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配合腺苷钴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04 11:05:23

高压氧配合腺苷钴胺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腺苷钴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面神经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在常规药物、理疗、针灸等治疗基础上加用腺苷钴胺,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均治疗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 对照组为75.9%,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面神经炎;高压氧;腺苷钴胺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79―01

急性面神经炎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主要症状为闭眼无力或者闭眼不全,口角歪斜,又称为贝尔麻痹,大约有10%的患者会留有后遗症[1]。国内多篇报道称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面神经炎有较好的疗效,亦有报道称腺苷钴胺治疗面神经炎有较高的有效率,我们对3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两者联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面神经炎患者59例,所有病例均符合面神经炎诊断标准[2],均为未接受任何治疗的急性期单侧病变,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史,并排除由于中耳炎、腮腺肿瘤、乳突炎等原因引起的面瘫。其中男28例,女31例,年龄20-76岁,平均51.3岁,均在发病后1周内入院。左侧面瘫32例,右侧面瘫27例。按照House-Brack mann分级评定面神经麻痹程度,重度面瘫19例,中度面瘫23例,轻度面瘫17例。将59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者在面瘫程度、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激素、理疗、针灸等常规治疗,并予腺苷钴胺1.5mg肌内注射,每日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采用烟台宏远集团生产的GY-2472型空气加压舱,选择压力为1.8ATA, 面罩吸氧8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升压、减压时间均为15分钟,病人在舱内时间为120分钟,每天一次,治疗14天疗程评价疗效。

1.3疗效评估标准

选用改良portmann3简易评分法:闭眼、微笑、皱眉、动鼻翼、吹口哨、鼓腮6项自主运动,与健侧比较评分,每项3分,与健侧相比稍可活动记1分,活动减弱记2分,活动基本相同记3分,完全不能活动记0分,治疗后11分以下为无效,12-17分为好转,满18分为痊愈。总有效率= ( 痊愈+有效) /总例数× 100% 。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经过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House―Brackman分级和简易评分,治疗组痊愈率6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34.5%,总有效率75.9%。具体见下表。

3 讨论

急性面神经炎是由风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原因引起的面神经水肿、脱髓鞘等病理改变,使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出现闭目不拢、口角歪斜、Bell征等面瘫表现。药物治疗主要作用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吸收,减轻面神经水肿,因此主要采取激素、抗病毒及维生素 B 族治疗,针灸能通经活络,改善面部神经的传导作用。

腺苷钴胺是氰钴型维生素B12的同类物,为细胞合成核苷酸的重要辅酶,参与体内甲基转换及叶酸代谢,促进与甲基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也参与三羧酸循环,对神经髓鞘中脂蛋白的形成非常重要,可使羟基酶处于活性状态,从而参与广泛的蛋白质及脂肪代谢。促进红细胞的发育与成熟,为完整形成神经鞘脊髓纤维和保持消化系统上皮细胞功能所必须的因素。

高压氧治疗面神经炎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作用机制有:(1)增加毛细血管血氧弥散距离,迅速提高血氧含量,进而纠正受损神经的缺氧状态,增加有氧代谢,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并且纠正细胞内的离子失衡,减轻细胞内外水肿。(2)引起血管收缩,使神经肿胀迅速减轻,面神经管内压力得到减轻,阻断神经轴索变性。(3)加快效应器官功能的恢复,周围神经受损后,其效应器官 (如肌肉和运动终板)因为没有神经的支持营养会出现萎缩而丧失功能。高压氧在改善神经修复的同时还会加快效应器官的恢复,并且促进神经长入效应器,提早进入恢复期,避免效应器官功能缺失引起神经功能无法表达[3]。(4)高压氧能够加速受损毛细血管再生及侧支循环建立,为损伤神经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大量氧气,使纤维细胞分裂增强,进而加快髓鞘的修复和神经轴索再生。

本文资料显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高压氧配合神经节苷酯治疗面神经炎,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而且无明显副作用,我们认为该疗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19- 120 .

[2] 赵冬娣. 针刺加中药熏蒸治疗面神经炎53例[J].吉林中医药,2010, 7( 30) : 612-613.

[3] 高春锦,杨捷云,翟晓辉.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上一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 下一篇:湖南炎陵太子参与其它产地太子参质量比较(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