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教育心理学感悟式教学策略探析

时间:2022-07-06 06:30:53

高校公共教育心理学感悟式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 公共教育心理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感悟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人文化品质提升的一种表现形式。感悟式教学是精神世界的提升过程,需要立足于人的内在自主发展,在心理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此,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就高校公共教育心理学感悟式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方法,以为高校教学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校公共教育;心理学;感悟式教学;策略分析

公共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没有较高的重视度和学习兴趣,造成教学效率较低。根据这一现象,有关教育学者对教学现状、不足等进行深入研究,以为教学心理学教学提供方便。

一、以多样化发展为教学目标

如果从个体发展角度分析,教学中包含几种不同的状态关系,第一种:每个人对于世界的了解和能力状态,具有统一性、掌握性,也是个体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种:每个人认知世界的方法和精神层面的掌控,具有独特性,也是个体发展的象征性标志,是个体前进发展的动力。心理学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对教学目标有清楚的认知,包含:情感态度、理论知识、能力提升三个方面,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也需要借助不同的方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学知识理论。

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注重基础心理、以及相关概念知识内容,学生自己感悟基础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但是教师要注意,不论是怎样的教学形式都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实现自主发展。

感悟式教学是心理学内容的纽带,贯穿情感态度、知识学习、观念等内容。感悟式教学涉及学生学习形式的选择、原有知识能力、情感观念的基础。感悟式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会对问题进行假设、提出、探索等。例如:在学习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因素前,教师可以搜集一些生活事例,并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同时提出方法策略。让学生进行分析研究,使学生能够分析出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因素,并发表感悟;然后教师进行人格与心理健康内涵标准教学,丰富学生知识内容,同时达到了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在进行感悟式教学中,还需要充分体现观念形成、情感态度等。例如:在学生生活事例中,不仅需要了解事例自身,也需要探索事例中存在消极影响,充分认识到人格和心理健康的作用。在感悟式教学中表现出两种体制:第一,通过感悟实现自我精神经验创新;第二,将文化内容、情感为落脚点,掌握价值、文本情感的影响,在改变中渗透精神体验。

感悟式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的情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同时能够推动教学过程性质的反思,以及学习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形成一个系统的过程方法。感悟式学习也要与其他学习方法进行融合、分析、研究学习对学生自主能力的要求,将自主学习以一种学习方法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认知理解上,注重学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而自主学习是理性和非理性方法的兼并。

二、感物为前提,设计教学环节

感物教学包含几个环节,即:感物――生情――立象――得意。教师在设计 教学环节时包含四个环节。其中感物是前提。在引导学生能够感受心理学理论知识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现实案例,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学习心理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也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动画视频,从学生从心灵上得到震撼个感悟,例如: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片断,让学生体验到各类型人格特征,及《爱德华大夫》电影,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意志的影响。

借助以上不同的感物教学形式,让学生得到感悟经验的积累,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展开经验的分享,这样一来学生的感悟经验就会更为丰富。例如:在《爱德华大夫》电影中,学生通过讨论掌握理解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幼年经验的影响,进而了解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以及防御机制理论。通过这样的感悟体会,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感悟快乐。

三、培养学生自主性,实现经验的融合

公共教育心理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感悟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自主性提升。例如: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与同学进行分享、探究,将分散的教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创建情境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4―6人;而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形成统一意见后各组派代表禅述意见全班交流。最后,教师通过层层引导,在无形中渗透轴对称知识点,并提升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一举两得。

如果从结构上分析,个人经验可以分为精神经验、知识经验、处事经验等、处事经验是人解决事情的能力、态度;精神经验是人在物质世界中的自我引导作用的情境观念机制,是一种动态的形象和形成过程;是对已有知识经验、处事经验、精神经验的一种提炼;在理性、非理性思想认知下形成的精神经验体系过程。学生将非理性生活事例与理性经验融合认识到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四、将实践活动融入感悟式教学

感悟式教学的着重点在于学生认知的培养、教学任务的实现,在高校公共教育心理学教学中,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第一,感悟式教学实践是一种课堂活动过程,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感悟也是人们精神世界产生的关键因素;第二,在心理学感悟式教学中,教师想要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自身教学经验起到重要作用,作用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客观态度转向精神世界的纽带,是感悟式教学体验;第三,在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也会得到经验的积累,并且人们善于利用自身经验进行创新、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由此可见,感悟式教学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例如:查找人格障碍造成的悲剧新闻,然后与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情绪,并进行教学设计、气质、性格测验等活动,进而使学生通^教学活动能获得感悟心理学有关内容。

公共教学心理学中,感悟式教学是其最佳教学途径;也是学生经验积累、获得思想认知的过程,但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教师在心理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教学、探索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自己思想意识的变化、因素等,进而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感悟式教学中使学生通过感悟和师生的交流比较,得到知识、学习能力等提升,以及感悟到分析过程中的乐趣所在,感受到能力提升过程的变化,进而满足学习需求,实现认知、情感的双向发展。

上一篇:油田开发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措施研究 下一篇:机械设计中减震降噪的应用探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