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寓“BOT”模式在高校中的实际运用

时间:2022-07-05 12:45:23

学生公寓“BOT”模式在高校中的实际运用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2-000-01

摘 要 文章从介绍BOT的概念出发,讲述高校学生公寓BOT模式的主要业务,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BOT”项目会计处理全过程及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学生公寓 BOT 运用 账务处理

近年来,很多高校引入“BO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了高校建设资金来源和模式单一的局面。为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开创了新的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局面。

下面以一实际案例来分析学生公寓“BOT”模式在高校中的实际应用。

一、BOT的概念及融资结构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其字面的含义是建设.经营.转让,是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原指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针对项目设立的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依托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在约定的期限内,以项目收益、偿还贷款,获取回报,特许期满将项目设施无偿交给政府。然而在具体实践中BOT还出现了各种派生形式:BOOT/BOO/BOOST/BLT/BT/BTO等,只是具体操作形式存在一定差异,习惯上将所有上述方式统称为BOT。

二、学生公寓BOT模式实际运用中的主要工作

(一)业务具体操作流程

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组织管理方法,涉及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规划、招标、合同谈判、项目实施、经营管理、收益计算与分配、业主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协调等等工作。

首先,确定方案。其次是配合学校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完成项目立项。第三步项目招投标。第四步项目公司正式与贷款人、建筑承包商等谈判及签订相关合同。最后是项目实施及运营建设以及项目的移交。

(二)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学生公寓属于基础建设项目。具体操作涉及确认建造成本、确认利息、确认经营期收入、归集和结转经营期成本、收款等业务环节。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甲公司与某高校签定《X学生公寓“BOT”建设经营协议》,甲公司负责学生公寓的建造并运营,期限为20年,20年后项目所有权及与之相关收益全部无偿归某高校。项目总的施工成本为壹亿元人民币,甲公司用学生公寓的收费权质押给银行,向银行贷款壹亿元人民币,贷款利率为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下浮10%,2005年9月1日投入运营。

(二)案例分析

1.确定学生公寓的成本

由于建造是学生公寓,属于房屋建筑物。按照新的会计准则中,长期借款利息资本化原则,建筑期内产生的专相借款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最终转化为固定资产的成本。但是学校的资产并没有产权证明,无法严格按照房屋建筑物入帐,经过与相关部门咨询及协商,实务操作中,记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依照项目运营的年限每年平均摊销其投资成本。

2.确认每期的收入及费用

由于项目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当地税务部门要求,项目单独核算。每年9月份新生开学后,学生住宿费由学校相关部门代收后,按照合同全部转入甲公司。甲公司在收到学生住宿费收入时贷记入“预收账款”。

会计依据是双方签定的BOT框架协议及开具的发票。

在每月会计期末平均结转当月收入至“主营业务收入---XX学生公寓项目”,

借:预收账款—XX学生公寓住宿费

贷:主营业务收入---XX学生公寓项目

在每月会计期末摊销长期待摊费用

借:主营业务支出—XX学生公寓摊销

贷:长期待摊费用—XX学生公寓

每期利息支出记入当期“财务费用—XX学生公寓专项借款”。

会计依据是银行代扣利息单据及银行回单

项目产生的其他费用支出按照具体明细归集。

3.项目涉及的税收政策

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学生公寓BOT项目能够吸引投资的另外一个优势是它能够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国家每年都有关于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自项目实施以来已经享受(财税[2006]100号)、(财税[2009]155号)以及(财税[2011]78号)文规定的优惠。《关于经营高校学生公寓和食堂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78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对高校学生公寓免征房产税;对与高校学生签订的高校学生公寓租赁合同,免征印花税;对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的高校学生公寓住宿费收入,免征营业税。通知明确“高校学生公寓”是指为高校学生提供住宿服务,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住宿费的学生公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4号)。

虽然每个文件有执行期,但是目前国家仍不断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文件,使项目能够连续享受免交营业税金的优惠。

4.项目实际操作中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首先,政策风险。由于学生公寓项目享受的优惠政策,每年以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发文的形式执行,而且每个文件的有效执行期有一年到三年不等,相对与项目运营期来说,相对较短,不是太稳定,一旦不在出台类似政策,那么对应的税金将成为公司的负担。

其次,利率风险。由于项目的长期性及贷款金额巨大,在执行过程中,利率的微小波动,必然造成财务费用及资金周转紧张的风险。本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已经遇到了2007-2008年高峰期的最高利率,财务费用较预算激增近百万。虽然公司已经艰难度过,但是后期仍然存在类似风险。应对措施:因为与银行签定的贷款合同中约定的是浮动利率,随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变动而变动,可以考虑在项目签定BOT协议时约定利率的风险由双方协商或者在实际发生时签定补充协议。以便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财税(2011)78号.

上一篇:医改背景下医院物价管理的策略探讨 下一篇:差异管理在医院人事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