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新闻”中的围观与驱赶

时间:2022-07-05 07:43:50

“烂尾新闻”中的围观与驱赶

摘 要:新闻易碎,今日热点随时会成“明日黄花”,随着新的热点出现,即可淡出焦点或全身而退。此时受众也被新的热点从这个热点中驱赶了。于是,面对舆论监督,相关部门也再无下文。整个事件舆情爆发、升温和反弹背后存在触发点,激发和推动着舆论场的能量流动、力量博弈和发展走势,对舆情演变、舆情主客体和事件性质产生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烂尾新闻 舆情 舆论 符号

一个热点事件受到受众围观,然后因出现新的热点新闻事件受众被驱散,导致之前热点被冷却忘记,但事件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变成了“烂尾新闻”。整个事件舆情爆发、升温和反弹背后存在触发点,激发和推动着舆论场的能量流动、力量博弈和发展走势,对舆情演变、舆情主客体和事件性质产生决定性影响。

一、当事人成信息传播微平台

新闻当事人发声“微平台化”,初步掌握舆情生发节奏。伴随移动互联网舆论场的形成,以前当事人借助传统媒体发声的渠道已弱化。他们均可借助微博、微信、微视等自媒体平台随时随地将事件传至公共传播平台,争取发声。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使得新闻事件有机会以多个角度甚至近乎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事件被围观的状态也基本开始形成。也正因如此出现了第二个导致舆情爆发的因素,即各种热点符号叠加。

二、热点符号叠加伴随舆情尖叫

判断一起网络事件能否热传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看它有多少热元素叠加。也即事件包含多少悬疑点、兴奋点和关注点,甚至耸人的内容、离奇的情节、煽动性语言等易点燃舆情的传播潜质。热点符号叠加时,往往伴随舆情“尖叫”。一方面是爆料者“尖叫”。为了使事件达到大众级别的关注度,当事者或媒体寻找“尖叫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用惊悚的判断,诱人的比喻,甚至不惜断章取义,以“标题党”吸睛;另一方面是受众“尖叫”。

(一)文字符号

2010年10 月,“官二代”河北校园醉驾肇事案因主人公李启铭的一句 “我爸是李刚”而成为舆论围攻的热点事件。在媒体和舆论的批判声中,”我爸是李刚“已然从一个简单的口语表达演变成特指“仗势欺人、骄横跋扈”的符号语言,甚至被评为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首,在各种视频、段子、QQ 群中得到尽情地演绎。并由此出现了某一话题在经历了网络和现实社会舆论共同的广泛的关注之后,被特定表达符号进行了代替性的概括这种现象。在全民共识、上下互动的作用下,个别语言符号或者人物符号就成为了凝聚共识的社会文化符号。

“我爸是李刚”的所指之所以能从简单的身份阐述演变 到特权的嚣张跋扈再到语言的嘲讽揶揄, 是因为民众对其背 后的深层含义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官本位”意识已深入社会机体,让民众形成了符号的复制升级化。当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传播符号产生和 流行之后,性质趋同的相关事件也往往被“联名”传播,有的也只是一个小的新闻事件, 但是在 既定符号结构的作用下, 其关注度依旧被 “无情” 放大, 让某 一符号模式及意义更加固化。

(二)图像符号

情感是抽象的、复杂的,图像符号是直观、坦率的表达方式,在捕捉到具象实物后,可将情感这种抽象的心理反应表现得淋漓尽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感染力,从而造成对受众固有观念产生强烈冲击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视觉冲击力是指新闻画面形象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程度。新闻照片能否抓住读者的眼睛,成为激起读者兴趣的焦点,主要看其视觉冲击力大小。新闻图片活灵活现的表现力,将神态、动作、地点、氛围甚至细枝末节一览无余地展露出来,构成了视觉冲击力的基本条件。视觉冲击引起的视觉注意,也可导致选择性的理解、选择性的记忆效果的产生。

与文字相比较,人们更相信图像,虽然图像和文字都有可能被伪造,但是图像具有视觉的证据。人们觉得相机确实抓住现实,再现现实,使照片有了与其他符号别样的真实,正是图像的直观、具体和形象,让受众对图片有着天然的信任。

2011年11月16日上午甘肃正宁校车事故,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事故发生后,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与公安部、教育部组成的工作组于当日赶赴现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指导地方做好伤员救治、善后处置和事故查处等有关工作。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后的12月12日,江苏丰县又发生一起校车事故,造成15名学生死亡,11人受伤。事故发生后,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率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及教育、公安、安监、卫生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指挥处置。时间相似事故严重程度相似,为什么事后的重视程度差距如此之大?甘肃正宁校车事故第一时间的图片上能够看到那辆出事校车已经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得扭曲,头部更是几乎粉碎,让人看后不禁心痛,冲击力巨大;而关于江苏丰县的新闻中出现的只是一位目击者手指出事地点的模糊图片。对比由此可见。

三、舆情捆绑,开始社会动员

爆料者与机构捆绑,借组织力量实名举报,爆料者与专业领域结合,对曝光内容进行职业化解读。由于公众的知识结构和时间精力有限,有专业背景的舆情爆料和解读,更让人信服。

四、信息不对等,出现空窗期

大致有三种行为造成信息不对称和空窗,触发舆情反弹:零回应。面对汹涌民意,依然故我;删信息。网络谣言、反动言论和不良信息须及时清理。但面对负面帖子,不管真实与否,更不确定是否应作回应时;舆情灭火。属地里只能发生好事,不能发生坏事,只要爆出负面消息,官方就第一时间“扑灭”。

五、数据挖掘,引发舆情洼地

当前,舆论监督已进入“剥洋葱”式的数据挖掘时代。舆情发展中,网民从事实获取、逻辑认证到情感支持等多维度“人肉搜索”,刺激舆情震荡、升温。具体有三种情况:纵向挖,挖掘舆情主体旧闻;横向挖,围绕舆情主体,对关联人、组织和地域进行延展性挖掘;纵向和横向挖掘同时发生时,舆情呈现蔓延态势,出现洼地现象――舆论就像流水一样,不约而同指向洼地,快速向洼地流动、集中。

六、新闻烂尾,舆情走向断层

热点事件中,舆情主体高调回应,低调处理,造成新闻烂尾。新闻易碎,今日热点随时会成“明日黄花”,此时受众也被新的热点从这个热点中驱赶了。于是,面对舆论监督,有些舆情主体一句“进一步调查”后,再无下文。随着新的热点出现,即可淡出焦点或全身而退。以2013年十大烂尾新闻为例,几乎每起事件曝光后,相关方都有“调查”、“进一步调查”,或“严肃处理”、“进一步处理”的表态,然而结果杳无音信。

七、舆情串烧,链式传播生成

梳理不少舆情案例会发现,当某个地区或领域出现一起舆情事件,短期内往往会引发与之相关或有某些共同特征的其他舆情成串爆发,可形象称为“舆情串烧”。2013年5月8日,媒体曝海南万宁校长带着女生开件后,15日,安徽潜山校长12年9女童;18日,安徽舒城男教师猥亵7岁女生;20日,山东青岛幼儿园保安猥亵儿童;21日,河南桐柏54岁教师猥亵女生、湖南嘉禾小学老师猥亵多名女生;22日,广东雷州小学校长两女生等成串舆情,均呈现舆情串烧效应和链式传播特征。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热点新闻的“寿命”也随之缩短。曾经的舆论热点相继成为“烂尾新闻”,相关责任人特别是涉事领导自然求之不得,即使有网友质疑,也能以“正在调查”为幌子继续其“拖字诀”。然而在一个法治化的社会中,公众的忘却,显然不能成为舆论热点不了了之的借口,更不能成为相关责任人保全其乌纱帽的“护身符”。而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拖字诀”在保住个别乌纱帽的同时,损害的却是政府的公信力。从这个角度而言,舆论热点事件追责、督察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并应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烂尾新闻” 如何有下文?

[2]东方早报:定期更新“烂尾新闻”应该形成制度,2013年03月。

[3]中国广播:莫让舆论热点成为“断头新闻”,2012 年第 12 期

[4]马兵:《网络传播》,2014年4月第4期

[3]马竞,曹天健:“我爸是李刚”是怎样炒起来的―― ―李启铭交通肇事案的前前后后2011- 03- 28.

[4]【英】斯图亚特・霍尔著,徐亮 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常见问... 下一篇:一个阶级传播个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