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会计委派制中会计人员的定位思考

时间:2022-07-06 09:15:30

浅析高校会计委派制中会计人员的定位思考

摘 要:在我国高校中,对校内相对独立的二级事业单位或非独立法人但有一定财务自并单独核算的内部单位,多实行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会计人员相对固定服务于某些单位,会计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等由高校财务处统一管理,从而形成实质上的会计委派制。在几年的委派会计核算实践中,也发生了许多问题。试从委派会计人员角度来阐述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思维和自身工作的定位,以期能更好地服务高校,服务二级校内单位。

关键词:高校;会计委派;二级单位;会计定位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77-02

一、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指产权所有者以所有者身份,对其下级直属单位或独立部门委派会计人员,代其实施会计核算和监督,以确保其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经济活动和经营行为在合理的可控范围内的一种管理制度。

二、高校会计委派现状

在我国各高校中,由于历史、业务发展等原因,成立了许多如后勤服务中心、校办产业、独立研究中心、出版社、博物院、独立学院、校医院等相对独立核算的二级单位,这些单位业务各不相同,和教育、科研等高校主要经济业务相距较远,各校也都让这些单位独立核算。但为了统一管理,多实行二级财务科集中管理各二级单位账务的形式。各二级单位会计人员,形成实质上的委派会计。由于身份属于校财务部门,而业务活动全部以各二级单位经济活动为工作对象,处在校管理部门和二级单位中间。在学校管理部门和二级单位负责人工作目标冲突的面前,派出会计难免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在处理各方关系中夹在中间,难以协调。另外,由于会计人员考评、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都和会计业务相关,由派出的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而且会计人员服务对象主要是校内各基层单位,各被委派单位对校财务部门的意见反馈对委派会计的考评和职称晋升等举足轻重,所以委派会计的工作目标与重心也常会发生偏离。由于以上原因,在高校会计委派工作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偏离目标的情况。

1.由于被委派单位管理层强势,委派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由于委派会计主要服务于被委派单位,会计人员日常工作对象是被委派单位,会计业务的审批人是被委派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在日常业务中稍有不如管理层意的地方,被委派单位就会到会计委派部门去投诉,而派出会计的高校财务部门对派出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也主要以被委派单位的反馈来确认,所以一旦有对委派会计的投诉,校会计部门就会对委派会计的工作全面否认,形成被委派单位人员强势于委派会计,高校会计政策不能执行到位,委派会计目标偏离,会计委派工作失效的情况。

2.校会计主管部门管理过度,干涉到被委派单位的正常经济业务

由于委派会计主要听命于委派单位,使得校级财务部门的会计政策得以在被委派单位中全面实施,如果没有会计核算协议等对委派会计管理的约束性制度,委派会计就可能事事请示他自己的直接领导――高校财务部门负责人,以至于影响到被委派单位的独立经济业务,使会计核算成本成倍增加,业务执行效率降低,成为被委派单位实际上的负担,背离了会计委派的目标。

3.委派会计工作不顺畅,遭遇各种工作压力,难以应对

以上几种情况都会造成会计委派工作目标难以实现。委派会计如何在被委派单位会计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核算、监督作用,而又不影响被委派单位的正常业务活动,为被委派单位业务的合法开展保驾护航,就会计自身而言,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摆好自己的位置。

三、委派会计应明确自身定位

1.保持应有独立性是发挥委派会计监督作用的关键

委派会计之所以能真实地核算和反映被委派单位的财务现状,完成会计监督职责,主要的原因是委派会计不属于被派出单位,其工资关系和业务管理均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委派会计本人和被派出单位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态度超然,所以才能不偏不倚地依法规和会计制度处理被委派单位的会计业务,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在日常工作中,委派会计要注意洁身自爱,尽量避免和被委派单位产生经济上的关联,如果经济环境等发生了变化,使委派会计和被委派单位产生实质上的经济联系,且该经济关系重要程度影响到委派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超然立场,委派会计应主动向高校财务管理部门提出回避申请。委派会计人员的财务部门等管理单位也要定期对委派会计的独立性进行评估,制定定期轮岗制度,以保证会计委派目标的实现。

2.在处理业务中强化法制意识

由于被委派单位经济业务一般都具有特殊性,高校已有的财务会计制度不能完全覆盖被委派单位的全部业务类型,存在制度上的盲点,如何合理处理此类经济业务是派出会计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委派会计要增强职业判断能力,用会计法和会计准则作为会计处理的准绳。对遇到的新业务,在没有处理惯例的情况下,会计人员要积极学习相关准则和制度,做出合理的会计处理,并敦促二级单位,从财务制度层面进行约束,使以后的工作有据可依,提升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3.加强沟通与交流是和谐相处的关键

委派会计在二级单位中工作,就会经常和二级单位的报账人员及领导打交道,如何加强沟通,和服务单位从思想上保持一致,才能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做到公平合理。委派会计可以和被委派单位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定期定点走访二级单位,倾听二级单位管理层和报账人员的需求,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尽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使服务对象满意。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业务问题,要换位思考,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站在二级单位职工的角度,给他们出主意,主动提升服务质量。

4.合理保持应有职业谨慎,保管好重要业务凭证,保护自身安全

高校各被派出会计的二级单位的主要财务领导多是从业务口上选拔出的专家型人才,财务知识欠缺,法制观念也不强,经常会提出一些让会计人员为难的要求,如笔者就遇到过某二级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一次性要将该单位银行账余额的90%提成现金,占资产总额的近10%。委派会计人员提出这不符合现金管理制度,也不符合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的要求,但该负责人认为,我是单位负责人,我有合理用款需求,我也是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去做这个事情,需要提这么多现金去办重要的事情,委派会计所提出的所谓制度就是故意刁难,并以此为由告到了主管领导和校长处。而校领导则因接到相关投诉,在情况掌握不全的情形下(会计人员在校领导面前鲜有话语权),给会计人员进行了负面评价。遇到此种情况,委派会计可以要求相关领导审签,或和相关领导进行有效沟通,并注意保留充分证据,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5.重视业务学习,保证工作质量

委派会计多在高校计财处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平时业务处理以高校日常报销为主,并且在高校会计核算中,由于分工及岗位的不同,业务处理都很单一,基本上不会涉及企业会计核算及涉税业务,对企业增值税、营业税及其各项附加和所得税等税种制度及核算都比较陌生,也缺乏对单位会计工作的整体把握。此外,高校会计核算软件和各二级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也不一定相同,要顺利接手二级单位会计核算,就要求委派会计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学习,从业务储备上提升业务技能、开拓思路,从整个单位会计核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适应委派会计的工作需求。

6.从被委派单位需求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委派会计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要发挥自己专长特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委派会计对二级单位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如折旧计提会计政策、低值易耗品摊销制度、劳务费用发放流程、审签人权限设置和流程、资产管理及核对等如果不符合要求的,要从会计政策、单位财务制度等层面进行完善。委派会计还要用自己掌握的财务信息较全面这个优势,对被服务单位的财务工作提出管理建议。

结语

本文着重从派出会计自身定位角度阐述了高校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的努力方向。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委派人要从财务制度和业务上给会计委派制提供有力支撑,用签订委派合同、制定委派会计制度等形式保护派出会计合法工作,以便其有效行使核算监督权。被派出单位要明确自己职责和权限,对委派会计在业务、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有效支持,让会计人员有个好的工作氛围,以提高委派会计的执行力。

上一篇:企业应用XBRL的需求分析 下一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