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留守儿童

时间:2022-07-03 09:28:36

如何对待留守儿童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留守儿童情况的存在。作为一个班主任,既要关注“非留守儿童”,又要关心“留守儿童”。我所带的班级是我校成立以来第一届小班额教学班,是我校结合农村中学实际,本着“精细化”管理原则的尝试。我现结合本班工作,浅谈我的看法。

一、留守儿童的类型

分为两类,其一为单留生,即父母双亲只有一个外出,自己双亲始终有一个留在家中的孩子称之为单留生。其二为双留生,即父母双方均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称之为双留生。

二、留守儿童的心理

根据平时的沟通交流,我认为孩子们的心理大致有这些情况:一是妄自菲薄,这种学生往往不自信,学习成绩老是起色不大,在家无人谈心,偶尔联系上家长也会因为家长忙而说不上几句话,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又觉得羞于启齿,长时间便产生自卑情绪,自怨自艾。二是自我施压,这种学生懂事、乖巧,能认识到父母的不易,想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便给自己很大压力,期望化压力为学习动力。但往往因为期望值过高而适得其反,反而常常发挥不出正常水平。三是放任自流,这种学生家境相对殷实,虽是留守儿童却无紧迫感,觉得自己父母没有多少文化依然能挣钱,这类孩子视“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为金科玉律。四是自暴自弃,这类学生成绩一直不理想,他们认为自己沉疴难疗,学了也是白学,干脆“破罐子破摔”。

三、我的原则及对策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要更加细心呵护,结合以上谈到的类型与心理,我认为要做到这么几点。

首先是榜样,身教胜于言传,榜样才是最好的老师。而班主任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应该清楚“以身传道”才是放在首位的。其次是沟通,通过与家长、学生本人、其他同学,还有任课老师的交流,进而与学生建立更加密切的师生关系。第三是严格,“严格”体现在自己以身作则的严格和对学生行为习惯的严格两个方面。要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第四是宽容,对学生在思想教育、生活学习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细节问题又要“宽”字当头,碰到学生违纪时,应该是先从心中宽容,查准病根,然后再实际情况实际处理。最后是落实,这是最难的,往往难以长期坚持。对待留守儿童的引导不能流于形式,要落到实处,要帮助他们找出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同时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信心,实实在在地帮孩子解决实际问题。

留守儿童现象是时代的产物,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带好留守儿童,对每一个农村教师都是不小的挑战,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方能完成这个特殊的时代任务。

上一篇:探寻高中英语合作学习低效现象归因 下一篇:认识信息世界的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