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2-07-04 05:23:27

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的中小企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由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起步较晚,在治理结构、企业文化、信息化程度、内部审计等方面相比一些跨国公司存在大量问题,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问题得到集中体现。本文期望通过找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相比外国企业发展较晚,在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中小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仅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国外需求萎缩,且融资难的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濒临破产的困境。在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反映出不少的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怎样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尤为重要。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正处在发展阶段,由于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其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外部环境发生突变,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峻的考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能正常运作,存在不少的问题。

1. 企业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如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订单不断减少,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安全,企业管理者依旧依靠传统降低成本的方法来减少损失,以缩小生产规模来减少生产成本,而内部控制的一系列费用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被控制,使内部控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机构职能模糊。在企业管理中,由于中小企业财力、物力等因素有限,不能具体划分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能,导致权责不分明,而且依靠信任管理,各个环节没有定期核对和相互牵制,出了问题也无法及时调查。

其次,企业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淡薄。现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发展阶段,管理层更关注企业的扩张、扩大,重生产、轻管理,重开发、轻内部控制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反而会认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另外,中小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有限。目前,我国许多私营中小企业主是从手工作坊起家,生产经验丰富,但缺乏丰富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能力更是缺乏,也不可能意识到内部控制对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作用。

2. 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价机制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风险评价机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司运作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资金链短缺,由于企业之前未做好风险防范应对措施,使得企业在短时间内不能及时筹集资金,最终导致企业倒闭。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管理层的自身综合素质有限,风险评估意识淡薄,管理者在决策时往往靠个人主观判断和经验积累,追逐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规划,缺乏畅通的信息沟通、科学规范的决策机制和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机制,使管理中的错误越积越多,对企业产生破坏作用,阻碍企业的发展。

3. 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监督

企业的良好发展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作为保障。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资金活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财务报告等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督,使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越积越多。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多数企业都出现融资困难、订单锐减、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少等问题,这是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的后果。

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分析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弱,全球经济正处在复苏阶段,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义不容缓,但首先需要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

1. 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否良好。首先,中小企业在设置内部控制机制时,应当根据行业规模以及行业特点等因素,完善公司的组织机构及职能,明确各级层的责任和权利,做到权责分明。其次,企业应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增强责任感,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在公正透明的企业环境下建立内控程序、议事规则、业务执行系统、以及监督反馈系统,做到健全、高效、严谨。另外,从企业最高层入手,提高企业治理层的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思想,使内部控制的最大阻力转化为推动内部控制发展的助力,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2. 强化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评估系统

企业赖以存在的环境及内部各种风险要素是研究内部控制的重点,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企业必须制定与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相关的目标,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不同风险。中小企业管理层在评估了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成本效益之后选择一系列策略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承受之内。

3. 加强内部监督力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1)完善内部审计。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内部审计,强调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重要性,在公司内部设置内部审计职能部门,同时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作为内部审计人员,充分发挥其价值增值功能。

(2)加强外部监督控制。外部监督力量包括政府社会两方面,只有内外结合,才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完善有效。通过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监督作用,可以有效的规范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督促中小企业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外部条件中,中小企业可以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指导和监督,这样会加大公司管理层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压力,从而可以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设,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赵玉静.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消费导刊,2009(6)

[2]李冀飞.浅谈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J].中国经贸,2009(22)

[3]胡桂香.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初探[J].企业家文化,2010(6)

作者简介:

高仁强(1992-),男,四川雅安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财务管理(国防生)专业,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上一篇:濮阳城市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建筑施工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