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探析

时间:2022-07-03 11:27:19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探析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在这种时代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发生了相应改变。若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探索有效的经济转变方式。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又阐述了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并从优化经济结构、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念等方面,探究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内涵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国际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此外,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日益增多,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因此,若要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必须结合国内外形势,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符合当前时展趋势的策略,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格局,促使我国经济取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而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经济发展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国家随着经济增长出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整体改善,它强调经济系统由低级向高级、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指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路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则是指依据科学发展的原则,及时转变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体而言,转变经济发展首先是指在发展理念方面要合理把握发展质量和速度的关系。一方面要关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则要确保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效益、速度、质量相协调。环境、人口、资源相协调,出口、消费、投资相协调,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次,在经济发展中要从根本上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为主的经济发展理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科技促进经济进步,同时,还应当重视市场的杠杆作用,构建促进环境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要关注国际环境,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逐渐扩大对外开放是深度与广度,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因素

1.环境治理能力较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密切关注环境治理,并将环境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并为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了推动地区经济进步,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选择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种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破坏环境谋求经济发展,这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危害,而且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我国自然资源严重浪费,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遭到威胁,例如,近年来频繁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由生态环境破坏引起的,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部分地区虽然已经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并未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导致环境污染治理能力低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

2.观念相对落后

首先,部分地区缺乏科学发展理念,一味地追求总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依据当前的基本国情,还要依靠人们的发展观念。在新中国之初,我国的物质条件相对较低,人们更加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但部分地区却未能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改变观念,仍旧将经济发展简单地视为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单纯将GDP视为地区或国家发展的唯一标准,这种传统经济发展观念,导致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社会、资源和环境问题。

3.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缺乏合理性,具体而言,首先表现为需求结构不均衡,受各种经济因素影响,目前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逐渐减少,出口需求与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则相对提高,这就造成经济结构需求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转变的速度。其次表现为产业结构失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失衡,制约了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趋势。再次表现为生产要素投入不合理,缺乏技术创新,物质资源投入过多,这一方面造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则导致经济发展转变迟缓。此外,区域化经济发展中也存在明显差距,这也对转变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策略

1.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首先,应当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构建能够满足各种类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多样化资本市场体系,并改善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结构,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除此之外,还应当支持效益良好、竞争力强、运作规范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募集资金,加强各个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运作的规范性,同时,还应当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形成监督机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与经营管理者的制衡。同时,还应当着力发展劳动力市场。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视为主要切入点,逐渐革新劳动用工制度,充分发挥时常在劳动力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合理流动、双向选择机制,促进就业渠道的拓展。其次,应当提升资源产品与生产要素的价格。促使价格可以更好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及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应用价格杠杆,可以促使消费者与生产企业更加节约使用生产资源与要素,进而促进经济循环发展。同时,还应当根据社会承受能力与经济发展需求,遵循基本的价值规律,逐渐提升资源产品与生产要素价格,尤其是水、天然气、汽油、电力等能源的价格,并提高矿山开采资源的补偿费用。

2.树立科学发展观念

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念,才能够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观念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理念是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等同起来,以GDP 的增长作为经济增长的唯一标准,这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念,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极为不利。所以,若要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就应当树立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的理念,不能一味的关注物质财富的积累,还应当重视人的全方位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资源,充分考虑后代人的利益。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科学发展理念的宣传力度,督促广大群众、领导干部自觉贯彻落实,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科学发展的氛围,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优化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而若要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应当调整产业结构,以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兴产业、实体经济产业、先进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优化传统产业,推进信息产业,扶持服务产业。其次,应当优化城乡结构。合理规划城市的规模与布局,在城镇化建设中,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及时调整城乡结构。再次,优化区域结构,不仅要推动我国东部经济率先发展,而且要支持西部大开发,同时还应当实现东中崛起,进而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妮.社会组织在经济法中的地位: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我国63部经济法文本为样本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15.

[2]毕吉耀,张一,张哲人.“十二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宏观经济管理,2010.

[3]顾海兵,沈继楼.近十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定性与量化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7.

[4]朱建民,魏大鹏.我国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

[5]张永刚.新常态下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

[6]陈坚.浅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15.

作者简介:

朱旭(1979- ),女,汉族,山东菏泽人,本科,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上一篇:移动商务消费行为分析研究 下一篇:道德重塑期平面公益广告的创意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