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7-04 06:51:37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10年-2012年100例产妇进行研究,随机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主要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不采用任何镇痛措施,在产后3d、7d行EPDS评分,以及催乳素(PRL)、内皮素-1(ET-1)、皮质醇(CORT)、雌二醇(E2)、孕酮(P)等方面检测。结果:观察组中雌二醇、孕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为产褥期出现的抑郁症状,由于该时期为女性特殊时期,女性常产生不良情绪,根据相关研究显示,产后抑郁与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因素有关,产后抑郁主要由多方面引起,彼此之间互相关联。为提高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必须做充分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比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孕妇与不使用任何镇痛手法孕妇抑郁表现,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缓解产后抑郁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我院2010年-2012年100例产妇,所有产妇均为阴道分娩,患者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5.6±5.2)岁;纳入标准:产妇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8.4±2.6)周。排除标准:排除人格障碍、不良社会因素影响等。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产科处理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B超检查及生物物理评分,对胎儿电子监护等其他辅助检查,在进行“头盘评分”后,所有患者排除头盆不称,并确定为阴道分娩方式。当阴道分娩临产前宫口开大3cm时进行评分,进一步排除头盆不称,确定患者的分娩疼痛适应症。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之后,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操作处理,向头端置管3-4cm,回抽无脑脊液和血液后,给予左旋布比卡因0.15%+芬太尼10-15ml,根据产程进展、子宫收缩情况、产痛程度加用4-5ml/h,等宫口全开后停止用药,新生儿娩出后再进行一次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分娩镇痛。

1.2.2标本采集和处理

两组产妇在3d和7d各抽取5ml静脉血,放置于肝素抗凝管中,进行离心后吸取上清液,后置入-70℃冰箱中。交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编号和检验,确保研究的准确性。本研究使用上海科华公司生产的酶板仪进行检测。

1.3EPDS评分

所有孕妇产后3d、7d进行评分,其中低于12分为阴性;12分以上为阳性,并确诊为产后抑郁症。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方法

2.1患者产后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中雌二醇、孕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产后3d、7d患者EPDS评分

观察组产后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产后抑郁主要指产妇于产褥期产生抑郁、悲伤、沮丧等表现,情况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幻觉甚至自杀现象。根据临床调查显示,剧烈的分娩疼痛对产妇产生较大影响,但由于处于分娩过程中,因此更多被视为正常现象。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从而有效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中的生理方面做好护理,更有效防止患者出现抑郁。

由于妊娠期间,孕妇体内神经内分泌功能亢进,孕激素、催乳素、甲状腺素等方面均明显上升,通过代谢水平上作用,有效增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活跃性和灵敏性。而在分娩后,胎盘中分泌的雌二醇、孕酮、催乳素等水平急剧下降,并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产后抑郁。据Katona等人的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与抑郁量表得分呈正比例关系,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出现产后抑郁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采取分娩镇痛则能有效缓解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因分娩疼痛为导致分娩期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分娩疼痛使本来存在高度紧张的产妇更具焦虑、恐惧心理,故有效缓解疼痛对防止产后抑郁有重大作用。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产妇分娩后3d、7d雌二醇、孕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及皮质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能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并发率,有效调整产妇的生物-心理-社会学效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 静,张文真,何向群.产妇的焦虑程度对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 11 (2): 85.

[2]Katona CIE1Puerperal illness, comparison with nonpuerperal con-trols[J].British J Psychiatry, 1982, 141: 447~452

上一篇:弹力纤维瘤的CT及MR诊断 下一篇: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