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应对学生进行“基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2-07-06 08:18:32

化学学科应对学生进行“基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基于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对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人们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国《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的五个要素,如果把科学探究分为两个部分,那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反映的是人类现有认识和实践的广度和深度,而“发现问题”则反映的是向未知领域探索的广度和深度,它代表的是创新和发展,众所周知,一切思维和行动的发生和发展都是需要动力来点燃和支撑的,所以如何对发现问题的动力源――“基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一、“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首先,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存疑、质疑最容易激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化未知为已知,不断地向真理迈进。其次,“基于问题意识”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赋予了“基于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密不可分,“发明千千万,起点就一问”,没有“基于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次,学生只有形成“基于问题意识”,他们才会主动、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学生实现主体自我意义构建和全面发展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调查。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教学方式之一,而化学实验的实质是科学探究。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习化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上述分析可知,“基于问题意识”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和焦点,由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基于问题意识”,是实验教学、乃至整个化学教学的核心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教育界提出“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以来,这一教学思想逐渐成为席卷世界的国际性教学改革潮流。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但多年来受凯洛夫“复习一导入新课一讲授新课一布置作业”教学模式的影响,研究者均拘泥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的探索,而对“基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却关注不够,这就导致了普遍出现“学生入学时像问号,毕业时像句号”的不良现象。由此看出,学生“基于问题意识”的缺乏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哪些因素引起这种现象的呢?

1,内隐性基于问题意识缺失。内隐性基于问题意识指人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疑难时感到困惑,而产生的一种有探究欲的内在心理状态。在大量“题海战”中,很多学生无暇顾及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逐渐失去了对问题的敏感性;同时,一般认为“问题”是学生通向成功的拦路虎,教育的目的是如何培养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在这种观念下,学生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产生问题”:当然,还存在敢于向化学权威定论提出挑战的学生,但教师对他们的行为常常没有给予应有的支持,这也就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导致“基于问题意识”的流失。

2,外显性基于问题意识缺失。外显性基于问题意识是因疑难而产生的探究欲望的外在表现,它是伴随内隐性基于问题意识而产生的,即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很明显,在内隐性基于问题意识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学生失去了发现、解决化学问题的意识和动力,从而也就导致了学生不愿在他人面前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愿与他人交流解决化学问题的外显性基于问题意识的缺失。

三、应用现代信息媒体培养学生的“基于问题意识”。启发式教学法、研讨问题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都是一系列培养学生“基于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每种方法各具特色。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基于问题意识”方面已体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更深层次上探究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基于问题意识”是十分有价值的。

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学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师生共同操作计算机,并且利用计算机进行跟踪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

下面以初中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为例,简单介绍信息技术是如何与学科教学整合培养学生的“基于问题意识”的。

1,提供实验探索环境,为“基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创设条件。溶液的形成教学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认识溶解的过程,学习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以及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因此,促使学生建立关于溶液形成这个知识点的“基于问题意识”十分关键。

为实现这一目标,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实验”的环境,在“实验”中,笔者提供了一系列形成溶液、乳浊液或悬浊液的材料;包括泥土、植物油、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碘、酒精、水、汽油等,让学生自南组合。看能否形成溶液?

第一次“实验”,学生将碘、泥土分别放入盛有水的试管(或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并不能溶解,静置后泥土和碘沉淀。

第二次“实验”,将植物油、汽油分别放入盛有水的试管(或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并不能溶解,静置后两种液体分层。

第三次“实验”,将食盐、蔗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盛有水的试管(或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固体溶解,一段时间后,液体不分层、不沉淀。

第四次“实验”,将碘分别放入酒精和汽油中,观察现象,发现固体溶解,一段时间后,液体不分层、不沉淀。

第五次“实验”,将食盐、蔗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盛有酒精或汽油的试管(或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并不能溶解,静置后上述物质沉淀。

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对于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基于问题意识”初步确立,在思考和交流后,他们便可得出溶液的特征及形成过程。

2,营造自由和谐的氛围,为“基于问题意识”的形成提供保障。学生只有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中,才会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课件中,学生可以自由进行“实验”,不会怕这怕那。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不会受到来自外界的任何批评和指责,同时该类“实验”不会像真实实验一样存在安全隐患,这时的学习者在“实验”时消除了恐惧感。由此可见,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心理安全和思维自由,从而为“基于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形成“基于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境和悬念,也是培养“基于问题意识”的有效方式。例如在溶液的形成这一课题的教学中,笔者一共设置了如下一组问题并用ppt展示:1,表中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如何?2,在上述实验中,(1)哪些物质能分散到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的体系?(2)哪些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3)哪些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到水中?3,你能解释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晶体在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吗?4,什么叫物质的溶解?5,什么叫溶液?6,上述实验中得到的哪些液体是溶液?7,泥土、食用油加入水中形成的是溶液吗?8,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9,物质溶于水有温度变化吗?10,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溶解某些固体物质。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请提出建议。11,用洗衣粉可洗去衣服上的污渍,用洗发剂以洗去头发上的油脂。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12,什么叫乳化?

上述问题的设置,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解释当前的认知任务,便形成“基于问题意识”。在反复分析和探究后,学生就可得出关于溶液的认识:认识溶解的过程,学习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以及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学生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需要在“基于问题意识”的促动下,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最后得出结论,独立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基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者应该在现阶段、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基于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 江苏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讨论式教学法”应用策略微探 下一篇:让数学文化滋润我们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