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花费时间”的研究

时间:2022-07-03 09:34:13

“上班花费时间”的研究

日前公布的《2010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对50座城市上班花费时间进行了排名:北京以52分钟居首,其次为广州48分钟,上海47分钟,深圳46分钟。这个报告是由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牵头,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

关注城市上班族在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不是咱们的首创。去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过调查,中国的上班族每天在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领先全球,每天平均有42分钟用在上班的路上。分析还认为,中国城市的拥挤是导致上班时间过长的一个原因。

尽管是别人做在前面,但咱们做的这个调查还是让人颇感欣慰与亲切。

这个关于上班族每天花在路上时间的调查,不仅说出了咱们的心里话,还可以给城市的决策者以参考,甚至是提出要求。要么改善城市的交通,让城市公共交通更便捷;要么改善城市的规划与结构。不知我们的城市决策者看了这样的调查报告作何感想?从上班花费时间多,可以联想到过于庞大的城市规模和居高不下的房价;而在上下班路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让上班族失去许多工作的快乐与激情。

其实,国外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调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调查过两个人认识的概率,斯坦福研究中心调查过人脉对赚钱的重要性,欧洲委员会作过关于爱情仍是促使人们作出背井离乡等重大决定的调查报告。当然,也有一些调查显得比较“另类”:比如杜蕾斯全球性调查报告中,对各国的数作了统计、比较,得出的结论与人们想象中的不完全一样,西方国家的数并非最多。

这些调查的切入点总能让人读出温暖与敬佩。因为它们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心人的情感状况,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心人的负担,关心人的最基本的生理、心理需要。反观我们,尽管也有一些诸如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婚恋情感等方面的调查,但与国外关注“人”本身的调查报告相比,我们欠缺得太多太多。

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妨多做一些“上班路上花费时间”之类的调查研究,从“人”的立场出发,从人的需要出发,观察思考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提供客观真实的分析报告,说出公众最想说的话。

摘自《新民晚报》

上一篇:自行车道怎么越来越小 下一篇:伪造离婚协议“偷走”房产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