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干预对照研究

时间:2022-07-06 08:29:10

外科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干预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 应用监测-培训-计划(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研究,调研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的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 分别选取我院2011年1~6月I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对照组和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干预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住院药费、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等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采用MTP模式实施干预后,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100%降至58%,联合用药比例由49%降至5%,品种选择合理率由30%升至90%,用药疗程合理率由15%升至89%;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下降,平均抗菌药费用降低。结论 采用MTP模式干预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降低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干预对照

[中图分类号] R9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4-0010-03

Intervention-control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phylactic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surgical operation

LIU Shuanggen PENG Xilan LI Longxiang YE Ziping LIAO Hua

Department of Pharmacy, Xinyu C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Xinyu 33802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usage of prophylactic antibacterial drug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onitoring-training-planning(MTP) mode for intervention control study,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ational us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 clinic. Methods 100 cases of type I incision operation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1 as control group and 100 others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2 as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collected. The rationalities of perioperative prophylactic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in terms of medicine selection,administr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the average cost of antibacterial agents,etc. Results 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MTP mode,the percentage of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acterials decreased form 100% to 58%,the rate of combination use of drugs decreased from 49% to 5%,the rate of reasonable choice of antibacterials increased from 30% to 90%,the rate of medication duration increased from 15% to 89%;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days decreased,the average cost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decreased.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MTP intervention mode could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reduce drug cost,which was effective for improving rational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Key words] Type I incision operation; Antibacterial agents; Intervention-control

近年来,多数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接近100%[1],特别是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较为严重。Ⅰ类切口手术通常不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卫生部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结合专项整治活动要求,我院从2011年11月开始,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每月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点检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情况。本文主要对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期干预前后预防用药情况分析,评价干预效果,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我院 2011 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对照组,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100份作为干预组。两组分别根据手术类型分为5个亚组即腹股沟疝气修补术、甲状腺切除术、乳腺切除术、骨折内固定术、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白内障手术。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及≥60 岁患者比例等一般情况与各类手术例数构成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评价标准制定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3]、《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规定,参考有关文献、药品说明书,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判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评价指标包括用药适应证、药物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溶媒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药品更换及禁忌证等。

1.3 调研方法

对照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研,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干预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监测-培训-计划(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4]进行对照研究,每月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重点检查外科手术预防用药情况,分析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存在的问题、原因,结合评价标准组织培训,强化医师合理用药意识,按照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等有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与改善计划。2011年11月底开始实施干预,其后对干预组2012年1~6月病例进行指标监测,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干预,以干预前后的量化指标变化判断干预效果。选定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品种、用药时机及疗程、联合用药情况、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药费、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等作为量化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hey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对照组病例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多数病例没有根据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选药,品种选择合理的只有30例,62例在术前0.5~2 h内开始给药,15例预防用药维持时间合理,术后平均用药时间为5.2 d。干预组病例中有58例使用了抗菌药物,其中48例品种选择合理,58例均在术前0.5~2 h内开始给药,47例预防用药维持时间合理,术后平均用药时间为2.1 d。干预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给药时机及疗程合理性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

2.2 抗菌药物用药品种

对照组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涉及22种,使用例次居前两位的是氟喹诺酮类47例次(占30.92%)、第三代头孢菌素27例次(占17.76%)。干预组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涉及11种,使用例次居前两位的是第一代头孢菌素27例(占42.86%)、第二代头孢菌素21例(占33.33%)。干预后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用药例次较高,品种选择趋于合理,见表2。

2.3 抗菌药物联用情况

对照组病例中抗菌药物单用51例、联用49例(其中二联用46例、三联用3例)。干预组使用了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抗菌药物单用53例、联用5例(均为二联用)。干预后手术预防用药联用比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表3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4 平均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各项指标

干预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干预前的8.5 d降为7.2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干预前后平均住院天数及各项费用情况(x±s,n=1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讨论

3.1 合理干预能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用

根据研究,无高危因素的清洁手术仅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与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术后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无关[5]。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根据预防目的和抗菌药物本身作用特点来选择,若应用不当,不仅导致术后感染率上升,还易出现耐药菌株,引发二重感染[6]。本次调查发现,干预后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品种选择合理性均有明显改善,但抗菌药物选用仍存在以下问题:①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58%仍偏高。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术后感染,重在加强无菌操作,强化无菌观念,提高手术质量,而不应过分盲目依赖抗菌药物[7]。②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如腹股沟疝修补术、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等,预防用药选用左氧氟沙星、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规定:Ⅰ类切口手术常用抗菌药物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选药,如头孢唑林、头孢拉定;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作为外科手术预防用药。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存在联用现象,如骨折内固定术选用头孢呋辛与克林霉素联用。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需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应有明确指征,只有在可能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下,方可适当选用联合用药[8]。

3.2 合理干预能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及疗程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 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保证手术野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细菌的浓度[9],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预防用药的给药时机极为关键[10]。预防用药时间Ⅰ类切口不超过24 h;Ⅱ类切口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 h,个别情况可延长48 h。本次调查发现,干预前有部分手术病例术前不用药,术后长时间用药,如一般的疝修补术预防用药到患者出院时间达8 d。干预后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合理率显著提高,术后平均用药时间下降,但仍存在预防用药时间偏长的情况,如眼科手术、骨折固定术有的预防用药时间为4~5 d。术后长时间给药并不能降低伤口的感染率,过度用药反而易致耐药菌过度繁殖,产生耐药菌株[11]。

3.3 合理干预能促进合理用药

干预前不合理用药还表现在部分抗菌药物溶媒量过大、溶媒选用不当、给药剂量偏大、给药频次不合理、抗菌药物更换频繁等。干预后合理用药情况明显改善,合理用药不仅能减少用药安全隐患,降低医疗风险,还能减低单病种费用。干预后患者平均药费、平均抗菌药费均降低,平均住院天数也缩短。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体现了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后,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规范,降低患者药品费用,减少资源浪费,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燕,师燕燕,韩忠灵. 干预前后眼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J]. 中国药物应用监测,2012,10(5):294-297.

[2]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 卫医发[2004]285号.

[3] 卫生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 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4] 吴怀英.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认知调查及干预[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562-4563.

[5] 庞晓军,赖广平,邓忠南,等. 无高危因素的三种清洁手术预防用药[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1):1793-1794.

[6] 沈珠,张全英.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2):137-139.

[7] 张士勇,叶云,程军,等. 494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3):232-234.

[8] 王学昌.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管理[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8):755-757.

[9] 汪复,张婴元.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

[10] 陈集志,李刚,徐小燕,等. 双向干预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2,9(2):108-111.

[11] 史占军,张亚莉,景宗森,等. 规范化与长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伤口感染的效果对比[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57-59.

(收稿日期:2013-08-16)

上一篇: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调查 下一篇: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