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筷子里的玄机

时间:2022-07-05 07:52:53

筷子的由来及变迁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据历史学家考证,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筷子古代叫“饭棍儿”。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东汉时,人们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属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自诞生之日起,筷子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木筷、竹筷、骨筷、象牙筷、银筷、铜筷、铁筷、漆筷,还有打铁匠夹碳、夹火红铁器的火筷子(俗称火剪),近代出现了不锈钢筷子以及烙画筷子、雕画花草万物的艺术筷子……不一而足。

中日韩筷子各有千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毗邻的日本和韩国,在效仿中国筷子的同时,又出现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筷子。

一般地,中国筷子平头,日本筷子尖头,韩国筷子金属,为何有如此差异?国情使然。因为,中国餐饮文化中禁吃或少吃生食,尤其是鱼肉一类。小时候就常听大人讲,吃生肉、饮蛇血是鲁莽汉子才有的粗俗行为,中国筷子功能是夹,而夹本身是文明、讲究的举止。旧时农村的老人常在饭桌上说,“夹得起就吃,夹不起就别吃。”绝对不允许夹不起时用筷子扎起食物。因为按照中国传统的民俗,用筷子扎馒头、扎饭是祭奠死人的。中国人最忌讳用筷子扎食物吃,认为不吉利。

而日本的餐饮习惯与中国相反,极喜生食。尤其是生鱼片,为日本餐的首选。生鱼片滑而不易夹起,故日本人在饮食习俗中允许用筷子扎住鱼片,筷子就如同鱼叉。加之,日本为分餐制,一人一份,筷子短而尖,只为自己用,即使自个儿将食物扎得乱七八糟,也不妨碍别人。因此,日本人的筷子头不是平的,而是尖的,是为了扎食鱼肉、海鲜方便。

众所周知,韩国人则喜烧烤,金属筷子便应运而生。因为,竹木筷子上不了炭炉。但纯粹的金属筷子沉重,使用不方便,因而,当代韩国人多用不锈钢筷子,中空轻便且漂亮圆润,富有美感,或可增进食欲呢。

小筷子蕴含大道理

中国人过去看一家人的筷子就知贫富。筷子越长,家产越殷实,原因很简单,大户人家吃饭菜多,筷子长了好夹住远处的菜。因为过去可没有转盘的餐桌。而在日本和韩国,家境是否富裕,则要看餐桌上的筷子是否漂亮,质地和做工是否考究。

筷子还常常反映出人生的喜怒哀乐。投笔从戎是文人当兵,而投箸拔剑则是武人发怒。摔盘子、摔碗、摔筷子,更是怒发冲冠、怒不可遏的表现。据笔者长期观察,即使是再有涵养、或者再窝囊的人,几乎都有过摔筷子的经历。虽然说不上是怒发冲冠,但至少真的生气了――摔筷子摔碗,的确算是凡夫俗子最常见的生气表现了。

另外,在一些地方,“折筷”还是“断交”的表示,意思是两人像折断的筷子一样,从此分道扬镳,不相往来;而成捆的筷子则用来表示团结的力量巨大无比。民间传说,一个农夫,为了教育几个儿子今后团结和睦,在弥留之际,他把所有的孩子叫到床前,取一根竹筷让孩子们一一折断,而后又将一捆筷子捆好,再让孩子们去折……

筷子貌似简单,但使用起来却是有“技术含量”的,一些西方人用不惯筷子,吃饭时常常闹出笑话,甚至自生尴尬。其实,使用筷子,熟能生巧。笔者小时候就练过如何使用筷子,夹过黄豆,夹过花生米。人生都是从小事做起,使用筷子本不是什么惊天之举,但一生没学会正确使筷,也算是人生一大遗憾。如今许多西方人,崇尚中国文化,他们最感兴趣的首先就是学会用筷子,对他们来说,筷子特别神秘,而且使用起来奇妙无穷。

除夕夜及大年初一,中国人是要吃团圆饭的,出门在外的家人都要赶回家团圆。若亲人没回,则在餐桌上留下座位、筷子、酒杯,寄予团圆深情。

在我国豫西南一带,小小筷子更是寄托着对先人的哀思与缅怀之意。不少北方人在去世亲人的祭日,往往要在餐桌上摆上逝者生前常用的碗筷,意思是逝者虽然躯体已去,但灵魂仍在,仍然活在亲人心中。

中国人向来崇尚孝道与感恩,即使对逝者仍然感恩不忘。特别是在清明节、鬼节(农历十月初一)和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要郑重其事地上坟祭奠,而祭祀时一定要为逝者摆上各种祭品,其中之一就是要用新筷子扎在漂亮丰腴的肉食之上,或用筷子扎上馒头、扎上饭团,请求逝者品尝。

筷俗拾趣

过去在使用筷子时有极多的规矩。笔者小时候,一大家族人吃饭,筷子绝对不可以伸过桌子的中线,也不能伸过盘子的中线;手持筷子的位置必须适当,拿得过低会被长者指责;也不允许用筷子指人,否则被认为大不敬,没礼貌;另外,筷子的拿法也极有讲究:两筷平行,中指居间,只允许筷尖相触,不允许攥筷,等等。而旧时江南民间对使用筷子的忌讳和讲究更多,用餐及用餐前后,忌将筷子长短不齐地放在桌上;用筷子往自己碗中夹菜时,忌将菜汤滴落到其他菜里;也不能用筷子去插餐具中的食品;忌将筷子颠倒使用;忌将筷子含在嘴里来回乱抠;用餐时,不能用筷子敲击碗盆;饭毕,不要将筷子横搁在碗口上,因为这是江南民间传承下来的一种语式,意为没有吃好,请主人续饭。

民间习俗中,用筷的禁忌颇多,如旧时江苏、浙江沿江沿海一带的船民、渔民们就忌讳将筷子叫“箸”,认为不吉利。陆容《菽园杂记》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幡布为抹布。”船民、渔民们对筷子便有了一个贴切而形象的叫法――“滑食子”。江南民间也有将筷子称作“桥”和“枪”的,譬如,酒宴上有朋友故意戏弄你,只发给一根筷子,你就得说“拙夫难过独木桥”,这样才会获得另一根筷子。

旧时,江南女子出嫁,子孙桶(即红漆马桶)是娘家必不可少的陪嫁物品,桶内常放筷子、枣子、草纸、红带子、莲子,寓意五子登科;江南一带民间做寿,习惯“中面晚酒”,酒宴后,主家通常会向来客赠送寿碗、寿筷。亲友们还可向主家多要几副碗筷,带回去送给孩童,叫做“讨寿”。

上一篇:美味私家菜七款 下一篇:ACS的分诊评估与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