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

时间:2022-07-03 03:01:17

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鼻导管给氧及胰岛素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血气分析及血糖结果。 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pH、PaCO2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肺癌;糖尿病;急性呼吸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129-03

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因血糖的代谢紊乱,白细胞功能减弱,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组织代谢速度减慢,抵抗力低下,容易因手术导致肺部感染,甚至出现呼吸衰竭[1]。肥胖患者耐受性差,抗感染能力低下,常出现咳嗽无力,加之下颌与咽周脂肪沉积,导致上呼吸道狭窄,导致肺容量的下降,因而更易合并呼吸衰竭甚至死亡[2]。大部分患者都有较长的吸烟史,因此多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功能减弱,从而导致肺顺应性下降,小气道阻力升高,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3]。术后常合并有肺不张、肺部感染,通气不畅,换气功能障碍等[4]。本研究主要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肺部CT以及糖耐量检查确诊肺癌及糖尿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8岁,平均(63.2±6.8)岁,肺癌病程1个月~4年,平均(2.1±0.5)年,糖尿病病程4~26年,平均(11.4±3.6)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3~78岁,平均(63.6±6.7)岁,肺癌病程1个月~5年,平均(2.0±0.6)年,糖尿病病程4~25年,平均(11.4±3.5)年,两组的性别、年龄、肺癌病程及糖尿病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仅对患者实施鼻导管给氧及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采用以下护理方法。

1.2.1 一般护理 尽量帮助患者自主活动,采用半卧位,将引流管撤下后24 h开始离床活动。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如发现患者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多,咳痰无力,呼吸次数>30/min时,需尽快对其实施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避免延误抢救时机。在患者入院24 h内保持低流量吸氧,当氧饱和度

1.2.2 肺功能锻炼 ①肺功能扩充器的应用训练:指导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深呼一口气后,用嘴含住肺功能扩充器,尽力吸气。每天早晚各1次,肺功能扩充训练器锻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肺活量,增强肺功能。②协助排痰:注射镇痛药物会抑制咳嗽反射,而疼痛刺激会使患者无法有效咳嗽,吸烟还会导致患者小气道功能减弱,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多需要借助外力排痰。患者坐在床边,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手握空心拳状,叩打患者胸壁,用手掌按压施术一侧的胸廓,可有效保护患者伤口,避免胸壁震动引发切口疼痛。如果以上方法仍不能将分泌物排出,可选择使用支气管纤维镜下吸痰的方法。

1.2.3 控制原发病的护理 严密监控血糖水平,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采用胰岛素快速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营养水平,改善细胞代谢增强体质。呼吸衰竭的早期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烦躁、呼吸急促等现象。每5小时进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尤其是对刚撤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当其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脸色苍白、烦躁不安等呼吸衰竭早期症状时,可立刻实施再次气管插管甚至气管切开。

1.2.4 气道开放的护理 ①气管插管的护理:仔细观察气管插管的位置和深度是否发生变化,确保其有效固定,约束患者上肢,防止患者自己将气管插管拔除。我们在临床中首先采用3L弹力棉胶带进行交叉固定,再用寸带绕面2次固定。测量气囊压力,间隔4 h放1次气,需注意的是放气前需清理干净口咽部及气管内分泌物。呼吸机管道连接气管插管时要保留一定长度,避免发生牵扯或曲折。②气管切开的护理:护理注意事项,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和叩背1次,在翻身前将口鼻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净。湿化气道,吸痰,预防呼吸衰竭的发生。每日更换切口消毒纱布2~3次,消毒清洗内套管3~4次。吸痰前后2 min给予高流量吸氧,控制单次吸痰时间≤15 s。③呼吸机参数的报警和处理: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报警,需立刻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④处理原则:发生报警而未查明原因时,可先撤除呼吸机管道,用简易呼吸囊替代,当问题解决后再使用呼吸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血气分析及血糖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气分析结果的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的pH、PaCO2高于对照组,同时PaO2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护理后血气分析结果的比较(x±s)

2.2 两组护理干预后血糖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护理干预后血糖的比较(mmol/L,x±s)

3 讨论

肺癌多采取手术治疗[5],但手术治疗常引发气道黏膜受损,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活动受限,胃膨胀,导致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等,导致痰液无法排出,通气功能障碍,从而发生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6]。老年肺癌患者都会存在各项慢性疾病及心肺功能减退,其较低的耐受性导致其在术后容易发生并发症[7]。合并哮喘的肺癌患者缺氧耐受性差,早期会有一个动脉氧分压降低期,其容易引发缺氧性哮喘,进而导致肺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甚至出现呼吸衰竭[8-9]。本研究主要探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针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血糖进行有效干预。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干预后的pH、PaCO2高于对照组,PaO2低于对照组,主要原因可能为本组针对呼吸衰竭后进行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加强呼吸机治疗时参数的调节,且注意控制患者原发疾病。同时观察组干预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是注意患者的一般护理,尤其注意对其饮食功能和营养功能的控制。加强患者呼吸功能的监测,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应激反应,以达到更好地维持血糖稳定的目的[10]。同时进行合理的氧疗,并加强对患者的疼痛治疗[11]。

综上所述,针对肺癌合并糖尿病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者,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其血气分析结果,维持血糖稳定,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向莉.22例肺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93-95.

[2] 林伟芬.56例老龄肺癌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2):98-99.

[3] 张娟,翁向群,李美端.80岁以上肺癌43例术后肺部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5):8703-8704.

[4] 侯清.肺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2,33(1):185-187.

[5] 陈海霞.肺癌全肺切除术120例围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9):76-77.

[6] 王辛.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2010,8(22):131.

[7] 余艳,沈琼.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40-41.

[8] 杨茜.肺癌术后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2013,10(24):55-59.

[9] 叶萍,王红丽,束燕,等.机械通气治疗老年肺癌术后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6):1-2.

[10] 叶敏.晚期肺癌患者呼吸困难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46-47.

[11] 陈莉.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期间的护理[J].健康必读,2013,12(8):459.

(收稿日期:2014-09-11 本文编辑:许俊琴)

上一篇:不同剂量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 下一篇:丙戊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对认...