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2006中国汽车制造业100强

时间:2022-07-03 04:55:24

点评:2006中国汽车制造业100强

《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于2006年7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该活动秉承以往历届活动的优良传统,通过连续几年的数据积累和比较分析,能够较充分地反映当前我国机械行业内的最新进展,客观的描绘了当前我国机械行业企业的真实现状,对于促进中国机械行业发展、增强机械行业竞争力、提高机械企业效率、增强中国机械企业的开放度、增进多方合作与了解,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机械工业管理协会和注重国际企业研究领域的世界企业实验室,运用经济学理论,结合现实要求,编制了CVA模型,以期在当前国际企业评估领域形成影响力,得到中外业界、学界、政界的广泛认同和支持,成为外国了解中国企业状况的窗口。通过对中外企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品牌排名、评比,能有效地增进中外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更多的挖掘潜在的合作机会,进而能促进国际分工的合理化,充分发挥各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促进中国和世界机械工业的发展。

在敢于竞争的理念指引下,一汽、上汽等一批中国机械工业企业走向世界舞台,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取长补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为当代中国企业的骄傲。

《中国机械500强》评比的特点

1、权威性

《中国机械500强》研究报告及活动迄今为止已经是第四届了,通过连续几年的数据积累和比较分析,能比较充分反映当前我国机械行业内的最新进展,客观地描绘了当前我国机械行业企业的真实现状。活动得到行业内绝大多数企业的认可,参与度高,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2、真实性

此次活动所采用的数据,主要依据企业申报数据,同时也参照权威统计机构的第一手数据,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企业排序的可靠性。

3、科学性

此次活动所采用的CVA模型是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结合中国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得到的,在国际企业研究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和认可。研究过程中,结合中国机械企业特殊情况,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CVA模型进行修正,较好地保证了模型的科学性。

另外,此次研究成果的科学性还体现在于:

1、对四年来中国机械500家最大企业(以销售额比较)进行了对比分析,反映了中国机械行业企业的变化和进步;

2、对2006年中国机械500强(按企业竞争力评测)和中国机械500大(以销售额比较)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体现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客观状况,鼓励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了2006年《世界机械500强》的榜单,这会对中国机械工业了解和走向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4、时效性

此次评比所用数据均为最新数据,模型充分考虑了当前一段时期内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机械企业的影响,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5、公正性

本次活动仍然坚持由民间团体承办,坚持独立、自主、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了分析研究的客观公正。

依据《2006中国机械500强》的排名,笔者整理出《2006中国汽车制造行业100强》,以供参考:

2005年,我国的汽车行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全国汽车工业共生产汽车570.77万辆,同比增长12.56%,其中乘用车393.07万辆,同比增长19.73%;商用车177.70万辆,较之2004年下降0.6%。2005年,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北汽五大集团销量均超过50万辆,分别达到98.31万辆、91.75万辆、72.90万辆、63.11万辆、59.73万辆。

从表一和表二可以看出,表一体现的是“强”的概念,是用CVA模型修正后的排名;表二体现的是“大”的概念,是依据销售收入而得到的排名。但无论哪种排名,占据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和中国机械500大前10名的有9家汽车制造企业,比例为90%。占据中国机械工业500强和中国机械500大前20名的有16家汽车制造企业,比例为80%。

这一情况说明,汽车工业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和拉动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延续了行业霸主地位。汽车工业之所以发展迅速的原因,首先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方针政策,近年来,国内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厂家纷纷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合资、合作,应用其先进技术生产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对路产品,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其次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普通居民有能力买车;再次是国家加大了基础建设的规模和力度以及近几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为重型载重汽车以及摩托车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最后得益于企业的信息化,这两年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种良性的发展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资金保证和动力。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500大企业中汽车行业数量连续两年都有减少,比去年的120家减少了10家,比前年减少了37家,这与近两年中国车市产能过剩、原材料涨价、宏观调控、燃油价飞涨、进口配额放开等因素有关。

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特别是2005年,中国首次成为汽车净出口国,取得了出口大于进口的好成绩。但是发展自主品牌,提高品牌形象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需要很长时间,也是企业最大的系统工程。展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中国汽车企业必须发扬自主创新精神,增强自主品牌的竞争优势,通过自身努力和国家政府的支持,使汽车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且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从表三可以看出,在2005年中国机械500大前20名企业中,从中国500大到中国500强榜单,前10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依然保持第一名的位置、东风汽车公司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名次有所交替;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降一个名次,一汽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升两个名次;共有10家企业名次均有变化。可以看出,企业在做大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可以在内外部激烈竞争的今天保持不败之地。

表四即为根据《2006机械工业500强》筛选出来的汽车制造业百强,希望汽车制造企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与时俱进、自主创新,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2006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CSI)排行 下一篇:中小汽车企业如何把握采购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