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07-03 04:01:27

浅议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要】近年来,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风险也日益突出。通过对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风险种类及其成因的分析、探讨,提出相关完善规定、有效审查等具体防范风险的措施,保障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稳健拓展。

【关键词】工程造价 咨询 风险防范

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发展迅速,成为各单位业务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但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违规问题,暴露出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本文将结合工程造价咨询业务运营模式及近年内、外部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面临的风险隐患及审计重点,防范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风险。

一、工程造价咨询主要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由于社会评价降低而对行为主体造成危险和损失的可能性。其严重的表现形式就是媒体曝光、法律诉讼等。如果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一旦被发现其产品或服务存在严重缺陷、收费不服务等导致诉讼、内控不力导致违规案件等,则即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事后的危机管理,也难于弥补对银行声誉造成的实质性损害。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未按合同及时收取费用。二是未经审批擅自减免收费。三是存在以现金方式收取费用,及通过个人账户过渡造价咨询费。四是由个人账户支付委托单位费用。五是超权限、超资质范围签订合同。六是过渡账户收取的收入转入个人账户,截留收入,为了“小团体”利益,将收取的造价咨询手续费账外存放等操作风险。

(三)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建设领域是我国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也是案件和法律纠纷高发区,有些人出于利益考虑采取行贿等各种不正当手段,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

(四)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指因法律法规因素所引致的由企业承担的潜在经济损失或其他损害的风险。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是建设银行向社会提供的中介服务,其合法性是至关重要的。法律风险主要发生在合同签订、资质使用、履约责任、经济纠纷处理等环节。

(五)技术风险

由于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行业规则的不断变化,设计标准的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升级等,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咨询活动可能未能正确体现新规则、新技术的应用,违反执业规则,从而造成咨询成果质量不合格,给客户利益和建行声誉带来损失。

二、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具有专业性强、业务条线清晰的特点,必须遵循专业专注的原则,按照国家行业管理部门及我行专业化经营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提升造价咨询业务专业化经营水平,夯实做大做强造价咨询业务。虽然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风险不可完全消除,但通过对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风险种类及其成因的分析、探讨,可以采取和完善相关规定、有效检查等一系列内控措施,降低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风险。

(一)强化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制度缺陷是各项业务风险发生的关键因素,在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经营和业务拓展中,要加强业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合理性:

1.要根据行业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制度,及时修订更新制度,特别注意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及时评估制度的健全性,及时传导和执行行业监管要求和行业规范,将我行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各地方政府政策的进行衔接,有效地防范监管风险。

2.完善操作规程,完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成本支出控制措施。建立规范咨询服务收费定价和相应授权审批制度,控制随意收费和任意减免行为,杜绝利用员工账户过渡、保管客户资金等各类违规违纪行为。

3.进一步明确工程造价咨询业务中岗位职责,完善岗位制约制度,优化专业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财务资源配置,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规范业务操作,强化会计基础管理,确保台账报表和档案资料的完整规范。

(二)坚持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

1.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加强对造价咨询业务管理和检查,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和人员、重点机构和时段的检查。

2.基础管理缺陷是发生频率最高的问题,极易诱发事故、法律纠纷和案件,因此一定要加强造价咨询业务合同管理、印章管理、台账管理、档案管理,规范业务经营行为。

3.加强检查和督促整改,强化合规意识,根据对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检查的范围、频率和内容,对违反法律、规章制度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能力,切实做到防风险于未然。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

1.要经常对员工开展执业道德、爱行爱岗教育,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持续有效地开展风险排查和员工行为排查防范道德风险,严防案件发生,将风险意识融入每一个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打造思想过硬,业务精通专业队伍。

2.为了促使从业人员达到执业要求的技术水平,必须经常性地进行培训和考试,来规范的业务操作、严格的质量控制、切实将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到行业要求,能胜任承接的各项咨询项目,提高履职能力和业务服务水平,提升建行品牌。

3.工程造价咨询属于知识型服务行业,其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稳定专业队伍、增加新生力量补充专业技术人员,满足行业主管部门对经营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业务开展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也为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业务发展速度迅猛过程中,固然存在潜在的风险,但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并严格执行,规避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各个环节显现的风险,就一定能够将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有效防范和降低,在服务于高速发展的国家经济建设同时,确保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简介:迟肖华(1960-)女,汉,任职于建设银行新疆总审计室,会计师,研究方向:金融学;杨若阳(1988-)女,汉,任职于建设银行喀什分行,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学。

上一篇:我国融资租赁业增值税扩围分析 下一篇:P2P网络信贷危机四伏,亟待引入行业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