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劳动能力鉴定存有异议该怎么办?等

时间:2022-07-06 03:19:18

对劳动能力鉴定存有异议该怎么办?等

首先让我们继续关注新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看看读者还有哪些关心的问题?

对劳动能力鉴定存有异议该怎么办?

问:我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因瓦斯燃烧而被烧伤,经地州劳动能力委员会鉴定为六级伤残,而我通过司法鉴定程序得出的结论却为二级伤残。我该如何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答:新《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因此,您不服地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应当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争取对您有利的鉴定结果。要特别提醒您的是,您不能直接使用司法鉴定结论去主张您的工伤保险待遇。

另外,新《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如果有必要,您也可以在生效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复查鉴定,请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加重了伤情,作出对您有利的鉴定结论。

关于“社保”,本期信箱也收集到两个读者问题。

单位不办理社保,员工该如何维权?

问:我在公司上班五六年了,公司一直未为我缴纳社保。到法院时,法院对社保费的补缴不予受理。我该如何维权?

答: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再向法院要求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这是前几年比较普遍的维权方式。目前在昆明地区到法院申请立案确实不被受理,原因是法院认为社保费的补缴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在实践中对法院判决的执行得不到社保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难以执行,并且《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也规定,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补缴,或者由社保费征收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因此,法院不予立案。但随着《社会保险法》的宣传、学习、执行和贯彻的不断深入,相信这一做法会逐步得到改变。因为《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三条明确规定,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也就是说,劳动者对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合理诉求,可以通过仲裁诉讼和行政处理两种方式实现。在仲裁诉讼途径难以维权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另外一种在以前的维权实践中使用较少的手段,即行政处理手段:向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申请其责令用人单位补缴,如果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员工不愿购买社保,单位该如何避免法律纠纷?

问:如果员工因为个人原因不能或者不愿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劳动合同但不买保险,单位应该如何处理和规避法律纠纷?

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共同义务,不但用人单位应当严格履行,劳动者也应当关注自己的劳动权益和社会保险权益,并履行劳动者的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和协助用人单位进行社会保险登记及缴纳相应社会保险费的义务。

根据劳动法及其实施条例、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即使是劳动者的原因不能或者不愿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签订劳动合同但不买保险,用人单位也应当承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对于不能够或者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应当依法与其办理事实劳动关系的终止手续或者劳动合同的解除手续。这样操作,不但可以避免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实际上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加以保护。

如果您在劳动关系中遇到难解的法律问题请联系我,届时我会集中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上一篇:好铁百炼终成钢 下一篇: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全力推进乡镇工会规范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