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语言学中注意的角度分析二语习得中话语的自我修正

时间:2022-07-07 02:55:08

从心理语言学中注意的角度分析二语习得中话语的自我修正

摘要:自我修正是口语中的普遍现象,它指说话者自己对话语中的错误或不恰当的表达进行纠正或这调整。 本文从心理语言学中注意的角度分析研究话语的自我修正,因此本文将采用心理语言学的分类方法。自我修正可帮助检验学生二语习得的水平,从而发现二语习得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自我修正;监控;注意;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24-02

一、自我修正的定义

在给自我修正下定义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修正和改正的区别。事实上,修正和改正不是完全等同的。根据Schegloff(1977),普遍认为改正是用正确的语言形式来替代一个错误的语言形式,而修正既不依赖于错误,也不仅限于取代错误。这表明修正是包含了改正的抽象概念。也就是说,改正是修正的一种。Shriberg(1994)指出当说话者遇到困难源时,就会出现修正,这些困难源不仅包括字词取代,也包括话语的限制条件,而改正经常是相对错误而言的。研究自我修正的著作可以追溯到Schegloff, Jefferson and Sackes(1977)。在研究了本族语说话者在谈话中的修正行为后,他们是第一次提出 “自我修正”这个术语。他们认为自我修正是自我引发,自我完善的修正。也就是说,当困难源、自我引发和修正在同一环节发生时,自我修正才会发生。

(一)自我修正的分类

由于自我修正在很多领域里都有研究,所以就有了很多不同的分类。例如,Shegloff(1977)把自我修正主要分为两类,自我发现,自我完善修正和他人发现,他人完善修正。Levelt提供了一个在语言习得中最详尽和重要的分类系统。在研究分析了成年荷兰语说话者后,他在内在的心理机制基础上进行分类,即不同的信息修正(D-修正),恰当修正(A修正)和错误修正(E修正)他们都属于显性修正,因为这些修正是说话错误发生后而进行的。相应地,隐性修正是指说话者在发音之前就觉察到自己的错误并对其话语进行修正了,也叫相同信息修正(same repair)。

后来,Yang Liuqun(2002)在Levelt的错误修正上增加了形态错误修正。当说话者在说话时,他们可能会停止说话,而去重复一些音素或单词去避免可能的误解。举个例来说,如And if…if they live together…在这样的情况下,说话者不断的重复“if”,他不是为了更正误解或是修正不恰当表达,而是想获取时间来组织恰当的话语,而避免误解或尴尬。下面是一张自我修正的分类表,对Levelt和Yang Liuqun 进行了总结,如表1所示。

二、自我修正在二语习得中的功能

自我修正是语言产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自我修正的功能可以由输出来解释。Swain(1995)认为输出有重要的功能:注意功能、假设测试功能和元语言功能也叫反射功能(reflective role)第一个功能强调学生注意他们在输出目标语时出现的语言问题,并让他们采取行动去处理这些问题。二语学习者还没有掌握第二语言的所有知识。例如,他们可能没有完全学会语法规则和词汇。因此,他们有时会觉得知识溃泛,这样的意识可以促进他们进一步的习得。当二语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假设测试功能来测试他们关于第二语言思想是否正确时,他们就是在对目标语进行假设。元语言功能就是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成功可以通过自我修正来衡量。后期的自我修正使二语学习得更加接近成功,像本族语说话者。总之,自我修正在二语习得中的功能为二语学习者在寻找二语学习的有效方法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二语习得中自我修正的内在机制

从话语分析角度考察自我修正的前沿研究者大多是在不考虑内在机制的情况下,研究自我修正。然而,自我修正的要素是很难找到的,除非自我修正背后的隐形机制是清楚的。这一节中将谈到二语习得中的监控机制和注意机制。同时,因为语言习得和产出被认为是一个心理过程,所以注意机制可用来回答本文开始提到的三个问题。

(一)自我监控理论

一般认为,自我监控理论最重要的理论是Levelt(1983, 1989)提出的感知循环理论。根据Levelt(1983, 1989),话语产出模式包括五个层次:概念化层次、句法层次、表达层次、发音层次和言语理解系统,这五个层次形成一个循环。监控可以控制产出过程,发现错误和进行修正。然而,用Levelt的监控感知循环理论来解释自我修正现象是不充分的。因此,注意理论在目前的研究中引用了出来。注意是很重要的认知机制。注意控制的程度会影响说话者发现错误的能力。

(二)注意理论

监控感知循环理论不能解释诸如为什么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自我修正形为,为什么语言能力相同的学生用不同的频率改正自己的话语,为什么在日常谈话中会出现不可发现和不可修正的话语这些问题。注意理论对于回答这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一般来说,说话者在监控时的注意是不同的。Levelt(1989)把它叫做选择性注意。他说说话者注意到他们在说的内容和其表达方式。根据Anderson(1989),注意是有限的。如果说话者对某一要素多加注意,那么其它要素获得的注意就少。当思维和行为高度自主时,是不需要注意的。然而,二语习得不是高度自主的,所以它需要仔细监控。因为注意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有效的分配。

(三)其它因素对自我修正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注意理论,语言熟练程度和个体说话风格一起来解释为什么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自我修正行为。

Zhu Cun(2000)指出说话者的监控注意会随着熟练水平的提高而改变。不同种类的自我修正要求不同程度的注意。语言熟练程度较低的学习者有意去修正词汇、句法、语音和形态的错误。即他们把更多的注意放在E修正上。然而,高水平的学习才多做出A修正和D修正。总起来说,随着学习者语言熟练程度的提高,他们会有一个从简单修正到较复杂修正的转变。学习者在不同的二语学习阶段,因为对不同种类的自我修正注意有所不同,所以产生不同的自我修正行为。

只有一个问题还没有涉及到,这就是为什么在日常会话在中会出错误和不可修正的话语。事实上,二语熟练程度和说话风格可以用来解释这个问题。水平较低的学习者经常忽视在内容和谈话中的一些问题。同样地,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形态或语音问题也被水平较高的学习者忽略。因为不同风格的说话者在分配注意源上有所不同。

三、二语教学和学习中的策略

(一)对老师的启示

老师应该对学生的自我修正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从以上的自我修正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我修正。老师不需要更正学生在话语中的每一错误,否则会降低学生自我修正的意愿。然而,老师应更正学生经常犯的错误。这样能让他们自主地进行二语学习。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能让他们把注意合理的分配到二语学习的不同方面。如上所述,任务的复杂性和语言的熟练程度也与注意分配有关。因此,老师可以用对话或问题解决的任务收起学生对内容和谈话的注意。元语言功能表明自我修正能为老师提供学生已知的信息和学生语言习得所处的阶段。因此,老师能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分配不同的任务。

(二)对学生的启示

自我修正能提高学生二语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生没必要逃避它。相反,学生应抛开他们对自我修正的偏见。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进二语习得。对于语言熟练程度较小的学生,可以把更多注意放在D修正和A修正上,也就是说,他们应对内容和谈话给予更多的注意。他们可以, 例如,做一些解决问题的任务或尽量多学些二语的背景知识,因为背景知识能为谈话修正搭建牢固的根基。对于语言熟练程度高的学生来说,他们也不一定在话语中完全不犯错误。因此,自我修正对他们来说也是必要的。另外,他们也需要对一些简单的错误(像语音错误)引起适当的注意。

四、总结

本方从心理语言学注意方面研究自我修正,先讨论了自我修正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是接下来几部分的基础。自我修正是监控的认知过程,通过运用修正策略调整说话者的话语。本文引用了Levelt的监控感知循环理论。但其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一些诸如为什么学不同语言熟练程度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自我修正行为,为什么同一水平的学生以不同的频率修正自己的话语,为什么在日常话语中会有不可发现和不可修正的的现象。对于这三个问题,我引用了注意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另外,语言熟练程度和说话方式也会影响自我修正。这三个问题与不同的注意分配相关。最后,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老师和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策略都是从理论得出的。他们是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参考文献:

[1]安德森.J.R.认知心理学杨清,张述祖译,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2]姚剑鹏.对会话自我修补的研究.当代语言学,2008(10).

[3]杨柳群.英语水平对英语学生口误自我纠错能力的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002(4).

[4]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Levelt,W.J.M.“Monitoring and Self-repair in Speech”.Cognition 1993,14(1): 41-103.

[6]Levelt,W.J.M.Speaking:From Intention to Articulation.Cambridge, 1989,MA:MIT Press.

[7]Krashen, S.D.,“Individual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the monitor”, in Ritchie,W(E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8.

[8]Kormos,J.“Monitoring and Self-repair in L2”.Language learning 1999,49(2):302-342.

上一篇:论抽象图形在招贴中的形式美 下一篇:河南浚县“泥咕咕”艺术的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