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时间:2022-07-04 09:45:35

浅析商业街景观设计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摘要:本文从城市景观商业街的设计现状,对商业街的景观设计元素与商业的营销理念充分的结合起来,从商业形态的角度、人性消费心理,人性场所等来补充景观设计过程中多方面的缺失,浅析商业街景观设计的几个重要因素。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urban landscape design status quo, Commercial street and commercial landscape design elements are fully combined. The lacks are supplemented during the landscape designfrom the aspects of marketing concepts, business forms,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psychology of human nature, humanity places,A few important factors in Landscape Design for Commercial Street are analyzed.

关键词:商业规划;景观设计;消费心理;街道美学

Key words:business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consumer psychology; street aesthetics

中图分类号:TU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6-0137-01

1商业街的整体运营策划是确定商业街的商业形态的重要前提

商业街策划的灵魂是理念设计,理念设计的提出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商业街策划要考虑商业街的商圈特征、消费习惯、区域历史文化、建筑与商业文化。理念的设计则要在商业街历史基础上创新,兼顾历史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未来城市的发展。

近几年的商业项目开发过程中反映出一个问题,国内发展商在商业地产开发方面缺乏经验,操作思路、操作程序、招商渠道等也把握得不好。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认不清商业地产和住宅项目开发的区别。做住宅项目时,发展商可以自己分析市场,根据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做产品定位,决定户型的比例以及住宅产品的类型,然后通过销售处进行直接销售。但大型的综合商业则完全不同,它的销售对象不是直接的购物消费者,而是商家,特别是主力店。发展商首先要找到主力店,按照他们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这样才能满足后期的市场销售。

2抓住商业形态,从建筑到景观进一步实现生态链

2.1 关于尺度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人所能感受的范围也就在一层高之内。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

2.2 空间的限定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

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一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宜在10~20米之间,超过20米宽的街道难有近人的尺度。

2.3 艺术性、文化特征的组景成为多元的特色商业街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不同时期的建造,风格迥异的铺面杂拼在一起,造成以极其的多元化而达到统一的繁华效果。新设计的商业街往往因人为的统一而流于单调乏味。为追求传统商业街的意境,设计师应有意识地放弃追求立面手法简单的统一,甚至应刻意创造多种风格的店铺共生的效果。

不同风格的建筑单元拼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小镇风情。即便是同样设计的不同单元,也通过材质、颜色的变化,加强外观差异化。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立面形态的共生。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

台州路桥“十里长街”起源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它依傍南官河,水街一体的江南传统布局,以青石板铺就。店面密集。还保留各种庙宇,有些庙宇相对而建,素有“庙对庙,桥上市,阴阳水”的传语。是路桥商贸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台州商埠中心历史发展的缩影,结合悠久历史与人文景观,造就一处供观光、购物、休闲的风情商业街。

2.4 注重内外景观的统一商业街建筑与其它建筑外观的重要不同是店家需要根据自身商业的性质特点,二次装修店铺外观。建筑的外观设计仅仅是一个基础平台。店家最起码需要安装招牌,有些连锁店还需要改为特定的颜色、样式。而招牌、广告、灯箱等室外饰物往往成为建筑外观中最惹眼的元素。失控的第二次外装可能会同原建筑设计立意冲突,甚至破坏建筑空间的效果。所以成熟的商铺外观设计应考虑改造外装的可能,预留店名、招牌、广告和其它饰物的位置。

为突出人情味,商业街表面构件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软性面材,例如蓬布遮阳、竹木材料外装、悬挂的旗帜和其它织物招牌等饰件。这一趋势使得建筑立面设计更趋近装修装饰设计、也要求设计师不能停留在建筑框架的设计深度上,必须以装修的精度来做商业街立面设计。换句话说,商业街的外观设计与室内的店面设计元素上要相互统一。

2.5 重视景观细节的设置商业街室外空间与气氛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式,但也取决于其它一些建筑元素的运用,比如室外餐饮座、凉亭等功能设施,花台、喷泉、雕塑等、灯具、指示牌、电话亭等器材、灯笼、古董、道具等装饰,铺地、面砖、栏杆等面材。这些元素是商业街与人发生亲密接触的界面。若想使这一界面更“友善”,景观小品和城市家具等元素要一体设计,从细节中展现品质。

总之,商业街区设计的成功既是一个城市设计的成功,也是一个商业营销策划的成功。国内商业街区建设速度很快,从城市设计与营销策划的角度入手,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处理好城市设计理念与营销理念共同作用下的商业街区设计,同时兼顾城市商业环境与开发经济效益、投资成本,使之共同作用,达到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设计师必须考虑人的尺度,从装修装饰与景观设计的深度来进一步要求商业街外观的设计成果。商业街的设计不应是简单满足规模、流量、流程等技术指标,也应重视它所给人的心理感受。达到一个舒适、活跃而有新意的视觉与空间效果。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尔・库帕・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的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苑文艺出版社.

[3][美] 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

上一篇:由三位一体引发的思考 下一篇:建筑施工中管理控制与管理措施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