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时间:2022-07-05 09:02:47

如何有效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摘 要: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本文作者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主体地位 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理念的更新发展,促进教育教学的全新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试行实施,给当前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英语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诠释。《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上的“主角”,是决定性因素,教师的一切教学实践活动应围绕学生来进行。因此,教师只有甘当“配角”,当好导师,才能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呢?

一、更新教学观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活动。以往的课堂结构是老师的“满堂讲”、“满堂问”,学生只能围着老师的指挥棒团团转,更谈不上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工作经常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因此,教师只有端正教学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正确的教学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营造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玩、去动、去演。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一些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这样既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世界,教材也“活”起来了,课堂也“动”起来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才能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才能营造课堂上轻松、活泼、平等、民主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勇于发现。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应及时加以赞赏,以便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的愿望。”一般说来,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不可能什么都不行。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承认学生的成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卸下“权威”、“高高在上”的面具,以自己的真诚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哪怕是一种称赞的眼神、一句简短的表扬语、一个会心的微笑,都要给予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要以无比的信心、无比的力量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设计、运用引人入胜的导语、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耐人寻味的结束语,都是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方法颇多,下面试举几例。

1.创设情境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实物、幻灯片等手段,再现文章的内容,把学生带到此情境中去,唤起情感,产生共鸣。如牛津英语8A Unit 4 “Wild Animals”这一单元,当老师把各种动物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们面前时,使他们大开眼界、兴趣盎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表演法

可以是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课本剧等,这正符合学生活泼好动、模仿性强的特点。如牛津英语8B “A Charity Show”,让学生组成小组组织一场慈善演出,让学生扮演主持人,并展现他们各自的才能,唱英文歌、跳舞、魔术表演、朗诵英文诗等。学生们兴趣极高,争着表演。通过表演让学生把本单元语言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加深了印象,巩固了所学过的一些语言知识。

四、提倡质疑问难,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告诉我们,疑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疑,从不敢问到敢问,从不会问到善问。

1.学前质疑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老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索。如牛津英语Unit 3中的Reading部分的文章标题是“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读了课题后,学生提出疑问:“How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围绕着这个让他们好奇的问题,学生积极认真阅读这篇文章,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2.学中生疑

针对文章中的单词、词语、重点句等产生疑问,是学生自主学习、善于学习的体现。如8B Unit 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在讲解used to do和be used to doing的区别时,我提出be used to do和be used to doing有什么区别。通过几句例句他们体会到了be used to do是指“被用来做……”,而be used to doing是指“习惯于做……”,而used to do是指“过去经常做……”,并让学生各自造句。

如:1.These knives are used to cut paper.这些刀是用来切纸的。

2.Tom is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汤姆习惯早起。

3.I used to play badminton with my father.我过去常常和我父亲打羽毛球。

通过造句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巩固这一语言知识点。

3.学后激疑

由于学生的能力差异,对语言知识的感受不尽相同,学后激疑,更能使学生发现新问题。如学完9A Unit 6 “Detective Stories”中“Murder in Valley Town”之后,我向学生提出“Is the suspect in the report guilty?Can you think of anyone else who may be guilty?”这两个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讨论起来了。教师只有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能使学生多思、善思,久而久之,必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确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完全否定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增添英语教学情趣,鼓励和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教育教学的全部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关心学生,才能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才会使其主动接近老师,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才会充分发挥个体的创造潜能。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2]包天仁.当前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十大热点问题与对策,2006,(1):28-35.

[3]曹刚阳.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9):22-24.

[4]凌蕙.从一节语法课看“学生的主体意识”.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2008,(6):14-17.

[5]邱耀德.从一节初中英语教学观摩课看外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不足.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2008,(4):36-38.

上一篇: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下一篇:“四段一体”情境教学法在企业商务英语口语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