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思路浅析

时间:2022-07-06 02:46:39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思路浅析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对国企的政工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凝聚人心,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积极研究在和谐社会下构建企业政工工作的方式、方法,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050-2

一、当前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对国企的政工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国有企业的政工工作,必须接受新任务、面临新挑战。当前国企的政工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存在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的组织建设呈现弱化趋势

一是党组织地位作用的弱化。国企在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管理中,对党组织在企业管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没有得到体制上的保证,其地位作用呈现弱化趋势。

二是“党管干部”原则的弱化。现代企业的干部提拔任用制度与党一贯提倡的“党管干部”原则常有冲突,党的干部在企业决策和生产经营中基本上难以发挥作用。

三是党组织监督作用的弱化。大多数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企业内部并没有为党组织发挥监督作用提供相应的制度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呈现弱化。

(二)没有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政工工作的关系

在国有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管理层过分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对政工工作的价值定位缺乏足够认识,忽视了政工工作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

(三)政工队伍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是政工人员队伍认识不足、信心不强;二是政工人员队伍建设明显滞后;三是政工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思路分析:

(一)制定适应现阶段政工工作的管理机制

制度是规范企业行为的尺度,要规范企业领导者用人行为,就必须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可循,要把政工工作制度纳入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行统筹安排。

1.建立积极有效的用人机制。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等实际情况,建立积极有效的用人机制,固定专门机构对政工队伍进行管理和培养,使单位拥有高素质的专职和兼职的政工人才。

2.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激励机制。给政工队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立合理、公正、公平的考评制度,既让政工人员在评优、绩效、职位升迁等方面与其他管理人员同等待遇,甚至优先考虑和推荐,激发他们做好政工工作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更加热爱政工工作,创造出更加突出的业绩;又要有相关制度约束政工人员,使工作缺乏责任心,业务水平较低的政工人员产生危机感,形成“优胜劣汰”的工作氛围,推进企业内部政工人员竞争的良性循环。

3.完善福利待遇制度。待遇是衡量每个企业员工自身劳动价值的重要体现。政工人员不像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他管理人员及生产一线员工那样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其间接产生的效益不容忽视。重视政工队伍的福利待遇是企业完善的福利待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使他们与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奖金、住房、医疗、职位升迁方面享有同等机会。

4.坚持实行再教育和培训制度。对政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再教育和培训是提高他们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要用制度的形式把对政工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规范起来,并作为长期、连贯的企业利润再生产的经营战略,开展形式多样和内容涉及面广的专业培训,从而不断提高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好企业的政工工作。

(二)构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所需的环境

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凝聚人心,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方法。为此,我们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研究在和谐社会下构建企业政工工作所需的环境。

1.形成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环境。企业政工工作的主体对象是全体员工,员工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决定了政工工作的成效。如何形成一个员工积极参与的环境?关键一点是企业管理者在处理问题尤其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是否能够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只要本着“三公原则”,通过使员工了解企业的近期和长期的工作规划、企业面临的形势和职工关心的福利情况等具体内容,引导职工将自己的得失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营造公正民主的和谐工作氛围,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才能赢得员工的信赖和拥护,形成上下同心协力的局面。

2.形成激励上进的环境。企业政工工作要结合员工切身的实际开展,将激励手段结合起来,既要利用物质激励手段奖励那些责任大、贡献大的员工;又要用精神激励手段表彰先进、弘扬企业正气,激励员工创新争优;还要对工作表现不积极的员工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这样的政工工作才有生机和活力。

3.构建公平公正的环境。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企业要发展,讲效益,必须构建公平公正、赏罚分明的企业环境。通过妥善协调员工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员工与社会、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家庭、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切实维护和实现员工的各种利益;同时,企业管理者在既要保证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又不要侵害职工的合法利益,这样才能维护公平与正义。

(三)提高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是改造和转化人的思想观念的工作,要求企业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提高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1.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忠诚企业。企业政工人员在政治上必须打好“三个根基”( 理论路线根基、政策法纪根基、群众路线根基),要求政工人员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牢牢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密切联系群众,以自己坚定的信念身体力行,影响他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党的十精神等重要思想来武装企业政工人员的头脑,使他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改革创新的需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积极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在工作实践和提高理论创新能力上不断取得新成效。同时,政工工作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做到忠诚企业,认识到“企业最核心的力量就是员工的忠诚”,带动和引领员工忠诚企业,让忠诚深入人心,成为企业稳固的精神支柱。

2.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行。品质高尚、作风正派的政工队伍,对于做好政工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工人员必须品质高尚、作风正派,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出现在员工群众面前,这样说话才有底气,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才能得到他们的真心拥护,才具有强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感召力,在潜移默化的工作中带领全体员工在企业中形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优秀和思想作风正派的群体。

3.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企业政工工作也是一门科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政工人员,要了解世界经济格局、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这就要求政工人员不仅要加强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还要博览群书,更多地涉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底蕴和理论修养,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现阶段企业员工群体的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青年员工,知识面广、思想活跃、观念超前,这就要求政工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更新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开展工作才能把原则性、政策性的东西更加具象化,以理服人,有能力解决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上所遇到的难题和实际问题,把政工工作深入到员工的心灵中去。

4.要精通业务,提高驾驭政工工作的能力。企业政工人员业务能力最基本的要有三个方面:一要能说。用理据扣人心弦,用事实说服别人。要提高善于向领导汇报,善于与群众沟通的语言能力,提高说话的技巧,掌握宣传教育工作的科学方法、途径和手段,学会运用现代化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媒体,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二要能写。写文章最忌大话、空话、套话,空洞无物,要讲究辞章文采才能引人入胜。要善于组织和驾驭文字,熟练掌握对文件、报告和各种文体的写作格式,能够熟悉地把自己的想法、思路准确地用文字材料形式写出来;三要能干。政工人员工作涉及面广,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在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加强调研,善于把握重点、发现难点,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和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在各个管理层级,不同性格的员工中做思想工作,为企业领导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运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政工工作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它能帮助人们形成心理和谐。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构建和谐社会除了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努力化解社会矛盾,还要加强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人的心理不和谐问题。

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求。

1.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是大局稳定,最难得的是人心思齐。特别是在企业改革调整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脉搏,加强员工心理疏导,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把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不稳定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帮助员工走出心理困惑,消除心理阴影,推动企业形成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群体心态,使他们蕴藏在心底的巨大潜能喷薄而出,无疑对于促进生产经营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和谐企业建设,能够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2.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和谐企业建设的主要力量,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企业民主管理,通过执行职代会、厂长述职报告会、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等制度,加强厂务公开、财务公开,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以及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为员工代表提供参与讨论的渠道,使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民主管理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证。

3.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实现“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党的十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以人为本”是“圆梦”的本质要求,在企业里,以人为本不应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应注重对广大员工本身的关心,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理解等来影响员工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正确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优化他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既创造自我价值,实现个人的人生梦想;又为企业、社会贡献财富,参与中实现“中国梦”。

作者简介:刘晓红(1964-),女,汉族,辽宁锦州人,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政工部,研究方向:女工、政工。

上一篇: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助推新青海建设 下一篇:打造企业安全文化的保障力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