蝴蝶泉边的大树下互赠信物表倾慕结好之意;《边寨烽火》中男女主人公的相识及别离后的相聚都是在大青树下发生的,等等,不一而足。其实,电影是一种非词语的认知方式,是通过感性认识和突发式的呈现揭示出需要传达的全部内容。伊芙特・皮洛分析了电影思维类似于原始思维和儿童思维的一些“野性特征”。儿童思维或远古思维,即是以感性和情感为定式的思维形态都是创造神话的思维形态。这是一种以具体存在为依据的阐释,这种阐释借助其特有的渗透着强烈情感的象征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些象征源于浓缩的记忆。电影思维与它们相类似。它们从大千世界中一切可知可感乃至潜意识的“宝藏”中“巧取豪夺”,它们在无穷无尽和无休无止的景象、声音和运动中精心选择,从而通过意外的组合与新奇的配置创造出一个情感灌注的全新的影像世界。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上述“树”的形象是导演从大千世界中一切可知可感乃至潜意识的“宝藏”中“巧取豪夺”的结果,是自己“潜意识”的意象化或象征化。至于导演的“潜意识”内涵为何物?我们有必要探悉“树”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来窥视之。

“树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人类对植物的崇拜与想象。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现象既无法认识,又无力征服,认为万物皆有神灵主宰。那时人们的思维突出的特征就是维柯在《新科学》中所谓的“诗性思维”。所以对于千奇百怪的世界,人们容易产生一种对自然现象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以及征服自然的幻想,为了趋福避祸,则需要进行各种祭祀乞求神灵的佑护,这便是原始社会的自然宗教意识。自然宗教意识所崇拜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力,如“人们就把天想象为一个巨大的有生命的物体,把打雷闪电的天叫做天神或雷神”,除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水火之外,还有土地、山川、森林和动物。恩格斯称:“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变换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可见,爱德华・泰勒所谓的万物有灵思想是植物(当然包括树木)崇拜形成的原因之一。 其次,森林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必需品和活动场所,是人类最初的家园。在原始社会的狩猎和采集时代,森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因此自然也就成为崇拜的对象,这是树木崇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先秦文献中所载述之神树异木甚多,仅就《山海经》(电子图书)一书之所载,据笔者粗略统计,便有圣木、建木、扶木、若木、朱木、白木、服常木、灵寿树、甘华树、珠树、文玉树、不死树等20余种。这些树木多与神奇的传说联系在一起,有时甚至是神灵的象征,它向人们娓娓道来一部远古神话。文学名著《三国演义》里就记载着一棵著名的神树,它生长在洛阳跃龙祠旁,高十余丈,亭亭如华盖,直冲云霄。考古学也能为我们揭示我们祖先对树的崇拜。如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中挖掘出一株高大威仪的青铜神树,也叫通天神树。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新石器时代壁画中,也有表现当时人们对植物顶礼膜拜的图案。这种对树的图腾崇拜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比如当代云南省富宁县的壮乡瑶寨,几乎每个村寨的周围都有一些古老的大榕树或其他大树,树龄均在百年以上。这些古老树木至今依然主干粗壮、枝叶旺盛、郁郁葱葱,群众称之为“神树”、“龙树”。其生长地谓之为“社神”。树下有的盖有小庙,有的安放三块光滑的石头,有的则只放着一只香炉,又称“树神”或“众神”,壮语叫“梅竭”,瑶语叫“撒幼”,彝语叫“业备”。又如蒙古族心目中的榆树就有三种象征意义:“榆树是护神的象征;榆树是祖先的象征;榆树是火神和生命的象征。”影片《边寨烽火》中男女主人公在大青树下对白时,男主人公对心爱的姑娘言道:“有大青树的地方,就有爱情,就有好日子。”从这句话里明显可以感受到大青树在他们心目中神圣的地位――对大青树有着一种崇拜,一种敬畏,从中也可感受到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的积淀。

在关于树木的神话中,爱情题材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太平广记》中就有“相思木”的传说。借树之外形特征,凭借丰富想象,将树与爱情连缀在一起。其他“连理枝”、“斑竹”等神话皆属此类。《述异记》载:战国时,魏国苦秦之难,有一民从征秦,久不返,妻思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谓之“相思木”。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结尾在刘桂芝与焦仲卿自杀殉情后写道:“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其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值得留意的是,诗中的“松柏”与“梧桐”是两人的灵魂合和而成,象征了两人死后的重生与结合。这其中相交通的树叶和相互覆盖的树枝俨然象征了夫妻两人的亲密相依,具有某种性的暗示意味。在这个意义上,《孔雀东南飞》创造了一个文学的“原型”――象征男女爱情的“两棵树”。这种象征在后来的干宝《搜神记・韩凭妻》中通过“相思树”得到更为鲜活的再现。晋代干宝《搜神记・十一》记载:“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此处语境中的相思树形体上与夫妻相拥相依相似,蕴蓄着死后相合相爱的意味,他们在死后获得了新生和永恒,成为表达忠贞爱情理想的一个符号。后来大量文学作品运用或改造这一典故来表达爱情理想,如王建的《春词》、张籍的《忆远》、白居易的《长相思》、梁武帝的《欢闻歌》、舒婷的《致橡树》等。现实中树木生长为连理交错形状,的确较为多见。我们观赏电影《五朵金花》时,若留心阿鹏和金花约会时身旁的树,你会注意到是一棵小树“依偎”在另一棵树上,其中爱情关系的隐喻不言自明,树与人相得益彰,足可见导演对电影画面选择的匠心。影片《刘三姐》结尾对江边的树有一个特写镜头,藤萝紧密的缠绕着树, 这里其实就是两棵树的变向表达,再加之电影画面中“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优美的声响元素和神奇的漓江山水,几近构成了令人痴迷神醉的时空,它是唯美的、专属于忠贞爱情的时空。

钟大丰先生在《中国电影史》中曾写道:“中国电影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这有的是创作者有意追求的结果,但更多的是文化心理积淀的无意流露。”我们认为上述电影画面中的“树”的形象是有其潜在的画面内涵,是有其“造型的象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两棵树”的置换和变形,是电影创作者“崇拜树”文化意识的无意流露和外现。

[参考文献]

[1]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崔君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 [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席・哈斯巴特尔.榆树在蒙古族民间信仰中的象征意义[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6).

[5] 刘骥鹏.“两棵树”意象的置换变形――《致橡树》原型寻踪[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作者简介]赵忠臣(1979―),男,山东枣庄人,广西民族大学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美文化。

上一篇:琼瑶和夏洛蒂·勃朗特建构的爱情世界 下一篇:从传媒人员道德价值取向与职业道德行为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