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找矿工作的野外注意事项解析

时间:2022-07-04 07:15:58

地质找矿工作的野外注意事项解析

【摘 要】地质找矿工作基本全是在野外进行的,野外找矿作业的安全是保证地质勘查单位进行地质管理工作重要基础和内容,也是促进地质找矿工作顺利进行的要求。因此,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加强对野外各项工作的分析,对可以预判和不确定因素等加以分析,有效解决在野外找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地质找矿;野外工作;注意事项

地质找矿工作多在外部环境较为恶劣、条件较为艰苦的环境下进行,主要从事野外填图、坑道、勘探取样、槽探、矿产开发、工程地质勘查以及物化探等工作,是一项高危行业。野外地质工作是一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综合性强、复杂且具有风险性的工作,因此对地质找矿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要求较高,对其在野外的生存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比如野外地质风险,即地质工作人员在野外找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危险,对这些风险加以研究能够有效识别类型和性质,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有初步的预判,通过对风险的估计和分析,可以有效降低或排除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其损害程度,对保障地质找矿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地质找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地质找矿工作过于被动,找矿效果不佳

当前由于地质勘查投资和找矿作业被严格区分,导致资本与技术互相分离,许多地质勘探单位虽然拥有较强的地质勘探技术,却碍于资金匮乏,无法开展相应的地质找矿工作,而社会资金却又没有被很好地集中起来,不能形成资金规模,大型的整装勘查队伍非常少,严重影响了地质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地质勘查的市场门槛降低

由于地质勘查市场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利益,作为专业性强、风险性高的地质勘探行业逐渐变为一种追逐利益的平台,对矿业权的炒作过于严重,对地质勘查市场冲击很大。当前出现的盲目设置探矿权、不断增加和扩大探矿面积,致使实际勘探工作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等现象。

1.3 地质勘探环境不断恶化

地质勘探行业的投资与勘探作业分开的制度以及探矿门槛较低的现实,使地质探矿迅速成为一种热潮,对勘探环境影响巨大。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勘探市场的公正和正常秩序,实行招标、拍卖等形式出让管理措施,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勘探市场的正常运行,但会导致政府过多的不良干预,可能会出现对地质勘探费用高价征收索要等情况,导致勘探环境急剧恶化。

2 地质找矿工作野外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2.1 收集相关资料

第一,在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前,应先全面收集关于本区域内相关的以往地质资料,具体包含物化探、矿产、地质以及遥感解译地质资料等,对本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及成矿远景加以细致研究与了解。研究和分析本区域和邻近区域内的各种地质找矿相关资料,依据对本区域内学术论文和科研报告的参考,分析矿区和物化探成果。

第二,了解和熟悉所要进行地质找矿工作区域内的地层、构造、以及矿脉地质特征等要素,对岩性主要内容加以熟悉和掌握,主要包括:岩石类型、构造结构、矿石成分及含量、分布情况、结晶程度以及矿化蚀变等。

第三,在收集和整理完各项资料之后,应向上级部门申请批示地质找矿勘探工作,地质勘探单位应做好对本次勘探工作项目的立项书、设计书以及各种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等。

2.2 准备工作

在进行地质找矿工作之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在野外的办公用品和生产用品等。其中办公用品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记录本、化探和测量专用记录本、地质采样登记表、质量管理体系表、剖面测量表、三角板、坐标纸、量角器、铅笔、绘图板以及送样委托书等。野外生产用品主要有手持GPS、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录像机、数码相机、安全帽、手套、手电筒、取样袋、采样钎、登山鞋以及测绳等用具。同时,也应做好相应的越野车、饮食和住宿等工作。

2.3 矿区路线勘察和剖面测量

地质剖面测量即在开始地质填图工作之前进行的踏勘工作中选定和测量,一般情况下,每个矿区需要测量三条完整的地质剖面以及一条地层剖面。在到达新的地质矿区时,应对本区域内的地层、岩性、构造等加以了解和分析,并选择交通条件相对较好的位置开展工作,路线踏勘剖面的选择应在岩性、构造和出露地层较为明显并具本区代表性的位置。通过对本区域内地层岩性、矿脉和构造的分析与对比,准确确定其填图单位,并将样品加以检定和测试。同时利用罗盘确定方向,用测绳或皮尺测量距离。进行1:2000实测地质剖面,手持GPS不能代替罗盘的定位作用,会影响到实测地质剖面的准确度,通常情况下采取前后尺手、观察记录员和样品采集员组合协调工作的方式,完成地质剖面测量工作。

2.4 地质填图工作

进行地质填图工作首先应对各个矿点和老硐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和掌握已知矿脉的采矿老硐信息,在节省找矿时间的同时,还能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寻找矿脉是进行地质填图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地质填图过程中,应对相关打块样品加以测试分析,以便对本区域的矿脉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当前在地质填图工作中主要有矿区1:10000地质填图、1:50000地质填图等,由于比例尺存在差别,其地质点密度和精度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一般采用走向追索法为主,穿越法为辅进行填绘。

2.5 原始资料编录及整理

在探矿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编录工作,其内容和格式需依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编录。其中探槽素描图一般是由一壁一底的形式编录展开图,在坑道地质编录时应附上相应的小范围示意图,利用压顶法进行素描编录,同时保证编录方向为左西右东。地质工程编录时,还应同时进行系统采样工作,将采样数据信息及时送样化验,样槽有方位角和坡角的应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不能够随意变化采样规格。填图的观测点卡片、实测勘查线剖面、水文地质测绘、环境地质调查等各种原始资料编录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和要求在现场当天完成,当天及时检查,若发现错漏及时到实地校正。填图结束后,整理成册,存档保管。各种原始资料编录达到相关规程规定的要求,做到及时、准确、清楚、完整。

2.6 原始资料整理和检查验收

在进行地质找矿工作时,应对一段时期内的各项地质勘探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包括1:10000地质实测剖面图、地质实际材料图、采坑和钻孔图件等资料,同时,还需对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各种表格加以登记完善。项目组还应对地质找矿工作进行自检,完成相应的自检报告,通过三级检察和两级验收之后方能进行室内报告编制工作。

2.7 做好地质找矿工作的野外风险预防

地质找矿工作是一项高危行业和工作,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地质工作人员可能会面临外伤、中毒、内病等风险,还有物品丢失、仪器损坏等现象,这些风险大多都属于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对顺利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影响较大,需要对此特别注意,加强对各种野外风险的防范,在受到伤害时能够进行必要的自救。因此,在开展地质找矿工作之前,应做好风险研究和预判,分析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害程度,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依照制度规范开展工作,同时准备和携带相关的药物、应急处理设备等,保障地质找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束语

地质找矿工作的顺利、高效地开展离不开对相关野外工作事项的注意,只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安全事项、管理事项做好规划,确保地质找矿工作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于德福,刘振国,袁可林.等.东风劲吹万重山――国土资源部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座谈会综述[J].国土资源,2010(11).

[2]刘国庆,王昊,乔保龙.等.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J].中国科技信息,2013(01).

上一篇:用有限元法进行复杂结构散热分析方法浅析 下一篇:关于钢筋混凝土房屋加固改造设计的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