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内的生活质感

时间:2022-07-04 05:31:10

石库门内的生活质感

三年前,有人拿了一份剪报给我看,并说:“我总觉得你们年轻人的作品缺少生活的质感。”

剪报的内容是一则发生在上海的真实的故事。两个年轻人本想按自己的意愿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但迫于家人和朋友的重重压力,不得已办了四次婚礼,一次比一次更接近中国传统模式,一次比一次疲惫不堪。看完剪报,我产生了在舞台上展现这一场啼笑皆非的“中国式婚礼”的冲动。

但动笔后我才知道何谓看人挑担不吃力。首先,这个题材虽适合喜剧来表现,但在今日的上海,却很少再有大悲大喜,惟有细微碰撞产生的笑声才随处可见。其次,我强迫自己放弃满脑的小资情调,把自己从那种习以为常的文艺语言中拽出来,将观众的视线从华丽现代的都市风尚中转移出来,把一个当代石库门家庭真实地还原在舞台上。

说起石库门,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旧上海的贫穷破败;而说起今日的上海,似乎除了华丽的淮海路、高耸的大厦、时尚的白领之外就没别的了。其实,很多出生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轻人就是在石库门内长大的。而且,如今依然还有一部分人安分守己地生活在石库门中。上海人是由石库门文化孕育出来,他们狭隘、虚荣、固守本土、精于算计,但却善良、乐观、踏实,从那里走出的年轻一代,是在新旧观念交替矛盾中挣扎的一代。

《中国式婚礼》共有6个人物。空姐辛小恬和她的父母一同生活,爸爸一厢情愿地希望女儿嫁给派出所民警吴士逑,过上实惠的日子。但小恬却自作主张地和美籍华裔Alex(后来叫韦大宝)结婚了,这等于向父母扔了一颗重磅炸弹。由于观念差异,一家四口间为办不办婚礼的问题闹得天翻地覆。好容易雨过天晴,韦大宝在美国的妈妈突然“空降”石库门,节外又生新枝。

6个角色2代人,性格不同,背景不同,却都带着上海的烙印。爸爸妈妈属于石库门,是老上海人的代表;三个年轻人则是新上海人的象征。小恬是典型的80后上海女生,时尚、任性、敢作敢为,但骨子里难脱上海小家碧玉的虚荣。她为爱情义无返顾,却在父母面前丢不下面子,“诱骗” 韦大宝上演一场婚礼秀,差点把幸福白白葬送掉。韦大宝和吴士逑这对“情敌”,更是新上海城市移民的两种代表。吴士逑(无事求)只求有个美丽温柔的女孩与他相伴度日,却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他不愿眼看自己的终身大事就这样遥遥无期地拖延下去,于是以一种非常中国化的方式对小恬的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满以为可以抱得美人归,却让美国来的韦大宝捷足先登了。韦大宝的身上流着上海人的血,但他的思维却彻头彻尾是个美国人,和吴士逑相比,他更帅气、自信、阳光、浪漫,有着更多吸引女孩子的理由,这使小恬几乎不假思索就嫁给了他。但在婚后,由于大宝缺少中国男人的体贴和忍让,常令小恬哭笑不得。

话剧《中国式婚礼》主要围绕着婚礼展开,男女主角本来应是辛小恬和韦大宝,但在创作过程中,我却对爸爸妈妈们产生了由衷的偏爱――他们是我最熟悉的人,也许外表有些市侩、庸俗,却无一不内心丰满、温情可爱。

上一篇:话剧上海(二) 下一篇:不似春光胜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