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点,让青春期孩子唱着歌长大

时间:2022-07-06 10:55:40

做好四点,让青春期孩子唱着歌长大

我女儿现在上初一,进入了青春期了。为了更好地为她“服务”,去年9月,我参加了女儿学校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家长课堂”讲座。讲座让我深受教育。我归纳了几点父母教育青春期孩子应注意的问题,与大家共勉。

让“邻家的小明”彻底消失

家长课堂上,一位老师跟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他曾经以“学生最讨厌家长说的十句话是什么?”做调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有足足70%的学生用不同的笔迹表达了一个相同意见,那就是最讨厌父母总用“你看人家谁谁怎么怎么优秀,而你为什么这么差……”的句型拿别人和自己比较。

其实,这70%的学生家长意思很明白:自己的孩子还有不如人的地方,他们希望孩子改进。然而,家长不知道,他们的这种善意的比较,让孩子很反感。因为,在孩子心里,家长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长嫌弃自己的孩子。这些无心的话不但不能激励孩子上进,反而大大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激怒他,使他的心理变得扭曲。

一个学生就曾告诉老师,每当他的父母以“同院的某某某怎么样”来教育他的时候,他的心里不但对父母感到非常厌烦,甚至会对那个“某某某”心生仇恨,常常想有机会一定找几个人揍那小子一顿,因为正是这小子的优秀,让自己在父母眼里变得一无是处,那小子简直就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钉子,他得拔了它。

听了老师的话,当时许多家长都很吃惊,为自己已经做的和差点就要做的无心之举深深后怕。不用说大家也明白,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自家孩子的短处,是家长容易犯的错。虽然许多时候,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想激励孩子上进,然而教育不讲方法,比较没有限度,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说话就如扔板砖,让孩子很受伤。

所以,家长应该讲究说话的艺术,表达意见和提建议要懂得变通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可以尝试这样跟孩子沟通:“你最近某某方面表现不错啊!邻居孩子谁谁这点就不如你。要是咱在什么什么方面超过他,就更了不起了。”

青春期的孩子个个自尊心很强,最渴望得到认可,当你先用他的优点去比较别人的短处时,接下来再说他不对,他就能虚心接受了。

不随便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有句话说得好: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我现在想对家长说:你认为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别人的评价。而父母的认可,便是孩子自我认识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毫不夸张地说,父母的评价决定了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家长课堂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例子:

文文自小性格内向,很少与人沟通,即便是父母也不例外。少言寡语的她一直安静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让父母感觉很省心。但是当亲朋好友夸赞文文乖巧懂事的时候,文文妈总要谦逊地补上一句:“文文懂事是懂事,就是脑子不太聪明,学习成绩差了点。”每当此时,内向的文文都默默地走开,文文的妈妈也从未在意过。直到文文升入初中以后,同学之间的学习竞争越来越激烈,让她有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导致成绩迅速下滑。一次数学单元测试,文文竟然没考及格。当文文妈紧张地问女儿怎么考得这么差时,文文委屈地哭了,说她也不知怎么回事,每天她都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甚至课间别人玩儿的时候,她还在做练习题,没想到成绩仍然这么差。

“别再问了!我天生就是这么差,不像妹妹,次次都考一百,她是你的心肝宝贝,以后你就别管我了!”文文边哭边说。妈妈一听,吓了一跳,心想你没考好,拿妹妹撒什么气,但为了激励女儿,她说:“谁说你笨了?你和妹妹一样聪明的,只不过前几年你在老家基础知识学得不太扎实,只要肯努力,慢慢就会追上来的,妈妈相信你的!”没想到文文却说:“别再安慰我了,从小到大,你一直都对别人说我笨,我早就知道自己笨了,就算我再努力也没用!”

直到此时,文文妈妈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平时自己随意说的谦虚话,竟成了贴在女儿身上的一个揭不掉的标签,让女儿背负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她好后悔自己的不负责任。

生活中不乏这样“谦虚”的家长,可是您想过吗?您随便说的一句话会产生什么教育后果?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很专制,总喜欢让孩子顺着自己设计好的道路走,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爱好横加干涉。然而,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独立的思想,他此时的爱好或许就是未来理想的最终走向,如果此时父母对他的爱好横加干涉,不仅会激起孩子的反感,可能还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失去方向感,甚至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12岁的琪琪就是这样。琪琪从小喜欢画画,而且很有天赋,可琪琪的妈妈对女儿的爱好并不支持,她更想让女儿长大成为作家,平时总要求琪琪多看写作方面的课外书,提高写作水平。琪琪曾明确地对妈妈说,她的兴趣是画画,理想是当画家而不是作家,妈妈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她身上。可琪琪妈坚持己见,并藏起琪琪的画板和画笔。结果找不到画板和画笔的琪琪与妈妈大闹了一场,并把妈妈给她买的那些作文书一股脑扔到了窗外。

琪琪的反常举动令妈妈伤心之余,也逐渐变得清醒,她不由想起了以前自己在网上看的那些故事。那都是些为儿女设计前程的父母的故事。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把儿女的前程规划得看似繁花似锦,总认为是为孩子好,结果造成很多缺乏反抗精神的孩子成了父母意志下的牺牲品,选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走自己不喜欢的路,最终一事无成。当时看到这些她还为那些孩子惋惜,为那些父母悲哀,没想到,最终自己也走上了这些糊涂父母走的路!

其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父母,事不关己时,总能一针见血地找出别人的错误和缺点所在,但事情轮到自己头上,就两眼抹黑,啥都看不见了。

是啊,琪琪说得多好,妈妈的兴趣是妈妈的,妈妈凭什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呢?孩子的路必须是自己走的,只要他喜欢,他认定了,无论途中有多少坎坷与荆棘,他都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彼岸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流汗受累也快乐!而他的坚持也使他能更快地接近自己的理想。可假如那是家长为他选的路,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不会有充足的动力,反而有许多懊恼与抱怨,即便是一帆风顺地到达彼岸,他也不会有太多喜悦。家长劳心劳力地一番努力,结果只是做了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所以说,父母在面对孩子的爱好选择时,一定不要把他当成自己理想的继承者,自己意志的傀儡,家长只能充当指路人,把最终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越俎代庖不可取

青春期孩子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大多数父母会对孩子生活上的事甚至他学习上的一些事大包大揽。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家教误区,因为,家长的过分替代不仅会打乱孩子的计划,还变相地剥夺了他成长的权利,致使他逐渐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思想加重,最终丧失自信和自立能力,离开家长都不知道该怎么学习。

家长李玲说,她的儿子今年已经是一名初二学生,作业多得每天要写到深夜,家里的事他什么也帮不上,学习上有时候还得妈妈当“助教”。李玲说,儿子的语文成绩较差,为了提高他的语文成绩,平时老师要求孩子背诵的课文她都和儿子一起背;练习册上一有阅读题,儿子就会把她叫到跟前,让她帮着分析。最令李玲头疼的是儿子的作文,因为儿子的写作能力差,对作文不感兴趣,写出来的作文别说文采了,就是语句都很难通顺。于是,每次写作文,李玲就坐到儿子跟前一句句地教他。一篇文章写下来,几乎都是李玲思想的结果。李玲说她也很伤脑筋,因为作文在试卷中占的分数挺高的,作文写不好,对总成绩影响很大,她不想让儿子放弃作文。但是,无论她怎么努力,儿子的学习就是不见好转,不仅作文水平没提高,连记忆力都似乎越来越差了,很多时候,一篇课文她都背会了儿子还不会背。李玲还说,为了让儿子有更多时间学习,她不仅从来不让儿子干任何家务,甚至写完作业了,也让他把书本摊那儿放着,等她去收拾……

毋庸置疑,李玲是爱儿子的,但是,她的爱给儿子造成了伤害。天长日久,她的儿子不仅“记忆力变差”“作文提不上去”,甚至连笔都有可能不会拿了。为什么?因为妈妈的越俎代庖、过度替代,已经使他的自理能力严重退化,自主学习能力大打折扣,离开家长,他找不着方向,理不清头绪,不知如何下手了。妈妈给他养成的过分依赖习性,使他以后遇到难题时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大人。可考场不是亲子考场,他没人引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又该如何应对考试呢?估计考场上的任何外部因素都可能影响他的情绪和发挥。你说,这样的孩子,他的成绩又怎么能提上去呢?

孩子就是一个风向标,培养得成不成功,成长过程问题是多是少,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教育方法的得当不得当。青春期孩子问题多多,家长做好以上四点,孩子才能快乐长大。

上一篇:父亲和儿子一起戒赌 下一篇:他为什么整日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