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时间:2022-07-06 03:22:27

内部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摘 要】 内部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直接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生产具有一定属性的审计产品,而终极目标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之后的效果。审计产品属性主要表现为产品类型和产品内涵,这两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匹配了,就出现审计满意,否则,就会出现审计期望差。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审计直接目标;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产品类型; 审计产品内涵

【中图分类号】 F239.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4-0124-06

一、引言

人类是理性的,不会为审计而审计,只是希望通过审计实现一定的目的,内部审计也是如此,内部审计目标就是人们通过内部审计活动所希望得到的结果或达到的境地,这是内部审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现实生活中,一些组织的内部审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有些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还在为自己的生存寻找理由。不同组织的内部审计状况之差别,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审计期望差,而审计期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审计目标定位不适宜。所以,内部审计目标选择是内部审计制度构建的基础性问题。

现有文献对内部审计目标有不少的研究,然而,许多文献是就内部审计目标来研究内部审计目标,未关注内部审计目标与内部审计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联;同时,许多文献只关注审计人的目标,并未关注利益相关者的目标。本文联系内部审计各基本要素并区分利益相关者目标和审计人目标来研究内部审计目标。

二、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目标相关文献有两类,一是研究性文献,二是权威机构颁布的规范。研究性文献涉及两个主题,一是内部审计目标是什么,二是内部审计目标变迁及其原因。此外,还有许多文献研究增值型内部审计[1]及内部审计转型[2]①。

关于内部审计目标究竟是什么,蔡春[3]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保证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阎银泉[4]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真实性是合法性审计的基础。欧阳丽君和武喜元[5]认为,内部审计应该以适当性、效益性为主要审计目标。时现等[6]认为,内部审计应以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为最终目标。曾智媛[7]认为,组织的总体目标就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一般目标,关键风险点的选择与确定就是内部审计具体目标。魏昌东[8]认椋中国内部审计目标存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分离,在制度规范层面,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但在操作层面,内部审计目标却仅被定位于查错防弊和评价各分支机构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余江涛[9]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评价并改善内部控制的效果,促进企业实现控制目标与经营目标。屈耀辉[10]认为,内部审计目标包括有效性、真实性、公允性、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效益性。

关于内部审计目标变迁及其原因,刘世林[11]将我国内部审计实践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发现内部审计偏离其内向服务目标的情况始终没有得到纠正,始终是以财务收支合法性作为主要目标。王光远[12-16]将20世纪内部审计目标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消极防弊,管理审计阶段的内部审计目标是积极兴利,而融风险管理、治理和内部控制于一体的内部审计,其目标是价值增值。谭湘[17]认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目标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经济监督为主要目标的国家审计角色阶段,二是以经济责任为主要目标的角色回归阶段,三是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的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杨钰和钟希余[18]将内部审计区分为合规型、增值型与过渡型三类,并认为不同类型的内部审计有不同的审计目标。唐兆珍和高磊[19]认为,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内部审计定义的演进,表明审计目标由查错防弊向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转变。王彤[20]认为,查错纠弊是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随着管理审计的延伸,内部审计目标转为帮助组织提高效率和效果,而内部审计的新目标是增加价值。张立民[21]认为,随着环境的变化,内部审计的目标会不断演变。

一些权威机构颁布的规范涉及到内部审计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22]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规定,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3]颁布的《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内部审计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IIA[24]颁布的国际内部审计实务框架(IPPF)规定,内部审计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上述研究文献及权威规范为我们认知内部审计目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然而,尚存在一些遗憾,第一,内部审计有一些基本要素,例如,内部审计需求、内部审计本质、内部审计功能、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内容等,这些基本要素是非线性关联的,现有文献大多缺乏在这些基本要素的相互关联中来研究内部审计目标;第二,内部审计目标既然是人们希望通过内部审计得到结果或达到的境地,这就说明一定有目标主体,而现有文献大多没有明确的目标主体。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内部审计相关的基本要素,区分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提出内部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

三、理论框架

内部审计目标就是人们通过内部审计活动所希望得到的结果或达到的境地,这里的人们也就是内部审计关系中的审计关系人,从逻辑上来说,有三种,一是包括审计委托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二是审计客体,也就是被审计单位或个人;三是审计人,也就是内部审计活动实施者。由于利益相关者是审计关系的主导因素,所以,本文仅关注两类审计关系人,一是审计人,二是利益相关者。内部审计目标也就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内部审计得到的结果,本文称之为终极目标;二是审计人希望通过内部审计得到的结果,本文称之为直接目标。这两类审计目标具有逻辑上的关系,一方面,利益相关者目标之达成是以审计人目标为基础的,没有审计人的目标之达成,也就没有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之达成;另一方面,这两个目标可能出现偏离,也就是说,审计人的目标偏离利益相关者的目标,从而形成审计期望差。上述关系如图1所示,这是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实线标识的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由于审计人是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下生产审计产品,这种审计产品主要由利益相关者来使用,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两类目标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审计人作为审计产品的厂商,要生产出令作为消费者的利益相关者满意的产品,否则,计人生产的产品就没有价值,而利益相关者需要的审计产品又没有,短缺与过剩并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之间的匹配程度,也决定了内部审计的效果。

(一)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内部审计终极目标

包括审计委托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内部审计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这需要从内部审计需求出发来讨论。任何一个组织的设立都有一定的目标,同时,任何组织都离不开委托关系,而人性缺陷会带来影响组织目标的问题、次优问题,同时,组织环境会带来影响组织目标的风险,问题、次优问题和风险都会给组织目标的达成产生负面影响,通称为消极因素,为了应对这个消极因素,需要创设治理机制,内部审计是这个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所以,从内部审计需求出发,利益相关者是希望内部审计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这是最概括意义上的内部审计终极目标。

然而,内部审计抑制消极因素的路径有多种,审计功能也有多种,审计内容也是多样化,这就使得不同情形下,利益相关者希望内部审计得到的具体结果不同,从而使得终极审计目标也有不同的具体形态。

第一种路径,内部审计作为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审核功能。此时,审计主题是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消极因素表现为不合规行为、不合理行为、虚假经济信息、错误经济信息,统称为偏差行为和偏差信息。由于是在内置业务流程之中,对于发现的偏差行为和偏差信息,还要纠正。在这种情形下,利益相关者当然希望内部审计发现并纠正偏差行为和偏差信息,以收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第二种路径,内部审计作为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监督功能。此时,审计主题仍然是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消极因素仍然表现为偏差行为和偏差信息。然而,这是在业务流程全部完成之后的检查,已经发生的偏差已经难以纠正,只能是责任追究。所以,这种情形下,利益相关者当然希望内部审计发现偏差行为、偏差信息并处理处罚责任者,以收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第三种路径,内部审计作为监视机制,行使监视功能。此时,内部审计主题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而是转换为制度主题,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特定的管理过程,二是制度设计及其执行。无论是管理过程存在缺陷,还是制度设计及其执行存在缺陷,都会对组织目标的达成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缺陷都属于影响组织目标的消极因素。在这种情形下,利益相关者当然希望内部审计发现管理过程及制度缺陷并推动整改,以收到管理过程及制度持续有效地运行的效果。

本文前面的文献综述中,一些文献所讨论的内部审计目标,事实上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讨论的,也就是本文所谓的内部审计终极目标。例如,蔡春[3]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保证和促进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时现等[6]认为,内部审计应以帮助组织增加价值为最终目标。曾智媛[7]认为,组织的总体目标就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一般目标。余江涛[9]认为,内部审计目标是促进企业实现控制目标与经营目标。魏昌东[8]认为,在制度规范层面,内部审计目标定位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些文献都是从组织目标达成的积极路径来讨论内部审计目标。本文认为,内部审计是通过抑制消极因素的路径来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是从消极角度来阐述内部审计目标,二者虽有区别,但本质上是异曲同工,都认同内部审计要促进组织目标达成。

综合上述分析,关于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有如下结论: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情形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作为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时,其终极目标是发现并纠正偏差行为和偏差信息;内部审计作为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时,其终极目标是发现偏差行为、偏差信息并处理处罚责任者;内部审计作为监视机制时,其终极目标是发现制度及管理过程缺陷并推动整改。

(二)审计人的目标:内部审计直接目标

直接目标是审计人的目标,也就是内部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活动得到的结果。一般来说,在审计关系中,审计人是由包括委托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创设的,审计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合约,这种合约的主要内容就是审计人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其需要的审计产品。总括来说,审计人的目标是按合约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审计人类似于厂商,利益相关者类似于客户,厂商的目标是生产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那么,什么样的审计产品会令消费者满意呢?在不考虑价格,并且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消费者满意度主要由产品种类及产品内涵所决定,就内部审计来说,一是审计产品的类型,二是这些审计产品的内涵。

内部审计能生产的审计产品的类型,是由内部审计功能定位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内部审计固有功能包括审核、监督和监视,具体分为鉴证、纠错、处理处罚、评价、咨询。根据上述功能,内部审计产品包括鉴证产品、纠错产品、处理处罚产品、评价产品和咨询产品,鉴证产品是就经济行为、管理过程、制度是否符合既定标准所做出的判断;纠错产品是在业务流程中发现偏差行为和偏差信息的更正要求;处理处罚产品是在业务流程之外发现的偏差行为和偏差信息的责任追究决定;评价产品是在业务流程之外将已经鉴证的经济信息与适宜的标杆进行比照以判断特定主体的绩效水平;咨询产品是对管理过程、制度缺陷的整改推动。一般来说,当内部审计作为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时,其审计产品并不一定以正式报告的形式出现。

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内部审计产品的第二关键问题是审计产品内涵。审计产品内涵是以审计终极目标为基础,同时,还受到审计主题的影响,因为不同的审计主题所承载的审计目标不同[25-26],从而其内涵也不同。这里的审计产品内涵,事实上就是审计目标的内容。内部审计作为制衡机制中的审核机制时,其终极目标是发现并纠正偏差行为和偏差信息,其审计主题包括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对于经济行为,主要关注其合规性,对于经济信息,主要关注其真实性。所以,作为审核机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目标是合规性和真实性。内部审计作为监督机制时,其终极目标是发现偏差行为、偏差信息并处理处罚责任者,其审计主题仍然是经济行为和经济信息,所以,其审计目标仍然是经济行为的合规性和经济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可以对表征绩效的经济信息进行绩效评价,审计目标中还可以包括绩效性或合理性。所以,作为监督机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目标是合规性、真实性和合理性。内部审计作为监视机制时,其终极目标是发现制度及管理过程缺陷并推动整改,其审计主题是制度和管理过程,主要关注制度及管理过程是否存在缺陷,其审计目标是健全性,也可以归结为合理性。

综合上述分析,关于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有如下结论: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不同情形下,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作为审核机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目标是合规性和真实性;作为监督机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目标是合规性、真实性和合理性;作为监视机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目标是健全性或合理性。

(三)直接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关系:审计满意及审计期望差

直接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生产具有一定属性的审计产品,而终极目标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之后的效果。包括委托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作为消费者,对产品审计消费之后,可能有两个结果,一是满意,此时,直接目标与终极目标之间的匹配关系很好;二是不满意,也就是直接目标与终极目标之间的匹配关系不好,而是存在审计期望差,即利益相关者所期望的审计产品没有生产出来。

那么,影响直接目标与终极目标匹配的因素是什么呢?前文叙及,在不考虑价格,并且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消费者满意度主要由产品种类及产品内涵所决定,就内部审计来说,一是审计产品的类型,二是这些审计产品的内涵。所以,内部审计产品类型及内涵是影响直接目标与终极目标匹配的主要因素。就审计产品类型来说,本文前面将其分为鉴证产品、纠错产品、处理处罚产品、评价产品和咨询产品,审计产品需求类型和供给类型的组合情形如表1所示。

表1显示,产品类型组合出现两种情形,一是供给与需求一致,其结果是审计满意,这些情形是表1中的对角线,在49种组合中占7种;二是供给与需求不一致,其结果是审计期望差,表1中的非对角线都是这种情形,49种组合中占42种。可见,就审计产品类型来说,很容易出现审计期望差。

直接目标与终极目标匹配关系的影响,除了审计类型外,还有审计产品内涵,终极目标所需求的审计内涵没有生产出来,利益相关者也不会满意,审计期望差同样会出现。本文前面区分了不同情形下的审计产品内涵,也就是直接目标的内容,作为审核机制的内部审计,其直接目标是合规性和真实性;作为监督机制的内部审计,其直接目标是合规性、真实性和绩效性;作为监视机制的内部审计,其直接目标是健全性或合理性。这里的直接目标既可能是利益相关者所需求的,从而支持终极目标的,也可能是利益相关者所不需求的,从而不支持终极目标。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直接目标与审计人提供的直接目标之匹配如表2所示。

表2显示,就审计产品内涵来说,其供给和需求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是审计产品内涵的供给和需求一致,其结果是审计满意,在表2的36种组合中占6种;二是审计产品内涵的供给和需求不一致,在表2的36种组合中占30种。可见,就审计产品内涵来说,审计期望差很容易出现。

综上所述,关于审计直接目标与终极目标的关系,有如下结论:直接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生产具有一定属性的审计产品,而终极目标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之后的效果。审计产品属性主要表现在产品类型和产品内涵,这两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匹配了,就出现审计满意,否则,就是审计期望差。

四、内部审计目标变迁分析

本文在以上内部审计基本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中,区分利益相关者和审计人,提出了内部审计目标的一个理论框架,下面,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内部审计目标变迁,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关于内部审计目标变迁,有不少的研究文献,其中,权威性的文献有两种,一是IIA颁布的相关规范中界定的内部审计目标变迁,二是王光远教授对20世纪内部审计目标变迁的界定,本文仅分析这两种文献中内部审计目标变迁。

(一)IIA界定的内部审计目标变迁

从1947年开始,IIA先后颁布了六个内部审计职责说明书,还颁布了内部审计专业实务准则和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并且对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进行了多次修订。IIA的这些权威规范都涉及到内部审计目标,并且区分了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根据IIA的这些权威规范,其界定的内部审计目标,归纳起来如表3所示。

表3显示,虽然IIA没有使用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这些词汇,但是,事实上已经区分了直接目标和终极目标,前者指计部门生产什么产品,后者指这些产品的用途。

SRIA No.1和SRIA No.2,审计产品是通过评价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生产出来的,这里的产品内涵无非是财务及其他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而这些产品的终极用途是为管理部门提供防护性和建设。

SRIA No.3和SRIA No.4与前面两个职责说明书相比,有两点变化,一是改变了产品覆盖范围,从会计、财务及其他业务变化到业务活动,这个阶段是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大力发展时期,这一改变与这些趋势相一致。就产品内涵来说,也发生了变化,原来的会计信息真实性已经不太关注,对于业务活动,除了关注其合规性外,还要关注其合理性,管理过程是否存在缺陷或管理过程健全性已经成为主要的内涵。二是将“向管理部门提供防护性和建设”改为“向管理部门提供服务”,不再区分防护性和建设,这并非实质性变化。

SRIA No.5和SRIA No.6与SRIA No.3和SRIA No.4相比,也有两个变化,一是将业务活动改为组织活动,这扩大了内部审计产品的覆盖范围,但是并未改变产品的内涵;二是将“向管理部门提供服务”改为“为组织提供服务”,扩大了内部审计产品的消费范围,更多的利益相关者成为审计产品的消费者。

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SPPI)和IPPF具有革命性变化,直接目标带来的审计产品的类型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成为审计主题,其直接目标(也就是审计产品内涵)是鉴证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这些管理过程或制度的有效性是主要关注内容。终极目标从“为组织提供服务”改为“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从含糊的服务到明确的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这更加有助于内部审计确定其直接目标,进而选择其产品类型和产品内涵,在此基础上,增值型内部审计也就得以登台亮相。

综上所述,本文的理论框架能解释IIA界定的内部审计目标。

(二)王光远教授界定的20世纪内部审计目标变迁

王光远[12-16]认为,20世纪的内部审计经历了从传统财务审计到现代管理审计的发展,相应的,其审计功能和目标也发生了变化。20世纪30年代以前,内部审计侧重于查错防弊,属于消极防弊;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初,内部审计已由狭义的查错防弊逐步扩展到管理审计,内部审计除消极防弊外,更具有积极兴利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内部审计扩展为融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审查于一体,具有增加组织价值的作用。总体来说,20世纪内部审计目标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是消极防弊,管理审计阶段的内部审计目标是积极兴利,而融风险管理、治理和内部控制于一体的内部审计,其目标是价值增值。

显然,王光远教授这里讨论的内部审计目标是使用内部审计产品之后的效果,是终极目标,这些终极目标尽管有变化,但是,总体来说,都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只是在不同的时期,服务组织目标的路径不同,在传统内部审计阶段,内部审计通过消极防弊来服务组织目标,也就是抑制对组织目标有影响的错弊来服务于组织目标;在管理审计阶段,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管理诊断的方式以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管理过程,通过管理优化来服务于组织目标的达成;在融风险管理、治理和内部控制于一体的内部审计阶段,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对风险管理、治理和内部控制进行确认,并在缺陷整改中发挥咨询作用,通过确保风险管理、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效果,为组织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根据本文的理论框架,内部审计目标区分为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这个理论框架能解释王光远教授对终极目标的分析,大体来说,在传统内部审计阶段,内部审计主要是作为审核机制或监督机制;在管理审计阶段,内部审计是作为监视机制;在融风险管理、治理和内部控制于一体的内部审计阶段,内部审计仍然是作为监视机制。

五、结论和启示

内部审计目标就是人们通过内部审计活动所希望得到的结果或达到的境地,这是内部审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本文联系内部审计各基本要素并区分利益相关者目标和审计人目标来研究内部审计目标。内部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

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情形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作为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时,其终极目标是发现并纠正偏差行为和偏差信息;内部审计作为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时,其终极目标是发现偏差行为、偏差信息并处理处罚责任者;内部审计作为监视机制时,其终极目标是发现制度及管理过程缺陷并推动整改。

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不同情形下,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作为审核机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目标是合规性和真实性;作为监督机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目标是合规性、真实性和合理性;作为监视机制的内部审计,其审计目标是健全性或合理性。

直接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生产具有一定属性的审计产品,而终极目标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之后的效果。审计产品属性主要表现在产品类型和产品内涵,这两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匹配了,就出现审计满意,否则,就是审计期望差。

本文的理论框架能解释IIA界定的内部审计目标及王光远教授对20世纪内部审计目标变迁的分析。

本文的研究启示我们,内部审计目标是一个体系,不同层级的目标之间需要协调,否则,就会出现审计期望差。同时,内部审计各基本要素之间紧密相关,内部审计目标与内部审计需求、内部审计本质、内部审计功能、内部审计主题等密切相关,不能就内部审计目标论内部审计目标,各基本要素协调一致的内部审计制度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玉苗,詹俊.论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J].审计研究,2001(5):31-34.

[2] 王道成.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确保我国内部审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06(5):2-5.

[3] 蔡春.论内部审计的功能、目标及其实现条件[J].审计研究,1996(2):41-43.

[4] 阎银泉.试论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的目标及其实现条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10):155-157.

[5] 欧阳丽君,武喜元.试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在目标上的区别[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0):154.

[6] 时现,毛勇,易仁萍.国内外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状况之比较――基于调查问卷分析[J].审计研究,2008(6):23-26.

[7] 曾智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选择与实现[J].经济师,2009(2):197-198.

[8] 魏昌东.中国企业内部审计法律制度:定位缺陷与完善对策[J].学海,2010(2):164-168.

[9] 余江涛.基于内部控制要求的内部审计目标[J].东方企业文化,2011(12):67.

[10] 屈耀辉.ISO26000与内部审计目标重释[J].中国内部审计,2012(6):32-36.

[11] 刘世林.近期中国内部审计研究与发展评述[J].财贸研究,1992(4):68-71.

[12] 王光h,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一)――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00―1960年[J].财会月刊,2003(3):3-5.

[13]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二)――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60―1970年[J].财会月刊,2003(5):3-5.

[14]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三)――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70―1980年[J].财会月刊,2003(7):3-5.

[15]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四)――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80―1990年[J].财会月刊,2003(9):3-5.

[16] 王光远.消极防弊・积极兴利・价值增值(五)――20世纪内部审计的回顾与思考:1990―2000年[J].财会月刊,2003(11):3-5.

[17] 谭湘.论农垦企业内部审计目标的风险导向观[J].中国农垦,2011(6):67-69.

[18] 杨钰,钟希余.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及其需求动因研究――基于对湘潭市上市公司的调查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63-69.

[19] 唐兆珍,高磊.IIA内部审计定义演进对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2(2):41-43.

[20] 王彤.MBO理论与内部审计目标管理构建[J].中国内部审计,2012(6):37-39.

[21] 张立民.公司治理、企业文化与内部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3(4):24-27.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Z].2003.

[23]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1101号――内部审计基本准则[Z].2013.

[24] IIA.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Practice Framework(IPPF)[Z].2013.

[25] 郑石桥.审计理论研究:基础理论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6] 吕君杰,郑石桥.审计主题、权变因素与审计目标[J].财会通讯,2015(1):87-90.

上一篇:中美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的比较 下一篇:我国企业海外油气开发项目投资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