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藏式民居建筑椽头装饰的审美和宗教意涵

时间:2022-07-03 04:01:39

拉萨藏式民居建筑椽头装饰的审美和宗教意涵

建筑物中的特殊构件与其装饰,往往是民族美术的集中体现之处,从不同的角度将民族美术的各个方面完整而统一地表现出来。拉萨藏式民居建筑的椽头装饰图案经过时间、地域、民族文化的验证,表达了藏区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并被赋予了它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已成为能表达藏民族审美、宗教观的装饰符号。

拉萨藏式民居建筑的椽头装饰图案经过时间、地域、民族文化的验证,表达了藏区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并被赋予了它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已成为能表达藏民族审美、宗教观、民俗文化的装饰符号。拉萨藏式民居椽头装饰所表现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的精神蕴含,是藏民族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意涵,即审美意涵、宗教意涵。拉萨藏式民居“椽头”装饰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符号装饰和张扬,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与诠释。椽头装饰所传达的不只是它本身外在的艺术形式,也传达了它所在区域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1.审美意涵

拉萨藏式民居“椽头”装饰色彩的应用,是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体现。藏民族酷爱明艳单纯的色彩,对色彩的喜爱并不局限于色彩的表象,在建筑装饰中,色彩运用手法大胆,构图以大色块为主,并对每种色彩赋予了不同的寓意。拉萨藏式民居建筑“椽头”装饰的色彩以及与色彩相关的神话传说都是藏民族独特审美意识的体现。

(1)装饰色彩的审美意涵

藏民族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是建立在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和对宗教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审美倾向。拉萨藏式民居建筑“椽头”装饰色彩的应用,是藏民族民俗文化的积淀,这种民俗倾向的显现,是藏民族各种思想意识的融汇。因为色彩本身是没有喻意的,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其产生的感应,能因其引出某种情感,使色彩成为具有象征喻意的象征色,成为经过无数次重复而不断传承下来的审美情趣,并运用抽象、象征、比喻等手法给色彩赋予了各种宗教或民俗寓意。“椽头”的主要装饰色彩有黄、绿、红、白、蓝五色,“藏传佛教的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在色彩世界中就对应黄、绿、红、白、蓝五色,同时又赋予这五种颜色‘五色主’之意,即五方佛或五种智慧。”这五色不只具有宗教寓意,也是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体现。

红色

藏民族对红色的崇拜是自古有之,红色,历来是权力的象征,在特定的场合下,也象征庄严,如在一些宫殿建筑的外墙上。在藏民族文化中,红色是战斗的刺激色,也代表着英勇善战和斗志旺盛。《旧唐书》记载:“吐蕃人有面涂红色的习俗,在服装上,战争时期的将领以及吐蕃赞普举行仪式时都以红色的服装为主。”[1]到现今藏民族认为红色还是能够避邪、吉运升腾的象征色,红色同时具有象征意义,“比如刚生孩子的藏族产妇,服饰会与往日不同,围上红色套头,用一根红色丝带或棉带包缠在帽子外面,宣告自己晋升父母。”红色在不同位置的应用已经成为藏民族心理上的一种共识。红色,可以说是藏民族最先认识并与之发生情感沟通的色彩,从对昌都卡若遗址、拉萨曲贡遗址、阿里日土曲嘎尔岩画我们可以发现,涂红现象在藏区的普遍性。对红色使用于建筑装饰中的源流,还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高原原始苯教的“ 血祭”仪式的演变有关。

白色

白色也是拉萨藏式民居建筑“椽头”装饰的常用色,有吉祥喜庆之意,“在藏族的生活习惯中和宗教观念上,‘白’是吉祥的象征,温和的体现,代表了善良的性格。”不仅如此,白色在民间文化现象中充当的角色是耐人寻味的,有学者认为, 白色运用于藏式民居建筑装饰中,是与吐蕃先祖最初的经济形态(亦即游牧生活) 所导致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实践有关。还有拉萨民居房屋墙体一般以白色来装饰,有可能是对来自原始神灵家庭之一“天上神”——“白年神”的崇尚;“在白色成为正义、善良、高尚、纯洁、吉祥象征。”另一方面是来自佛教的影响。佛教崇尚白色,藏传佛教也视白色为神圣、崇高的心灵象征。藏民族在心理上赋予“白”以崇高境界,“即使砍头,流出的血也是白的。”从科学意义上来讲,白色可抗拒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主客观因素都决定了藏式民居建筑墙面及其装饰常用白色。藏民族对白色的崇尚是共同审美追求的体现,在生活中对白色的使用已相延成俗,在漫漫岁月中成为一种心理的积淀。

上一篇:药监局树立和落实监管理念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 下一篇:分管教育文旅宗教安全工作的副县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