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病叫“缺乏安全感”

时间:2022-07-04 12:03:31

有一种病叫“缺乏安全感”

我是独生女,今年22岁,已经工作快2年了,最近总是感觉自己没自信,悲观,性格内向,缺乏安全感。我应该怎样改变这种心态呢?

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支撑起生命和心理健康。拥有它的人,主观满意度高,乐观自信;缺乏它的人,生活满意度低,焦虑恐惧。

在阅读文章之前,不妨先回答下面9个问题:

你是否经常对世事不满?

你是否感到生活对自己不公平?

你是否容易受伤害?

你是否缺乏自信,对自己不满意?

你是否感到别人不尊重、不喜欢自己?

你是否对未来心怀恐惧?

你是否感到别人不可信任?

你是否容易不安?

你是否经常怀疑别人议论自己,而且对他人的评价很敏感?

如果你的答案基本都是“否”,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位安全感较强的人;如果答案以“是”居多,那你很可能是一位缺乏安全感的人。

缺乏安全感有许多表现,行为上,他们有一些在别人看来奇怪的“癖好”。比如手机、钥匙、钱包等一定要随身带;习惯抱着东西或开着灯睡觉;不爱说话,尤其不爱跟权威者,如老师、领导及陌生人交谈。感受上,他们常感到受威胁,深陷焦虑和恐惧中;对未来过度担心,缺乏自信;总希望依靠别人,可内心深处又对自己和别人不够信任;不喜欢被评价,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安全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上帝的礼物”,而需要在后天慢慢培养。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有下面一些经历:

1.家庭氛围差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6~24个月的婴幼儿与父母的关系决定其成年后的安全感。这期间假如得不到母亲的悉心照料,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难以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儿童时期,如果父母经常争吵、教育方式粗暴等,孩子的心灵长期被紧张、恐惧、不安折磨着,久之也容易缺乏安全感。

2.曾被伤害过 比如,有过失恋经历的人可能会在下一段恋情中疑神疑鬼;曾经历过贫穷的人可能会对金钱的匮乏心有余悸,进而不择手段地“捞钱”;曾在深夜被暴徒袭击过的人可能对黑暗产生恐惧。还有人总被批评、否定,容易缺乏自信,于是会对未来充满焦虑,凡事希望稳妥保险,害怕生活失控。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如果安全感丢失了,就要努力把它找回来。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信心 有安全感的人大都拥有这样的天赋――“不在乎有的,不惦记没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强扭的。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万一什么都不是了也无所谓。”

第二,别胡思乱想 缺乏安全感其实是种“放大心理”,把自己的负担、痛苦放大。我们要学会享受过程,而非一味担忧结果。当出现不安全感时,尝试做积极的归因。

第三,多交朋友,提高社交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与满足,还能在困难时帮到自己。同时,助人行为可以改善焦虑情绪。

最后要提醒的是,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感情,遇事讲道理;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尽量不在孩子面前争吵,用榜样作用引导孩子养成平和、友善的性格。

上一篇:C4.5算法在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追踪调查中的应... 下一篇:民航监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