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春光胜春光

时间:2022-03-21 08:57:17

高马得一生作画、结集无数,却不见有说画谈艺、议论人生的文章或专著问世,似乎印证着“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从来靠作品说话”的道理。不过,这本2007年1月出版的《我的漫画生活》,尽管依然画多字少,但毕竟与众不同,该是画家的一部散文体自传了。高马得的戏曲画,如羚羊挂角、拈花微笑,寥寥数笔便气韵生动、仪态万千;而他的行文亦如画风,淡泊简约却余味袅袅,令人有嚼青橄榄的感受,与画作相得益彰。高马得逝世于同年9月,此书当可视为其人生和艺术的回顾与归纳,读者也能藉阅读此书,缩短与这位著名戏曲画家在思想情感上的距离。

高马得戏曲画的知名度,早就盖过了其早年的漫画。其实,高马得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专攻戏曲画的,那时的他,已是步入了晚年。尽管他在中年起就泡在戏院写生,但这毕竟是业余爱好或工作职责,离二十年以后的戏曲画艺术还很远。不过,艺术是一条割不断的河流,他晚年的戏曲画无疑带有中青年时代漫画和速写的基因与气质。

高马得的戏曲画不仅令众多爱画、爱戏者流连倾倒,更让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褒扬赞叹。俞振飞评以“有情有意”,新凤霞评以“美”和“淡”,看《晴雯撕扇》时道“腰功好!”观《丑角》时道“有锣鼓点!”充盈情意、清新淡远的绘画艺术,与感情丰富、简约写意的戏曲艺术灵犀相通、相得相长。高马得说:“老实讲,我画完画,自己只是朦朦胧胧觉得画得不错,但具体好在哪里,实在是搞不清楚。”正是这些知音的评价,让他的感觉落到了实处,所以要“衷心地感激他们”。

高马得的画风,源于天趣童真、老而愈浓的天性,亦来自民间艺术的滋润。除了画画,他没有其他嗜好,只“喜欢收藏一点民间艺术的书本和几件泥塑木雕、木版年画等小玩意”。在别人看来,这些玩意“根本谈不上什么收藏”,但他却把玩得“津津有味”,因为他用自己的一颗童心,看出了“艺术的至性真情”以及“装饰得无可再装饰便是拙”的道理。他进而认为,民间艺术正因具有这两个特点,“已不是士大夫艺术的一种装腔作势所可比拟的”了。

然而,艺有分野,术有专攻,绘画毕竟不同于演戏。高马得认为,“就戏画戏”并不难,难在画出绘画艺术的特性和画家的真实感受。要做到这一点,“便有得磨了”。他的《秋江》,画了三撇芦苇,渲染一片舞台上不能有的秋色;他的《断桥》开始是有小青的,“过了几年才找到不同于剧照的表现手法,画面上不出现小青,只用白娘子回转身段”。这种画法,“已是离开舞台上的安排,是我在当导演,在调度他们演戏”了。高马得把这种“看去是这折戏,但又不像是这折戏”的情形,比喻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无疑,这是艺术臻于化境的展现。

上一篇:石库门内的生活质感 下一篇:京剧南来前后上海徽班演出活动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