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项及策略

时间:2022-07-06 03:17:24

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项及策略

1 脐带护理

新生儿护理中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新生儿的脐带应该怎样护理。因为新生儿脐带剪断后直径约1厘米左右,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口,如护理不当,将成为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引起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等疾病,因此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断脐后的护理,主要是保持局部清洁卫生。在脐带未脱落前沐浴要注意保护,防水污染残端。方法可用3%碘伏消毒残端,再换上无菌的纱布,纱布应该在生后12-24小时去除,如包扎的时间过长,纱布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不要将尿布盖在脐部上,以保持局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脐带。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脐带有无出血、脐部是否干燥、脐部是否清洁。

2 新生儿黄疸护理

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新生儿出生后3-6天会出现生理黄疸期,随着肝脏功能的逐渐健全,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的10―14日消退,个别有延误到20日以后者,属于生理现象。当出现黄疸时,喂葡萄糖水+晒太阳就可以解决。还有种母乳性黄疸,这时可停母乳2-3天,让BB肠胃适应。

有的胎儿出生24小时以内出现黄疸,且持续不退。这种黄疸多是母子血型不合造成的。当胎儿的血液是RH因子阳性,而母亲的血液是RH因子阴性时,新生儿易发生溶血而出现黄疸。此种黄疸较严重,一般不会自然消退,而需换血、光照疗法或输白蛋白治疗。所以,在临床护理时,从婴儿出生后就要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密切观察心率、心音、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3 新生儿红臀护理

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期的常见、多发病,也是护理上最棘手的问题。

新生儿红臀表现为:肛周、会及腹股沟皮肤潮红、脱屑、糜烂伴散在的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或脓点,有分泌物,患儿常因疼痛哭闹不安,体温一般正常或随原发病变化。发生红臀的主要原因多为新生儿皮肤娇嫩,使用一次性纸尿裤,透气性能差、吸水性强,不及时更换,长时间刺激臀部皮肤所致。在温暖、潮湿、偏酸环境下有利于霉菌生长,而新生儿皮肤柔嫩角质层发育不完善、防御功能差,所以易发生红臀。另外有部分新生儿对纸尿裤

也是发生红臀及皮肤损害的重要因素。临床护理中,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①保持臀部皮肤干燥清洁。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干净,勤换尿布,尿布不要包得太紧。必要时抬高并暴露臀部,让孩子仰面睡。尿布尽量选择柔软的棉布,严格消毒隔离,孩子的尿布应专用,保持清洁、干燥,防止交叉感染。尽量少用纸尿裤,以防止过敏造成感染。②新生儿要尽可能用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可补充牛奶,但要注意牛奶的浓度,一般牛奶与水的比例为2:1,一定要煮沸15~20分钟,使蛋白质凝块变小,容易消化吸收。喂养必须定量、定时。换尿布时要注意观察大便的次数、质量和颜色,以便调节奶量,预防红臀发生。③红臀发生后,轻者大便后冲洗干净,涂撒脐膏;重者大便后冲洗干净,涂紫草油或1%鞣酸软膏或抗菌素软膏,用灯泡烤干。如有破溃,可用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

4 新生儿腹泻护理

大多数宝宝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出胎粪,颜色为深绿色,呈粘糊状,无臭味胎粪约3-4天内排完。小宝宝的大便一般无定量,判断是否正常的关键是查看它的颜色和性状。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为淡黄色或土灰色,糊状偏干;混合喂养的宝宝,大便略为黑褐色,糊状。如果宝宝的大便颜色为其它,或者呈水样、油样、混有很多奶瓣等,且味道发酸,就应该去看医生了。婴幼儿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原因之一。

5 新生儿发热护理

新生长时期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故体温容易波动,而且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常见发热原因如下:①非感染性发热:如室温超过30℃时,可有体温升高;包裹过厚可致“包裹综合征”,此时体温可达38℃-40℃。人工喂养者牛奶过稠,而水份总入量较少,可致高蛋白脱水热;有时母乳不足,水入量又过少亦可见脱水热。脱水热时体温甚至可高达39℃-40℃。②感染性发热:多种细菌或多种病毒感染均可致高热;但应注意在严重全身性感染中毒时亦可不发热,反而体温不升。新生儿发热一般不建议直接用药物治疗,可先尝试用物理降温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采用头部冷敷;用冰帽、冰枕;温水擦浴、电扇吹风等方法使病儿体温下降。另外还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变化,如果发现孩子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呼吸急促、喘憋、腹泻、尿色改变、全身有疹子。或局部红、肿、疼等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有些患儿长时间发热而查不明原因,应及时作详细的检查。如有的小儿患了耳源泉性颅内脓肿或深部隐匿性感染灶等,无论如何发热患儿均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在对新生儿进行临床护理时,还应关注新生儿的保暖,睡眠等,护理人员每次进行护理都要洗手消毒,以防手上沾污的细菌带到新生儿细嫩的皮肤上面发生感染,如护理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带菌者则不能接触新生儿,以防新生儿受染。

上一篇:浅谈感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 下一篇:产妇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