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相争,欧盟失利

时间:2022-07-05 06:25:27

除了隔阂,最为根本的还在于美欧之间在经济复苏的势头与速度上的差异。与美国已经走出危机、正在复苏并很快走上增长(二季GDP初值增长4%)不同的是,欧盟经济的复苏依然举步维艰。

持续不断的乌克兰危机,早已让欧洲人头疼不已,后来又加上马航MH17“坠机”事件,更是使各种矛盾进一步加剧,直至今日的白热化程度。在乌克兰危机与马航“坠机”这两者纠缠一起的双重背景下,8月1日,欧对俄实施了新一轮制裁措施。那么,究竟是福还是祸?笔者认为美俄争斗,欧盟失利。

面对俄罗斯,欧美存有两大软肋,其一是“经济软肋”,其二是“能源软肋”。由于地缘与历史的原因,欧俄之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颇为密切。德国与俄有诸多的大型合作项目,法国和东欧国家与俄签署的多份军事合同尚在执行之中,例如当年萨科齐在位时,从普京手中接到的两艘“西北风”登陆舰订单,合同金额就高达13亿欧元,更不用说天然气供应,欧盟严重依赖俄罗斯。

好在欧洲人毕竟有智慧,他们自知无法成为得利的“渔翁”,也不能成为“螳螂”之后的“黄雀”。难怪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在给欧盟各成员国首脑的一封信中,话中有话地称道:“我们权衡再三做出这个重大决定,这一系列措施是适当而灵活的。”这般,基于欧盟的“能源软肋”,此次制裁措施不针对俄天然气工业,只针对石油工业;基于欧盟的“经济软肋”,就与俄军事合同的制裁,也只针对欧俄之间未来的、而非当下的武器贸易;同时欧盟的制裁期限初设为12个月,规定在实施3个月后可以重新审核。

可见,与其说对俄制裁是出于自身所需,还不如说主要受美国的胁迫,外加马航事件的压力。其实,欧盟中的主导国在欧陆也就德国和法国,欧陆之外的英国在部分问题上也作用不小;除了意大利和西班牙还有点发言权,其他国家基本都属于“附和型”成员国。

至于欧美之间的隔阂则是有目共睹的。欧美尽管互称“表兄弟”、“铁杆”的盟友,“北约”框架正是由美国牵头、欧盟鼎力而构建。然而,两者的矛盾依旧不浅,明争暗斗也是家常便饭。斯诺登多次披露的信息,如对默克尔手机的长期监听,以及后来在柏林的“美国情报门”,都或多或少地加深了欧盟尤其是德国对美国的不信任感。

除了隔阂,最为根本的还在于美欧之间在经济复苏的势头与速度上的差异。与美国已经走出危机、正在复苏并很快走上增长(二季度GDP初值增长4%)不同的是,欧盟经济的复苏依然举步维艰。美国在经济上已走出危机,便可腾出手来对付俄罗斯;而欧盟仍忙于危机纾困与经济复苏,根本无暇顾及作为欧盟边陲的乌克兰和远东的俄罗斯。这种政治与经济严重倒挂的差异,导致欧美在制裁乌克兰问题上实质态度的迥异。

对乌克兰,欧盟其实历来只是“勾引诱惑”,却暂时并无“纳妾”之心。乌克兰西部是农业种植区,去欧盟打工的人多,久而久之受到欧盟的耳濡目染也大。但由于欧盟自身的问题多,南欧危机尚未完全解除,如最近葡萄牙最大上市银行圣灵银行,就差点爆发信用违约危机。同时欧盟在历史上几次东扩,加入的东欧诸国在很多程度上羁绊了欧盟的实力和手脚,也促使欧盟人开始思考“欧盟的边界究竟应该到哪里”的问题。因而,美国大力制裁与干预乌克兰的做法,其实并非与欧盟之愿吻合。

在笔者看来,欧美也只有在遭遇明确的、显著的共同敌人之时,才会真正携手并肩、一致对外。乌克兰危机和马航事件,都不足以让俄成为欧美的“大敌”,因而也难以调动欧盟人大力制裁俄罗斯的决心。德法为了自身的利益,并不情愿大刀阔斧地实施制裁,更不用提欧盟对俄历来存有的“能源软肋”和“地缘软肋”了。因此,尽管美国的制裁大旗高高飘扬,但德国的项目仍在实施,法国依然决定10月给俄交付一艘登陆舰,总统奥朗德也只是口头略带威胁一下说“第二艘要视俄国人的态度而定”;英国更是隔岸观火,首相卡梅伦尽管在议会吐沫横飞,桌底下依然继续着对俄宗宗军火买卖。

然而,经济制裁毕竟是一把“双刃剑”。此次制裁之所以说严厉,在于欧盟触及俄罗斯的能源和武器贸易这两大领域,而这正是双方一直以来最大的经贸合作项目。针对8月1日生效的制裁,俄方专家就明确表示,俄罗斯参与全球经济的进程遭到了“人为阻碍”,这对欧盟自身发展也是一种束缚。

而乌克兰危机依然在进行中。北京时间8月6日,波兰外长西科斯基在电视台发表讲话称,俄罗斯加大聚集在乌边境的军事力量,是在向乌施压或是为了入侵乌克兰做准备。此言一出美股大幅跳水,道指短时下跌100点以上,美国国债价格迅速攀升。

总之,对尚未摆脱欧债危机的欧盟而言,对俄制裁实乃“不可承受之重”。马航事件凸显欧、美、俄、乌各种盘根错节的矛盾,涉及欧盟主要成员国各自的不同利益,以及表现出的不同态度。波外长的讲话表明,乌克兰危机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全球“蝴蝶效应”。如何能够做到面对美俄的“熊豹”相争而欧盟不失利,这正是考验欧盟人智慧的时候。

上一篇:土地出让要积极探索年租制 下一篇:沪港通促进我国资本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