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时间:2022-07-07 01:15:19

复习课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新时期的物理课程改革决定着能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今后的中考方向,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学习环境。多年的毕业班教学实践证明,要使物理总复习更加有成效,必须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

1 明确教学大纲和课本关系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考试的依据、对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可以说考试是在课本这一“圆心”下的一个圆,课本是中考命题的源泉。近观几年来全国中考的命题,基本上是紧扣大纲和课本,很少有偏题和怪题,基本上难而不超,活而不偏,中学师生在思想上不必有“怕”“难”的心理负担。总复习不应是知识的简单复习,而应依据大纲对课本内容进行精炼、活化和深化处理,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网络化,进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掌握课本,通过复习旧知识、能有新的收获,达到“温固而知新”的效果。

2 调节好课本和资料的关系

资料是编者根据对课本内容的深化了解,以各种习题形式将课本内容再现出来。复习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复习资料,从中筛选一些习题进行练习是必要的。但为防止疏漏,四面八方选题,争相搞题海战术,忽略了“双基”的训练和掌握,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近几年来,各地中考出题都从“双基”出发,试题紧扣课本,答案不偏离课本,甚至部分试题都是课本内容和习题的变异,从而体现以“本”为本。因此,总复习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系统化上,将每章知识点串成“线”,每一部分(如力学、电学等)复习完之后,认真归纳总结,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练好解题的基本功,具有驾御知识的能力,努力从题海中摆脱出来。

3 讲和练的关系

在总复习过程中,讲要精讲,即讲基础知识,又要讲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释疑解难,指点迷津;练要精练,既要通过练巩固知识,又要通过练注意总结方法、规律,不断锤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把讲和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必要的练习,才能牢固掌握课本知识,达到灵活应用和提高应试能力的目的。

4 一般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关系

中考命题既重视一般知识的考查,有突出重点知识的考查。基础知识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关键。没有基础知识,就谈不上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的能力。中考主要是围绕初中物理部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命题的。一般知识的考查,多为识记和理解内容的试题,分数比例较大。而重点知识的考查,是近几年各地命题的显著特点之一。这就要求在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的同时,必须把重点知识作为复习的主攻目标。只要善于依靠大纲和课本的要求狠抓重点知识,考试成绩即可得到显著提高。

5 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总复习中坚持能力和知识并重。知识的存在和活化增殖是能力的产生和发展的前提;能力以知识为载体,而方法是能力的具体体现。依次,在总复习中应做到:①重视基础知识。深化学生对物理的概念、规律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活化增殖知识,把知识化为能力。②突出能力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答题训练,促进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不拘泥于常规思维方法,不局限于原有理解,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敏捷地寻找捕捉正确答案。

6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中考不仅是知识、技能等智力因素的综合竞争,同时也是心理、身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较量。如:心理素质差,情绪低落,缺乏自信,慌张恐惧,则会出现思维受阻,致使知识技能水平难以得到正常发挥。又如答题顺序,时间安排不当,审题不细心,没看清看全题设条件,解题不规范,乃至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等非智力因素均可造成失分。因此,在总复习中,在重视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要注意协调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能够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和顺序,以便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在考试中充分发挥出来,取得好成绩。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的新理念 下一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