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表现与有效之路

时间:2022-07-06 06:22:5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表现与有效之路

摘 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主要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被剥夺了参与学习的机会;课堂秩序混乱;“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满足学生个体需要的个人化教学很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拟从教师公平公正意识的培养,课堂管理技巧的提高、民主化课堂的建立和学生个体学习方案的制定四个方面去提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低效表现;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4-0150-01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标准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当代西方学者一般从研究有效教学的指标及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角度来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同时,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也较为重视教师、学生的个人特征。

目前,我国很多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去对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以期提出富有时代气息的、适合我国学生的、可接受的有效教学观。这些学者的探讨使得我们对新时代有效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性成就及其获得的发展。除此之外,有效的课堂教学还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教师,必须具备一些个人的特征。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的低效表现

(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被忽视,学习机会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困生、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长期被忽视,他们并不能参与到师生所构建的数学问题情境中来。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的时间可以区分为计划性时间和有效性时间,如果课堂教学的计划性时间是40分钟,有的学困生实际从事学习的有效性时间还不到50%。他们赶不上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要么对某个数学概念不理解,要么对老师讲的某个例题不明白。一般情况下,学习要取得好的结果,就必须在课堂上投入相当多的有效时间,然而,学困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远远少于班上的其他学生,这种状况如果不得到改变,他们会成为永远的学困生。

(二)教师课堂控制力差,教学秩序混乱。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学过程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由于教师组织的不得法,学生在进行数学活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经常会使课堂秩序显得很混乱。在一堂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要求学生通过拼图来探索规律,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些拼图方块,教师在几个小组之间穿行指导,而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拼图后开始在组与组之间走动,互相欣赏拼好的图形,个别学生在闲聊、张望,有些学生甚至在教室里开始打闹,这样的课堂秩序影响到其他正在进行拼图的学生,使得真正进行拼图的学生越来越少。

(三)“填鸭式”的满堂灌,缺乏互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的两个方面,没有学生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教师即使尽了很大的努力也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讲,学生端坐在下面认真的听,既没有被提问的机会,也没有学生之间讨论的机会,甚至在课堂上很少有做练习的机会。教师完全控制了课堂和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被遗忘。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因为学生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和发展。

(四)针对性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难以实现最大的发展。一个班级始终存在着好、中、差三种类型的学生,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做到知人善教、因材施教。有的数学教师以好学生的水平为标准,拔高教学要求,加大习题的难度,导致中间学生和后进生听课吃力,久而久之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导致班级学生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有的教师以中间学生的水平为标准,这样照顾大多数中间学生的需要,但是好学生又感觉所教内容不具有挑战性,渐渐就会失去对数学的热情。

三、走向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加强教师培训,培养教师的公平和公正意识。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显然缺乏一种关怀的伦理,像马克斯・范梅南所说的,教师是学生的“替代父母”,专业教育者必须尽可能协助儿童的父母完成其主要的育人责任。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有参与课堂教学、获取知识的机会,这些权利是不能被剥夺的。在教师培训中注重一种公平和公正意识的培养。

(二)掌握课堂管理技巧,提高课堂控制力。班级中的大部分潜在问题和捣乱行为都可以通过预先制定规则和程序来加以预防。教师可以建立协调移动、讨论以及自由时间安排的课堂程序,并且教授这些规则和程序并使学生掌握和熟悉。除了预先制定的规则和程序外,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数学的趣味性,这样在类似拼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会以积极兴奋的态度全神贯注地寻求答案,课堂秩序处于良好状态,教师可以顺利展开教学活动。

(三)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的民主化、充满关怀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化的、充满关怀的课堂基于建构主义和儿童中心理论,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没有压力的学习共同体,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发言权,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引导学生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合作学习的整体功能,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的非智力方面的发展。

(四)因材施教,确立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个人化教学是将“学习者置于中心”的教学,或更加准确地说,在任何一个时刻都将每一个孩子放在中心,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提供量体裁衣的教学。教师必须诊断每个学生的起点,从而确定从哪里开始并指导学生以后该怎么做。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经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确保他们能够听懂每一堂课。

上一篇:中小学合唱教学探研 下一篇: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