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无需定义

时间:2022-07-05 09:43:33

梦想无需定义

凌云两轮电动汽车的惊艳亮相,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汽车”这一事物的全部想象。

两轮的设计和超小的尺寸使现有的道路在无形之中“变得宽敞”;创新性热切换分组式电池使电动汽车摆脱了充电桩的束缚;横向行驶和零半径转向的功能也让其在城市里面的泊车、掉头等操作具有极大优势……污染、拥堵、充电难和停车难的问题在凌云两轮电动汽车身上都得到了解决。

4月26日的北京车展上,凌云智能携凌云推背概念车与凌云推背迷你概念车共同亮相,展示了汽车领域的前瞻科技与源自未来的大胆创想。

来自未来的“太空舱”

随着上掀式车门缓缓打开,驾驶者从容地走出驾驶舱,仿佛一下从未来穿越到现实。这不是科幻电影里面的经典镜头,而是发生在推背概念车身上的真实场景。

外观上,推背概念车线条饱满流畅,富有设计感。长宽高为4360×1390×1220mm,轴距为2950mm,配备前后双人座椅,体积仅为传统四轮汽车的二分之一,整车整备质量为600kg。

推背概念车的动力来源为18650型号插片式锂电池组,电池容量为25kWh,百公里耗电量小于7kWh,续航里程为400km,最高时速可达到120km/h。

插片式电池组给凌云汽车带来了两方面好处:一是电池片能够像手机电池一样插拔,可以实现家庭环境下的充电,减少了对充电桩的投入;二是可以根据具体的行驶半径灵活配置电池片数量,避免了资源浪费。

作为“绝代双车”的另一成员,以及推背概念车的单座版,推背迷你概念车依然保持着推背概念车灵动优雅的造型设计:流线形外观,以及独有掀背式剪刀门,如同太空舱一般。与传统汽车的鸥翼门相比,推背迷你概念车掀背式剪刀门不仅时尚酷炫,而且实用性很强。剪刀门开启时向上升起,不占用任何侧方空间,驾驶者进出更加方便,不用担心头部磕碰到车顶。

与推背概念车不同的是,推背迷你概念车长宽高为2854×860×1315mm,轴距为2229mm,配备单人座椅,体积仅为传统四轮汽车的三分之一。

推背迷你概念车同样搭载插片式锂电池组,百公里耗电量小于3kWh,续航里程超过100km,最高时速可达到100km/h。采用铝合金车架和碳纤维车身,整车整备质量仅为220kg。

虽然只有两个轮子,但凌云两轮电动汽车的驾驶方式与四轮汽车无异,符合传统驾驶习惯。甚至在驾驶体验上会比传统四轮汽车更加舒适:微小的体积和流线形的外表决定了与传统四轮汽车相比更小的风阻、自重和能耗;弧形轮胎带来的与地面两点接触的方式带来了更少的颠簸振动和胎噪;而独有的智能整车平衡系统使得车身无论动静都能保持平衡稳定,并能满足各种汽车安全评估要求,保护驾乘人员安全。除此以外,凌云两轮电动汽车还能实现四轮汽车无法想象的功能:0半径掉头、90度转向和横向行驶。

熙攘的车流中,凌云的“超能力”能让驾乘者畅行无忧,摆脱堵车带来的烦恼。

小而美的出行方案

“四轮汽车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却始终得不到突破。是时候去做出改变了。”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祝凌云向《汽车观察》这样描述自己开发两轮电动汽车的初衷。

经过近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汽车领域已经几乎趋于某个饱满的顶峰。但与此同时,三大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污染、拥堵、停车困难。四轮纯电动汽车的出现解决了污染问题,但拥堵和停车困难还需要汽车的轻量化和小型化去解决。

“跟传统的四轮汽车比起来,两轮汽车最大的区别是,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轻型化、小型化、高机动性、高灵敏性。这些特点在传统的四轮汽车身上是很难完全达到的。”经过种种考虑,祝凌云认为,在所有电动化、轻量化、小型化的解决方案中,两轮电动汽车是最好的选择。

祝凌云创立公司研发两轮电动汽车的想法萌发于2013年底;2014年初,凌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迅速成立;2014年8月,凌云两轮电动汽车载人试验完成;2014年9月,载人样车成型;直至今年的北京车展,凌云两轮电动汽车系列――推背迷你概念车及推背概念车首次亮相。

两年半的时间,从零起步,到现在推出了功能完成度接近量产的样车,凌云智能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祝凌云的计划中,凌云两轮电动汽车将在2019年左右实现量产。如果计划顺利,量产之前,凌云智能将推出一款百公里加速达到3秒的性能车。未来,凌云汽车还会选择和其他车联网产品合作,整合自动驾驶、车联网应用、云及大数据等技术于其中。

“目前样车的成本很高,研发费用数百万,加上核心部件陀螺仪的加工制作,一辆车大概价值近千万。”祝凌云介绍,“但随着国内零部件供应体系的完善和陀螺仪的国产,量产以后的凌云汽车并不会像现在这么昂贵。”

量产之后的凌云两轮电动汽车将具备两款不同的车型,划分不同的价位,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一款面对高端消费群体,一款面对普通大众。后者更具有价格优势,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价格应该在十万以内。

颠覆者无畏前行

事实上,在祝凌云的心目中,人类出行的终极方式应该有如动画片《机器猫》中的“万能门”一样令人想往:门的这边是旅行的起点,门的那边就是旅行的终点。“毋论能不能最终实现,但这就是梦想,值得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去创造。现在我们所能够做到的,是颠覆传统、突破桎梏,把最轻最小的两轮出行交通工具做出来。”

这样一个富有创造性、敢想敢干的极客范儿技术狂人,在创立凌云智能之前,花了十多年时间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写过10多本工程类专业书、在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做过兼职讲师、写过软件,带头开发了国内第一批独轮车Airwheel,甚至试图将一台飞机用的喷气式发动机装在自行车上,成功之后时速将达到100km/h。在尝试了各个不同的领域之后,祝凌云开始关注交通出行工具,投身于凌云两轮电动汽车的研发当中,试图打造全新的出行方式。

目前,凌云智能已经申请了诸如车辆控制、机械结构等专利,建立起了自己的“竞争壁垒”。但作为一个全新的品类,凌云两轮电动汽车走向量产还要面对很多挑战,例如资质、牌照、甚至独立的配套系统。

“我们正在努力让两轮电动汽车进入决策者的视线。虽然在目前,政策的制定落后于技术的进步,但总会赶上来,时间自然会解决一切。”祝凌云认为,“把产品做起来”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汽车产业链的漫长和创新的难度,是国内很多创业者不选择做汽车的原因。我们就比较天真比较傻一些。”祝凌云笑称,“但如果我们不去做的话,中国的汽车目录里可能永远不会出现一款两轮电动汽车。”

正是这种“比较天真比较傻”的认真劲儿、敢想敢干、不信邪的气质,支撑着凌云智能走到现在,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汽车人不断突破自我,支撑着中国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未来,凌云智能还将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更大的压力。”祝凌云表示,“但我们有信心用工匠精神去创新,不断颠覆人们的传统认知,朝着‘改变传统汽车认知、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的愿景执着前行。”

上一篇:体育教学:心理+教材+特长+模式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