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与被尊重

时间:2022-07-06 01:44:48

[摘要]与常规汉语教学相比,对外汉语教学更重视师生互动。因此,探讨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关注师生关系的定位。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以礼相待是我们对待外国友人的基本原则。所以,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不仅被重视,某些方面甚至享有特权。好客固然是有修养的表现,但过度好客则会被认为是不自信、缺乏自尊,甚至被误以为能力欠缺。因此,我们通过传播语言获得外国友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国际友人中树立自强、自信、自尊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国际交流;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4-0113-02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周礼·春官·肆师》明确指出:“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并将“礼俗”与“祭祀”、“法则”等相并而提,足显其重要性。《论语·颜渊》有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儒家思想中,礼既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途径和手段,也是国人自尊、自爱、高尚道德境界的表现。礼仪体现在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师生之间的交往。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迅猛,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仅2008 年在华学习的各类留学人员就达到223500 人。如何使这些外国友人在中国生活、学习得愉快,这不仅仅是给他们特定的优待就可以简单解决的,其中就涉及如何正确恰当地表现、传播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这也就使得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礼仪成为一个在教学研究之外非常值得关注、研究的问题。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对抱着真诚、友善态度来访和求学的外族、外国人士都以礼相待。隋唐时期,倭国(当时对日本的称呼)、新罗等国多次派使节来访。特别是大唐盛世,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遣唐使,他们均受到了热情接待。但是这些遣唐使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为了更好地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常常有一些随行的留学生、留学僧申请留居中国学习若干年。这些人员一经政府批准留学,就享有和本国学生平等的待遇,很多留学生被安排进国子监学习,衣、食、住、行都由政府提供保障。这些留学生必须遵守唐朝的风俗习惯和学业要求,必须尊敬师长,学习中国学生必读的“三礼”、《论语》、《孝经》等,并且要按时参加规定的考试。如果留学生在结业之际没有修完规定的课程,或连续三年考核为下等,或犯有游荡、、吵架、师长等过失的就会被勒令退学。这一点尤其值得敬佩,从中我们看到的是励精图治而后强、自信的唐朝对留学生虽有中国人一贯的热情、好客和尽心,但绝不施于特权和姑息将就,确实有自信、自尊的大国风范。到近代后,由于国势日衰,加之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来华留学访问的人就断断续续了。曾经盛极一时的文化输出大国已不存在,有识之士开始远渡重洋、转而学习他国的文化经验,以寻求光复中华的出路。从唐朝的大气到近代的落魄,期间国人对来华留学生的态度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

到了现代,有些中国人依然有意无意地用谦卑的眼神看待外国人——不管他们来自哪里、人品如何,只要他们有着和我们中国人不同的肤色和相貌,说着和我们不同的语言,在中国很多地方就会被关注和重视,某些方面甚至享有比国人更多的优待。留学生到异地他乡,陷入语言不通、文化有异的窘境,确实应该被关心。我们每个负责接待、管理的工作人员和对外汉语一线的教师,甚至一面之交的路人,都应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儒家所谓“为人谋要忠”,尽心竭力自不必说,但是有些人对待留学生热情有余,对待自己的同胞却苛刻冷漠,越是经济欠发达、留学生少的地方越是如此。在欠发达、留学生少的地方,很多国人乃至一些学校的管理人员和老师处处表现出过分好客,甚至。

其实,中国文化中的礼自古就不是一味地夸张和卑躬屈膝,孔子主张在什么位置行什么礼,过犹不及,符合场合、恰到好处的礼仪才是一个人学识、品德的最佳体现。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与留学生交往的礼仪也要讲求适度。这就要求我们适当地尊重和关心留学生,各项工作到位,同时保持自尊和对同胞的爱,如此方可真正赢得尊重。也就是说尊重学生和国人、教师的自尊这两方面缺一不可。遗憾的是,很多同胞把尊重留学生等同于迁就和放任。有些人对中国几千年的价值观很不以为然,觉得西方的自由、民主是更先进的价值观,总是为了迎合留学生以前的习惯而不断改变自己的要求和原则。不管学生的行为是否是真的出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表现,总有人将其上升到尊重对方文化和价值观的高度自我说服,并试图说服别人。说到底,这其实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自信、不自尊的表现。实际上,来华学习的外国人,大多数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怀有好感,甚至崇拜,是因为喜欢和欣赏才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来学习了解。如果我们的同胞、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如此不坚定、如此应景的态度处理教学、管理中留学生出现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建立彼此间的信任,还有可能留给对方善变、无原则、不自重的印象。为此,笔者认为,既然留学生是来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就应该以中国的文化和传统习惯为主导,而不必一味去迎合和依附他国文化,更不要势利地媚于某种强势文化,在处理问题时无原则,从而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的情况。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首先,要求留学生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不管哪个国家、民族,不论什么文化背景,真、善、美始终是不分语言被共同认可的,假、丑、恶势必是人所共恶的。所以,无论是对留学生还是对国人自己,基本要求和道德原则不能随机应变。留学生归根结底还是学生,既然如此,他们就应该接受作为学生应该接受的纪律和规则约束。不能因为他们是留学生就可以享有特权,甚至为所欲为。学校要求学生不能酗酒,要尊重老师、尊重他人,那么当留学生中发生酗酒闹事、耍酒疯、羞辱中国人的事情时,我们就不能宽容,也不必宽容,更不能、不必以文化不同而为他们找借口。我们对此给予的谴责、惩罚都是必要的、合理的。纵容只会让我们失去被尊重,一视同仁地严格要求不仅让他们认识、接触到中国文化的精华,同时也为我们赢得尊重。

另一方面,在与留学生的交往中,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的精华内涵时时事事体现出来,不仅仅是口头上传授中国语言、传播中华文化,更要在言行中为留学生树立一个生动典型的榜样。比如,中国人讲诚信,这就要求我们不要轻易向留学生承诺,一旦允诺就该尽力做到。例如与留学生有约就应准时到达,不能迟到、失约。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对于那些初来乍到、语言不通的留学生我们应该多多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而不是应景式的、虚于委蛇的口头热情。我们周围很多人,包括一些负责管理的人员,平时对留学生的态度比对自己国内的汉语老师好,但那些留学生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

其次,要求留学生遵守作为一名学生的礼仪。我国的传统是尊师重教,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我们在对待留学生方面却往往以不同的文化价值为由疏于要求和管理。对此我们认为:第一,应该在纪律方面严格要求留学生,将来华留学生和我们的学生一视同仁,怎样要求我们的学生就应该怎样要求留学生,不能有两个标准。比如有些留学生上课散漫,就应该明确要求上课不能无故迟到、早退和旷课。最好在一开始就讲清要求,留学生一旦没有遵守就该采取相应的警示甚至责罚措施。对留学生的考试也应该严格、正规,不能因为没有国内学生那样的升学、就业压力就放任自流或降低要求、得过且过。这样做反而会让留学生质疑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制度。另外,将留学生和国内学生平等对待,不给留学生特别的优待。第二,在外国留学生面前也应树立师道尊严。不管是教授自己本国的学生,还是教授留学生,老师的职责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应自尊自重,不必刻意迎合西方留学生的习惯。举个简单的例子,西方学生以姓名直呼老师,这在中国听起来就有点别扭,所以,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规矩和习惯,称老师为“×老师”。生活中我们和留学生可以是朋友,但不要表现得太和无原则。第三,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教学一线的教师胜于留学生,这也是传播我国尊师重教传统的一个途径。有些相关管理人员对待留学生和蔼可亲,对待本国的老师却很冷淡。这无意中又给人以传统缺失的不良印象。

总之,尊重与被尊重虽然只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礼仪问题,但是如何看待它却影响到我教学效果,甚至影响到外国人对我们的看法,因此,应该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2]崔希亮. 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

[3]刘成志,李宗勋. 中、日、韩三国留学生与和合文化[J].东北亚论坛,2008,(3).

[4]李寅生.论唐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M].成都:巴蜀书社,2001.

上一篇:酒泉宝藏 丝路遗韵 下一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