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100例观察

时间:2022-07-05 09:47:37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57-01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传染病,发病以婴幼儿为主,近两年来该病于4~9月份在全国各地存流行趋势,尤以今年4月开始在我地区呈高发病流行势状。它是以发热、手足及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的一种传染病,可出现呼吸系统和中枢系统损害,引起脑炎、心肌炎、脑水肿、迟缓性麻痹等症状,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我科于2012年4月至2012年6月采用中药制剂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均为我院留观患者,均符合初版《实用儿科学》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排除疱疹性咽喉炎、风疹、水痘等,男126例、女74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4岁,所收留观患儿都存不同程度发热,体温最高达401℃,最低376℃,皮疹发生率100%,少数患者并发心肌酶改变、支气管炎。按随机原则将200例患儿分别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

12治疗方法2组病例均予滴注维生素C与维生素B6,并根据情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支持治疗,如合并细菌感染均给予静脉用青霉素。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05~1mL(kg・次),1日1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浓度≤10%,同其给予病毒唑注射液10~15mg(kg・次),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100mL静脉滴注1日1次。对照组给予病毒唑注射液10~15mg(kg・次),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100mL静脉滴注,均1日1次。

13疗效判断用药后以体温下降及皮疹消退时间作为评价标准,均未用其他退热药物治疗。退热:用药1~3天体温降至正常,不再回升为显效;用药4~6天体温降至正常为有效;用药6天以上体温降至正常为无效。退疹:用药1~3天皮疹消退变浅,疱疹结痂变小为显效;用药4~6天皮疹消退、变浅、疤痕结痂变小为有效。

2结果

2组退热时间与皮疹消退时间比较,见表1、表2。结果表明,痰热清退热效果好,皮疹消退比对照组提前,并发症少,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大多由柯萨奇A16型引起,主要通过人群间密切接触传播,该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中药药剂痰热清注射液内含有黄芩、熊胆、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成份,具有抑菌抗病毒、解热和抗惊厥等作用,本组资料显示,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可缩短发热期,无副作用,皮疹消退快,并发症少,用于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且由于痰热清协同治疗作用,可以减少病毒唑的用药量,减少病毒唑对患儿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痰热清应用中有报道其可致变态反应。而笔者在应用过程中尚未发现该药有明显毒副作用,6个月~14岁应用均无任何不良反应。该药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加速了疾病的治疗过程,减轻患者痛苦。因此,应用痰热清治疗手足口病,值得临床推广。

上一篇:推拿点穴超短波治疗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5... 下一篇:急性结石嵌顿性胆囊炎10例手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