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一次设备运维管理

时间:2022-07-05 05:20:17

配网自动化一次设备运维管理

摘 要:目前,城市配电网智能化率逐年提高,配网自动化对配网架构及设备改进对运行管理模式将产生深刻影响,从多方面分析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对现状业务模式的影响以及配网自动化所产生的成效,结合地区现状生产管理模式和人员基本情况,提出配网设备的“运检一体”。在设备日常管理方面强化系统应用,严抓状态检修,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及寿命,理顺一次设备故障抢修流程,重视人员技能培训,初步实现了智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运维管理;管理方法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24

1 配网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目标

按照配网自动化设备管理“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的基本要求,以设备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强化设备系统台账管理、技术监督及标准化作业为重点,实施运维检修部归口管理,配电运检室具体负责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管理体系,采取状态检修的手段,达到提升配网管理水平,提高供电质量的管理策略。

2 配网自动化设备运维管理管理的范围

管理范围

网架结构变化及配网自动化实施后,为适应新设备及网架的变化,临沂公司将配网一次设备管理的重点设定为一次智能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管理范围主要在设备验收、设备投运及设备日常维护检修三大环节。根据“集约化、专业化、精益化”的管理原则,同时体现“资源优化、数据集中、平台开放、管控高效、响应快速、流程清晰、过渡平稳”的特点,依托GIS、PMS、OMS、配网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先进信息技术平台支撑,从电网数据监控、调度指挥、电网运行检修、各系统数据维护及电源管理入手探索和实践新的配网管理模式。

3 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配网智能化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安装、验收、投运、运维四个环节,涉及单位及部门有运维检修部、施工单位、信通公司、配网调控中心、配电运检室。公司理顺了相关单位的工作流程并明确了其在流程各环节的职责。按照职能设置规定,将设备运维工作落实到公司配电运检室,将其作为公司配网一次设备专业管理部室,实现配网设备的“运检一体”。

3.1 验收环节

做为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关键模块,验收管理是一个涉及业主、施工方、监理等多方面的交互反馈节点。为保证10kV配网的施工质量,提高配电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作为配网设备的运维管理部门,配电运检室针对验收环节制定了规范化的验收标准和程序,以确保10kV及以下配电新建、改建工程中智能化一次设备的施工质量。

作为配网设备专业化管理部门,配电运检室除必须负责、保证工程及设备的竣工验收外,为确保工程、设备质量按照标准指导书中既定的要求发展,创新性地提出将一次设备施工过程中的中间验收纳入工区的验收管理体系中来,真正从制度和行动上做到设备的超前维护,隐患的预先消除。

一是加强中间验收的组织管理。在运维检修部的组织下,配电技术专工,施工项目经理、质检人员、施工负责人、工程监理人员。配电运检室作为验收管理的主体,内部已建立完善的验收实施细则,同时严格按照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验收规定来实施。验收时,对于具备阶段性验收条件的工程或设备,、验收人员一次性、集中提出验收意见,便于质量的及时控制。

二是结合专业管理创新中间验收关键做法。在公司运维部的管控下,施工单位须内部验收及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才可由监理单位向运维检修部申请,由设备管理部门――配电运检室进行中间验收。为保证验收的效果,配电运检室要求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资料须提前2个工作日送达工区验收资料管理小组,以便工区提前制定验收计划。

3.2 设备台账管理

配网线路设备台账是线路管理的基础,是线路运行、维护、检修的基石,是整个配网自动化一次设备运维管理的重点之一,2013年公司开展配电线路设备台帐管理年专项活动。做为配网设备专业化管理部室,配电运检室依托此次活动,以原有的设备台帐为基础,针对系统数据录入管理漏洞,结合配网自动化的实际开展了设备系统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一是建立数字化档案。实施配电线路台帐进行日历式管理。及时跟进线路设备台帐。在每个管理班组中至少配备3台相机记录现场运行情况,每一台新上的自动化设备,每一处新改造的线路设备都需要有数字照片。并且在进行照片整理的同时,配有数字化档案的更新,做到及时、准确。

二是建立互相监督、层层审查的管理制度。在设备管理专责人之间建立一种监督机制,以有效的绩效考核加分制进行监督,共同为配网自动化进程努力工作。层层审查的管理制度主要是从班组抓起,由设备管理专责人进行配网设备台帐整理,提交班组经理审核,再经过配电运检室智能化改造、运维专责人、公司运检智能化改造专工审查,查遗补缺,完善台帐的详细、准确性。

第三,配电运检室针对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进程,对设备管理专责人、自动化系统维护员台账建立、管理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及个人素质方面与电网发展相适应。

3.3 配电设备管理技术支撑系统

电力生产管理系统(PMS):可提供配网线路、设备所有的基础数据以及巡视、缺陷等运行数据。配备状态检修评价模块,具有状态评价、缺陷管理的功能;PMS数据与GIS系统图实现对接,能快速查看设备地理位置、交叉关系及运行环境;提供工作票在线办理,实现配网设备运行、消缺、归档的闭环管理。为设备管理提供可靠设备数据,提高了故障查找及处理效率。

配网调度系统、GIS系统:利用配网调度系统可实时监测整个城区10kV线路及开关运行状况,及时运行和故障信息;GIS系统融合了配网PMS数据和营销MIS客户供电信息数据,显示配网所有线路、设备地理位置及运行信息,同时能准确显示线路设备所带用户位置及供电信息。设备抢修状态下,除了快速定位,判断停电范围,发送停电信息,GIS系统可为运行方式调整提供实时结构参考。

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生产指挥平台:为适应智能配网运行需要,工区综合启用了配电自动化系统与配电生产指挥平台,自动化系统融合了GIS系统数据,能够对设备抢修作业提供技术支持;生产指挥平台在故障发生时可以有效进行停电管理风险管控,缓解设备抢修与服务之间的矛盾。

作者简介:王卫波(1977-),男,山东临沂人,本科,技师,研究方向: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

上一篇:高含硫炼化装置腐蚀在线监测系统的建立 下一篇:智慧校园时代一卡通的智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