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起点多终点的应急资源配置研究

时间:2022-07-05 09:52:00

基于多起点多终点的应急资源配置研究

摘 要:

应急资源在应急管理中是关键性的要素,为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提供了保障。在体现救援工作时效性的同时,兼顾弱经济性。结合多点——多点的应急资源配置模型,从数量关系上论证了多供给点和多需求点应急资源的动态配置问题。

关键词:应急资源;配置;匹配;供给;需求

1.问题提出

通常情况下,一个单纯的突发公共事件,其后续会产生较多的次生灾害,对多种资源产生需求。这就要求从多个地点聚集资源投放到需要的多个不同位置,即多对多的应急。在这些问题中,起点和终点都不是单一的,但各供应点的供应量往往却是有限制的,这就出现了从不同的起点地提取一定数量的应急资源供应不同终点地一定数量需求的比较复杂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本文和现有文献的比较分析

已有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对于规划层次的选址问题的研究,较好地解决了从应急物质供应点(出救点)配置固定需求量的物质到已发生的受灾点的整个过程;第二,应急资源的模型研究比较多,如LSCP、MCLP、BACOP等;第三,对一些重要的要素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第四,对某一类和行业内应急资源的研究比较多。如传染病、军队等。

同时,现有文献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研究的内容多局限于单受灾点和需求相对确定的应急资源的布局问题;对多受灾点和各受灾点对资源的需求具有较强竞争性时研究很少,尤其在处理应急和满足的关系上研究更少;在应急物质的连续性消耗问题需要有更为深入的研究。对受灾点、需求数量、出救点三者的动态协调和有效性管理尚未见有相关的专门研究。

本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论述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多点需求和多点供给的应急资源配置问题;在应急资源配置中,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的同时,将经济性作为一个因素考虑进去,充分阐述了供给和需求的匹配问题;从动态连续需求与供给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在应急资源的匹配过程中应特别重视的主要要素;在应急资源的调度中,通过建立模型来解决在社会效益、时间优先的条件下,对连续需求和供给的应急资源配置问题。

3.应急资源配置界定

3.1 应急资源

应急资源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性物资。存在形式有人、财、物、信息等。在应急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应坚持时间最短、效率最高,强社会效益、若经济效益等原则。

3.2 应急资源配置

应急资源配置是指当突发事件发生前的预测配置状态和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中或发生后,为将状态恢复到原有水平或将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并避免次生事件的再次发生,组织相关资源并将其配置到需要的环节中去的过程。

故应急资源配置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状态阶段,即根据不同区域事件发生可能性和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以及现有的资源总量,确定资源的存放位置和数量,以达到损失尽可能地小、反应时间尽可能快和覆盖的范围尽可能大。其二是过程阶段,这是动态环节,即将应急资源合理地配置到需求的地方去,针对某一区域某类某级别的事件,如何及时地调度所需的资源,使得损失尽可能地小。

4.基于多起点供给与多终点的需求分析

多起点的供给和需求是现今应急管理的主要现象,通过合理挑选供给点并库存合理种类、数量的应急资源,调度给一定应急区域的不同需求点。尽管事前对该区域的需求问题进行了周密预测,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仍然可能造成供需的失衡问题。需要对多起点的供给和需求进行深层挖掘。

4.1 多起点的供给

多起点的供给是指根据公共事件的态势发展,单一的应急资源供给点不能满足需求点对资源需求的种类或数量,必须由相联系的应急资源供给群协作起来共同完成对需求的满足。

多起点的供给具有协调性、互补性、组合性、跨区域性等特点。协调性反应了多起点供给的复杂程度,需要将所有的供给点组织、协调起来,有效率地完成既定的供给任务;互补性体现了联合供给的必要性,如信息资源等;组合性主要指机器设备的组合,从而成为一个能发挥效率的应急设备资源;跨地区性充分说明了应急资源的布局和覆盖范围问题。

多起点的供给和一般讲的应急资源的供给在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有人力资源、物料资源、工具设备资源、信息资源和资金资源等。其中,应急物资资源的供给是应急管理中的基础性应急资源,也是本文中的主要对象。

4.2 多终点的需求

多终点的需求是指一定区域在公共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的多位置、多重需求。可以分为需求预测和实际需求评估。

需求预测是在灾难事故发生之前,针对特定的目标区域,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明确目标区域的事故灾难的严重度,寻求针对目标的较合理的资源准备。

作为事件后果的实际需求评估是在对事件的等级、性质和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计算评价事件的大概损失与损失极值。常用的损失评估方法主要有:参数估计法、线性规划法、分类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动态规划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

5.多起点供给与多起点需求的匹配

5.1 匹配的原则

第一,以时间最短为匹配的首要原则,这是由突发事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在第一时间施与救援,否则灾情扩大,很有可能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因此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资源供给和需求匹配首要原则便是对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从最合理的供给点起运,最快地将救援资源运送到灾害现场,这里时效的重要性明显优先于低成本的重要性。

第二,协作性原则。作为多起点的供给和多终点的需求,从一方内部到双方关系的协调多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这是保障供给和需求对接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推动力来自供给方。此外,要与社会其他部门建立协作关系。

第三,动态时效性原则。救援资源的配置不是单阶段的工作,需要根据救援的情况变化和前一阶段的效果,动态地多阶段配置资源,直至完全消除灾害。故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始终存在着。

第四,弱经济性原则。在应急资源的配置、运输、使用和善后过程中,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对成本问题也要引起重视。

5.2 基于多起点供给与多终点需求匹配的重点关系分析

图5-1 多点供求关系匹配图

第一,选址、配置与需求预测的合理性关系。应急设施的选址和数量配置决策对应急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因为设施设置在合理位置,配置应急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与该区域潜在的需求有一定的相符度,不仅可降低成本,而且还能保证应急救援的时效性,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设施的选址和配置决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考虑政策、法律、技术、安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设施选址也要考虑目标区域的风险分析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根据优先排序进行应急设施选址和配置,才能保障供给和需求的大致平衡。

第二,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动态和谐关系。这是应急资源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关系,也是应急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供给总量和总需求量反应在类别和数量两个方面,在匹配的关系上要做到:

供需种类相符。事件所需求的资源类型在平时的库存中应有相应的配置准备,或者在短时间内能快速响应,根据需求能将未事先配置的应急资源配置到位,或者对于极为特殊的资源通过通用性和替代性来满足需求。

核心应急资源的数量必须满足需求。公共事件的性质不同,对于核心应急资源的界定也不一样,同一事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核心资源同样不一样,人、财、物、信息等都可成为核心。核心资源在处置危机中处于关键地位,直接影响着事件的结果,在现场配置中是不能打折扣的。

重点部位的需求要予以特别保证。公共事件在发生时会产生多点的需求,引爆点或二次引爆点往往是需求的关键。在供给配置和二次配置中对这些重点部位要进行充分覆盖。

供给的不均衡性和需求的不均衡性相协调。在事件发生时,各种资源和环境都处在紧急状态中,给供需决策方案的制定带来了一定困难。不同的供给点从备货到送达现场的全过程都存在不均衡性;同样,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演变,需求的内部不均衡性也突显出来,变化的需求应有变化的供给相适应。

重复供给与重复需求相协调。突发事件本身的随机变化与动态性等性质决定了应急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的多阶段过程。首先,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不可完全预见,很多因素综合作用于事件的发展,如事件发生的地区特点、气候条件、救援工作的有效性等,可见,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一次配置资源很可能不能完成救援工作,这就需要第二次、第三次……直至灾情完全消除为止。因此,应急资源供需是一个动态的多阶段重复协调过程。

第三,生产、配置的速率与实际应急需求速率的对应关系。

在应急资源的准备阶段,在各个供给点所配置的应急资源都是按照一定比例库存的,充分考虑了事件的可能需求和上游供货问题,但离实际的需求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事件现场的需求速率在开始时比较大,随着事态的稳定,速率是逐步递减的。这就要求上游生产提供给出救点的速率、出救点提供给需求点的速率和需求点的速率应相匹配,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6.结论

在突发公共事件尤其是自然灾害中,会产生不确定性的多种需求、二次需求、三次需求等,这对突发事件准备阶段的应急资源配置状态和响应阶段的动态应急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供给点的库存配置状态和区域的风险预测需求相适应;供给点的总供给量和事件的总需求量相协调;供给的生产、配置速率和事件需求速率相匹配,体现应急管理的时效性、协调性和高效性。将应急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使事件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考虑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即在保证事件有效救援的前提下,力争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减少无价值增值的损耗和应急资源的二次回收,实现应急资源的和谐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茂,应急救援概论,化工出版社,2004.5

[2]祁明亮,池宏,赵红等.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4

[3]麻荣永.土石坝风险分析方法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3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

上一篇:外国文学: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在场 下一篇:译者的主体性在译作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