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时间:2022-07-04 07:24:11

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摘要】对建设工程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使其按期达到预定目标是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目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阐明了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了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中进度控制作为与安全控制、质量控制并称的三大控制之一长期以来其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安全和质量管理的相关的法律法规,而没有进度管理的相关规定,所以目前对于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进度与质量和安全又存在相对的矛盾性,所以使得进度管理往往服从和落后于其他管理。这主要是因为进度与安全和质量相比较,所造成的影响没有那么直观,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表面原因而认为进度管理就比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地位低。进度管理的好坏同样会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按期或提前完工不但可以节约相关经济费用,同时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评价。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的影响因素

1、参与工程建设的各单位的影响

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单位不只是施工承包单位,事实上, 只要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单位(如政府有关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物资供应单位、资金贷款单位, 以及运输、通讯、供电等部门), 其工作进度的拖后必将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因此控制施工进度仅仅考虑施工承包单位是不够的, 必须充分认识到各个单位对进度影响的程度。从而全面考虑在进度计划的安排中应留有足够的机动时间。

2、施工资源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建设资金的落实, 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和人工等如果不能按照规定时间进入施工现场或者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发现其质量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都会影响施工进度。因此, 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把关,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施工资源供应进度。

3、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遇到气候、水文、地质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时, 必然会影响到施工进度。此时, 承包单位应利用自身的技术组织能力予以克服。监理工程师应积极协助疏通关系, 帮助承包单位解决那些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尽量减少由于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4、施工单位自身技术和管理的影响

施工现场的情况千变万化, 并且承包商的水平参差不齐, 如果承包单位的施工方案不当, 计划不周, 管理不善,解决问题不及时等, 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

5、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

国际工程相对国内工程来说, 一些风险因素相对比较重要必须考虑, 风险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技术及自然等方面的各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因素。政治方面的因素如战争、内乱、罢工、拒付债务、制裁等; 经济方面的因素如延迟付款、汇率浮动、换汇控制、通货膨胀、分包单位违约等; 技术方面的因素如工程事故、试验失败、标准变化等; 自然方面的因素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这些都会影响工程进度。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进度的控制措施

1、精心部署、全面规划,编制切合实际的进度计划

项目施工是一个非常繁杂的管理工作, 它所涉及的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所需资源量大面广,在规定的时间和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要组织成百上千种材料、成千上万名工人及多种机械设备在不同的工作面上同时进行工作而不出现混乱, 施工前必须编制一套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 包括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保证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相关措施、项目施工平面布置规划及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1)准确计算工程项目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按照施工分段分层的要求分别计算各工序的用工量、材料用量及机械台班摊销量, 这些数量按施工顺序用图表表示。对整个工程的基本数据做到心中有数。

(2)统筹兼顾,放眼全局。首先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所有子项目工程(单位工程)和现场的环境条件作调查分析, 掌握各子项目工程(单位工程)基本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弄清楚项目工程的重点、难点所在,然后对各子项目施工先后次序进行反复编排,当然这种编排应当遵守建筑施工的一般规律:“抓主要矛盾,先施工重点、难点”; “先地下、后地上”; “先主体、后周围”; “先土建、后安装”。运用流水作业、平行作业和立体交叉作业等工作原理, 将各子项目工程(单位工程)的工作按照一定的顺序(逻辑关系)排列,运用统筹法和网络计划的编制程序,首先确定关键线路的施工顺序,然后对其他工作也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联络,勾画成网络流程——项目总体施工进度的网络示意图。

(3)以项目的合同工期为网络计划的总工期, 反向推算网络每条线路中各子项目工程(或工作)的施工工期, 经反复验算无误后编制出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与此同时, 根据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所确定的各子项目工程(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 编制出各单位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 并以此检验项目总进度计划的可行性。

(4)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和各子项目工程的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网络计划优化,网络计划优化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分为时间——资源优化及时间——费用优化两种。优化工作十分繁杂,方法也很多,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优化、施工顺序的优化、施工作业组织形式优化、施工劳动组织优化及施工机械组织的优化等,有的需要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公式、绘出分析曲线和图表, 大型工程项目往往要借助计算机和专业软件来进行网络计划的编制与优化,这样,大大降低了手工分析计算的劳动强度。其实,网络计划的优化是相对而言的, 没有绝对的最优方案。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优化的方案要符合以下要求:尽可能与企业的技术经济水平相适用,与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相适应;对主要资源的需求基本上是均衡、连续的,并且在施工中不发生相互冲突;对可能影响施工的因素事先进行预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变化影响进度目标,便可以启动相应的预案,及时调整;在备选的方案中,要求优化后的网络计划工期最短、费用最低。

2、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

项目施工进度控制实际上是进度计划在指导施工活动的进程中对进度计划进行验证和调整的过程, 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在施工中, 仅有项目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进度计划是不够的, 还需要编制季、月、旬的施工作业计划,编制分部、分项工程作业计划,并编制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等计划。可以说, 进度目标能否实现完全取决于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及资金等计划执行情况, 无论哪个计划出现脱节,进度目标都难以实现。因此,每项计划都必须认真编制和部署。施工中每一步都要有跟踪检查,检查各种计划是否执行到位,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检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偏差,如发生偏差应及时分析原因, 采取纠偏措施。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成效, 直接体现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为此,施工企业必须从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入手,完善施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 实现项目的工期目标。

施工企业在进度控制方面所要建立的管理制度主要如下: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进度目标控制责任制, 将进度控制的工作层层分解到项目各部门(施工队、作业班组)及各级人员;建立奖惩制度,明确职责,奖罚分明;建立技术交底;建立检查、验收制度;建立施工调度会议制度。各施工队每天要组织各专业班组开一次碰头会,汇报当天施工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协商研究好本下一步工作;通常情况下,项目部每周组织一次总调度会议,协调解决本周各施工队所遇到的问题, 布置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永盛. 浅析现代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J]. 现代商业, 2011,(06)

[2] 田伟.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控制[J]. 新疆农垦经济, 2005,(05)

[3] 朱臻, 周云涛, 张目.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1)

[4] 纪淑英. 试论建筑工程造价中的管理与控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01)

[5] 李忠善. 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浅析[J]. 山西建筑, 2011,(02)

上一篇:地下线整体道床道岔施工技术 下一篇:论我国 “不完全城市化”困局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